知曉了南北美洲的存在,大明自然要有所行動。
朱由檢禦口親賜,北麵的大陸為殷洲,南麵的大陸為商洲,同時冊封尚未成年的三位皇子為王,分彆是殷王、商王、印王。
有大臣就猜測了,殷王、商王,從字麵上就可以看出,等將來兩位皇子成年後,就要到殷洲和商洲就藩,那這印王,估計這個印王的印,是印度的印。
內閣會同軍政部,對殷洲和商洲作了大致規劃。
既然殷洲和商洲那麼大,乾脆,不管行政區劃也好,還是衛所都司也好,全按照大明來,最初那些規劃就不用了。
大明的省份,全部原封不動的適用到殷洲和商洲,就連位置也是按照大明境內的省份來的。
隻是,沒有南北兩京了,行政中心,也不能叫順天。
順天,順天,要是你殷洲和商洲順應天意了,那我大明該如何自處?
所以,順天改為北平,作為行政中心,那直隸相應的也要改,改為河北。
東王朱慈烜,就藩於殷洲山東都司。
其餘的宗室親王,除了朱由檢的兒子們以及朱由檢的三個叔叔瑞王、惠王、桂王之外,其餘的親王,全部移藩到殷洲和商洲。
此外,殷洲和商洲每洲在移藩十五位郡王。
當然了,殷洲和商洲的地圖,都隻有個大概範圍,內閣和軍政部的規劃,也隻是個粗略方案,具體怎麼實施,還是得根據實際情況,因地製宜。
朝廷為藩王配備相應的護衛,封地,則需要由藩王配合朝廷,一起收複了。
這就有點周初分封諸侯的意思,隻不過周王朝分封的需要自己打地盤,而大明的藩王,還是有朝廷幫襯的。
效仿南洋,在殷洲和商洲設立總督、總兵、鎮守太監,負責除藩王封地以外的其他地區。
先不管大明能不能收複整個美洲,最起碼,先把計劃定下來,不行就慢慢打唄。
東王朱慈烜看著殷洲的地圖,很是興奮,他就藩殷洲後,天高皇帝遠,他又是大明皇帝的親生兒子,身份尊貴,到了那,他就可以說是放飛自我,沒有人再管束了。
甚至,朱慈烜的內心中還產生了一絲絲不一樣的心思。那就是,殷洲離大明這麼遠,發生什麼情況,大明根本就無法及時反應。
就算是我一心忠於大明,那我的兒子呢?我的孫子呢?隨著血緣越來越稀薄,他們會不會產生不該有的想法。
其實,這一點朱由檢也想到了,不光朱由檢想到了,滿朝文武都想到了。
殷洲和商洲離大明那麼遠,那裡藩王一旦起兵造反,就隻能依靠殷洲和商洲的本土兵馬進行鎮壓,朝廷根本就來不及反應。
不過,這也是無法避免的事。
像就近的南洋各地,就算有什麼風吹草動,朝廷雖然不能第一時間獲得消息,但事後反應,再行決斷,也是完全來得及的。
殷洲和商洲離大明本土太遠了,以目前的技術手段根本就不可能完全掌控。
可也沒有更好的方法了。
殷洲和商洲西洋人已經開始殖民統治了,朱由檢把藩王分封過去,什麼都不管,先把地方占住了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