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和戶部都是重中之重,相對而言兵部與禮部的職能就略遜一籌。
其實曆朝曆代兵部都很重要,隻有明朝是個例外,大明的兵部並沒有軍隊的指揮權,隻有調兵權和軍官的任免權。
可是五軍都督府的大佬都有爵位在身上,兵部根本就難以節製,所以現在的兵部更多的是作為五軍都督府的輔助機構。
所以朱標推薦了兩淮轉運使王建國,王建國雖然才華平庸,但是忠心耿耿,而且四大鹽商無論怎麼誘惑,他都能秉持原則,從沒有收過任何賄賂,足以證明他適合在兵部這個位置上。
禮部其實是最難的,因為熟知禮法的確實大部分都是世家大族的人,但是偏偏所有世家的人都異常團結,錢用壬和呂本的下場擺在麵前,這個時候根本沒有人會接下禮部這個爛攤子。
所以隻能由朱雄英暫代,這樣所有尚書之位的空缺就都定下了下來。
翌日早朝,隨著吳王與太子的回歸,朝堂上再次熱鬨了起來。
組建內閣的旨意一下,群臣都來了精神,自從宰相製被取消了之後,文臣的熱情難免受到了影響,畢竟文臣的終極目標就是拜相嘛。
現在好了,能去內閣的不就是另類的宰相嗎?而且內閣的人數還多,給他們的機會也多了。
第一任內閣的成員,淩漢,楊思義,劉三吾。
雖然隻有三個人,但是這三個人都是人品貴重,德高望重的老臣,所以其他人都沒什麼反對的意見。
直到朱元璋耷拉著眼睛,補充了一句“吳王也要入內閣,參讚機務”之後。
朝廷才再次沸騰起來,現在的吳王,身上有著後軍都督府大都督,禮部尚書等要職外,還入了內閣,這代表著什麼?
特彆是在呂本與錢用壬徹底淡出朝堂之後,明眼人都看的出來淮王已經沒有了和吳王一爭的能力了。
所以現在的大明朝堂空前的團結,在散朝後,皇帝在太極宮召見內閣成員,共議國家大事。
太極宮內,淩漢與楊思義都是一副要大展拳腳的表情,劉三吾這些年一直在國子監,反而是最穩重的一個,朱雄英則是頭疼不已,他也是萬萬沒想到自己的皇爺爺連自己都坑。
見到朱雄英一副生無可戀的表情,朱元璋不由得訓斥道“你小子,擺那副表情乾嘛?今天是第一次內閣會議,你給咱精神一點。”
朱雄英這才撓著腦袋,不好意思的道“好的呢,孫兒接旨,不過皇爺爺,我這才從錢塘回來,您一天都不讓歇啊?”
朱元璋眼睛一側,對著朱標道“標兒啊,咱倆自建國以來,休息過嗎?”
朱標義正言辭的道“沒有,父皇,他就是慣的,還想休息。”
朱雄英隻能舉起雙手投降“好好好,是孫兒懈怠了。”
見到朱雄英這個樣子,朱元璋才滿意的點了點頭,正色的道“諸位都是國之重臣,如今既然入了內閣,日後更要克己職守,勤政愛民,今天內閣要商議的事情頗多,樸半城,給三位閣老看座。”
朱雄英一聽頓時跳了出來“皇爺爺,我不用坐嗎?”
“你年輕,你站著。”
“……”
朱雄英一整個大無語,但是也隻能受著,誰讓人家是皇帝呢。
在三人落座後,朱元璋才緩緩開口“好了,今日議會第一項,就是北元的問題,大孫兒,你在漠北數年,是最了解北元的,你展開說說。”
說道正事,朱雄英也收起了玩笑的表情,正色道“回皇爺爺,如今北元皇帝馬哈木,是個不世出的明主,當初他帶著十幾萬的大軍逃回草原後,用了短短的時間就統一了草原,建立北元後更是經過數年的勵精圖治,如今能戰之兵不下五十萬,其中精銳騎兵至少十萬,而且此人極度向往中原文化,熟讀兵法,手下能人無數,一直對我大明虎視眈眈,實在是我大明的心腹大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