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諸君慢行_承明之治_思兔 
思兔 > 曆史軍事 > 承明之治 > 第94章 諸君慢行

第94章 諸君慢行(1 / 2)

照李承乾這樣的搞法,哪怕沒有把柄都能找出一些把柄。李承乾這類做法,也可謂是把要麼不做,要麼做絕貫徹到底。

李二勸解道“魏征此事,還是多少斡旋一二,莫要如此輕易蓋棺定論。事事計較,反倒顯得沒有氣量,很多時候這表麵功夫還是需要的。”

李承乾一臉無奈,拿過一旁的書翻閱“那便如父皇所言,兒臣再退讓一次。但,凡事事不過三,希望魏征那老家夥莫要不識抬舉。”

二鳳看著李承乾手中的書詢問道“你看啥呢?還是竹簡?”

李承乾晃了晃手中的竹簡“白起所著的《陣圖》。”

據《宋史·藝文誌》記載,白起的遺著有《陣圖》(一作《陣書》)1卷、《神妙行軍法》3卷。有研究者認為《神妙行軍法》是唐李靖敘而非白起所著。二書今不傳。

唐宋時期,朝廷對白起基本是持肯定立場。上元元年(760年),唐肅宗將白起等曆史上十位武功卓著的名將供奉於武成王廟內,後世稱之為武廟十哲,同時代被列入“十哲”的隻有吳起、樂毅二人。因感於白起顯靈而預言吐蕃入寇有驗,唐德宗欲在京師設立白起祠,並贈白起為司徒,後因宰相李泌勸諫,僅敕令府縣修繕杜郵舊祠而已。宋太祖時,曾一度因白起“殺已降,不武之甚”而將其罷祀。但到宋徽宗宣和五年(1123年),宋室確定武廟七十二將時,仍以白起位居東廡之首。而民間則對白起采取貶抑的態度,認為白起伐戮過重、死後也難逃其咎,故而沉淪地獄中接受冥拷或輪回投胎為畜生以償還宿罪。

二鳳納悶道“李靖老將軍活生生的一個人不去求問,反倒在這裡看《陣圖》?”

李承乾淡然道“精益求精罷了,行軍作戰、統籌謀劃,都是借鑒前人經驗而充實己身,進而根據自己所處戰場進行改動,臨機應變有法可循才是兵書傳世的宗旨。白起也是可惜,若是兒臣有這麼一員大將,何須兒臣掛帥出征,給兒臣十年充實國內,給白起十年把大唐周邊都給打一遍。”

二鳳又一次感覺自己三觀被衝擊了,搖頭不語。

“噗!”

李承乾打開竹簡,看了兩眼,下一刻突然一口鮮血噴出,染滿了竹簡!

武媚娘猛地驚呼“殿下!!”

二鳳、長孫、鄭麗婉都嚇到了,鄭麗婉連忙為李承乾順氣,二鳳和長孫也兩步上前圍在李承乾身旁。

李承乾深吸了一口氣,歎息道“孤殺了多少人了?”

鄭麗婉回道“兩次北上出塞,已經差不多百萬之眾了。”

李承乾拿出手帕,擦拭嘴上鮮血“難怪啊孤又沒殺害自己的同胞,殺的都是蠻夷螻蟻,不成想也算殺虐。”

鄭麗婉淡然一笑“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視眾生為平等。你自居為大唐太子,視唐民為子民,但這終究是你自己的準則。這世間法則,可不隨你。”

李承乾把竹簡遞給武媚娘“去清洗一下,這是原本,可彆損壞了。”

李承乾“古話說得好,殺一人為罪,屠萬人為雄。孤這條命,把吐蕃和高句麗處理掉,綽綽有餘。”

二鳳心裡喜怒參半“你小子真就是不怕死嗎?!”

李承乾“人終有一死,自兒臣開悟的那一刻,兒臣就死過一次了。兒臣如今的心願,就是在餘生有限的時間內,為大唐指明更遠的未知道路。死我李承乾一人,未來還會有千千萬萬個李承乾,前仆後繼朝著那條路砥礪前行,為這片大地的華夏民族指引新的方向。”

李承乾此話一出,長孫皇後再也抑製不住了,淚水滑落,死死的抱住李承乾。她一直都不想麵對這個事實,但這個事實終究存在。自己的兒子,大限將至,她此生或許真的會經曆白發人送黑發人。

李承乾不以為然的颯然一笑“母後,本來兒臣這話是打算將來對你們說的,但如今先說了也好。我先行矣,諸君慢行。”

我先行矣,諸君慢行。這區區八個字,慷慨、灑脫、無奈、淒涼,可謂五味雜陳。這話,從一個十八歲的少年口中而出,真可謂滑天下之大稽。

天竺國都,大唐的使者已經抵達覲見天竺國王。

“外臣,拜見天竺國王陛下。”

“使者不必多禮,自漢朝時我國便與貴國有了來往。若非晉朝期間爆發的災難,我想我們之間的交流會一直保持。”

“國王陛下,外臣此次前來,乃是受我國皇太子之令,前來與貴國盟約出兵吐蕃。”

“哦?吐蕃近幾年,可謂擴張迅猛,貴國莫非自認可以將之剿滅?”



最新小说: ra3之異世冒險 末日神屠 一劍獨仙 諸天之新生 界域之門 鬥羅:我!霍雨浩,武魂殿聖子 長夜諜影 瘋了吧!你管這叫輔助?江塵青纓 甄嬛傳夏冬春:我要活到最後一集 星際:我異獸巔峰扮豬吃虎怎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