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陽東臨黃河,西倚渭水,自古便是出入中原的咽喉要道。
隋朝時期,由於此處水運便利,文帝楊堅曾設黎陽倉,為當時天下八大糧倉之一,有“黎陽收,固九州之說法。”
而這樣的戰略要地,此刻卻成為了冀州牧袁術號召天下英雄勤王討何的會盟之處。
高台早已搭建完畢,袁術意氣風發的站在最中間,他的左邊站著袁紹與一眾冀州官員們。
即便心中不屑袁術,可討何畢竟是家族的決定,袁紹也不可能在這個時候與袁術鬨彆扭。
若不能從與何進的對決中取勝,家族一旦沒落,對袁紹也沒有絲毫好處。
於是,隻得心不甘情不願地站在一邊充當袁術的“助手”。
而袁術右手邊同樣站著十幾人,其中多是各地派來參與會盟的使者。
原來袁術自得到家族示意並拿到天子密詔後,一連派出了多名使者拿著自己的書信前往各州郡,號召群雄。
甚至袁術連兗州的曹操也派出了使者,勸他這位少時“好友”不要執迷不悟的跟著何進,讓其加入到天子陣營,跟著自己一起討何。
曹操當然沒有鳥他,同樣連黃琬、焦和、劉表、公孫瓚等人也都遲遲沒有回複。
倒是一些如汝南般由袁氏子弟、門生直接掌控的郡、縣,雖由於散布在各州,沒有辦法直接出兵相助,卻仍舊是迫於無奈派出了使者參與會盟,也算是為袁術壯壯聲勢。
袁術當然也不指望他們現在就能幫上什麼忙,他覺得隻要自己起兵後能取得一些優勢,一旦如黃琬等各州牧、刺史們不再觀望,紛紛加入討何行列。
那這些郡、縣的力量早晚也能用的上,並不急於這一時。
對於討何,袁術是持樂觀態度的,畢竟何進雖是丞相,可他能實際掌控的人馬也僅僅是南北兩軍以及黃忠的幾萬人馬,如此,能派出的機動兵力頂天了也就五六萬人。
再加強兗州曹操為臂助,或許在洛陽那一畝三分地能夠壓服眾人,但放眼天下,卻也算不得什麼。
僅僅是袁術自己的冀州,憑借著州內富庶以及家族的全力支持,就能輕易派出三萬大軍。
就這,還沒有動用全力,否則再添一兩萬人馬也不是不可能。
並且,讓袁術信心暴增的是,董卓來了,是的,他親自前來參加了會盟,而與他一起來的,還有從何進勢力反正出來的建威將軍呂布。
時光拉回到半月之前,呂布在書房內打開了何進贈予的錦囊,卻為絹布上的內容所震撼。
雖然不清楚何進如何做到未卜先知,但呂布卻明白,何進既然連董卓的一舉一動都能提前知道,隻怕早已是勝券在握,隻等著那群小醜跳梁了。
於是乎,如何選擇也變得簡單起來。
呂布當即便將李肅之事說與許攸知曉,作為當初在何進府上共商對付此次袁氏的謀臣之一,儘管許攸也為何進表現出來的“先知”之能所震驚,但他依舊不忘自己的使命,開始替呂布出謀劃策起來。
一番商議之下,首先就是按照何進錦囊中所說,收下赤兔與李肅帶來的財物。
這一點,呂布當然十分樂意。
原本他就垂涎赤兔寶馬,恨不能占為己有。唯一顧慮的就是收下寶馬的條件乃是投靠董卓,這一點多少讓他有些糾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