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愉教會的建築充滿雲海風情,不似祁國那般。
宮殿多用圓形石柱支撐,圓柱的間距,門窗的位置,都非常有講究。
以大門為中軸線,左右兩側望去仿佛複製出來的一樣,非常講究對稱美。
且在宮殿的牆壁,橫梁,山牆等區域有著精美的雕刻。
多是男歡女愛的場景。
各式各樣的姿勢,雙人、多人,各式各樣的雕刻,簡直像是一場嚴謹且豐富的教學資料。
歡愉教會發展的時間雖然不長,但內部早就有了極其嚴格的等級劃分。
目前歡愉教會有七個等級。
一:教民。
所有願意奉行歡愉教會宗旨,並且接受歡愉教會洗禮的人,都可以稱之為教民。
二:修士
已經脫離肉身欲望,開始追尋本我的覺悟者。
在歡愉教會,歡愉有三種形式,三種境界。
1:本能歡愉。
不論是男歡女愛,還是口腹享受等等的欲望,統統歸結於本能歡愉。
本能的欲望是歡愉教會所推崇的追求。
但並不是全部。
在本能欲望之上,還有兩層境界。
2:本我歡愉。
所謂本我歡愉,即超越了本能欲望的追求,一種更高級的歡愉。
這種歡愉重在了解自身,以發展自身為樂趣,為追求。
有人喜歡學習音律,有人喜歡學習繪畫,有人喜歡學習手工製造,所有此類學習,增強自身的行為都屬於本我歡愉。
3:超我歡愉。
將歡愉的追求從自身的提升,變成一種價值實現,一種社會行動。
有人為宣揚教義,讓更多人投入歡愉教會,感到歡愉。
有人為救助他人,得到彆人的感激與讚美,感到歡愉。
有人為參與管理,得到彆人的恐懼與敬畏,感到歡愉。
諸如此類,以自身行動影響他人的追求,並且從中得到歡愉,都屬於超我歡愉。
三:教士。
已經走上本我歡愉之路,追求自身提升的悟道者。
他們堅定且自信地行走於自己所追求的道路。
四:神官。
已經達到超我歡愉的尋道者。
他們主要負責傳道工作,從教民中篩選可以超脫本能欲望的教民,然後加以培養。
至於那些沉迷於本能欲望,幾乎無法脫離的教民,他們親切地稱之為羔羊。
字麵意思,隻能為教會提供欲望之力的牲畜。
五:殿主。
一方神殿的管理者,幾乎相當於一方土皇帝。
六:主教。
一片區域的管理者。
目前雲羅半島有三位主教,分彆負責北部教區,中部教區,南部教區。
七:教主。
歡愉教主的主宰者,創建者。
今日的歡愉神殿,格外不同。
歡愉神殿有六院。
前殿傳道宮,無數教民在這裡接受洗禮,深入了解歡愉的意義。
中央敬神宮,供奉著欲望主神的神像,以及七情六欲兩位使徒,並不對教民開放。
左右兩側分彆是召開大型講座,以及供教民們在此小憩的休息室。
後院則是歡愉神殿工作人員生活的地方。
隨著歡愉教會的壯大,不論日夜,都能聽到教民們在傳道宮,互相驗證教義的戰鬥聲。
真可謂是熱血湧動,奮力而為,汗流浹背,精疲力竭。
教民之虔誠,對教義深入探討的精神,充分體現歡愉教會的深入人心。
但今天,情況很詭異。
卻見一位身材高挑的女子,蓮步婀娜,自傳道宮的走廊走過,向神殿內部而來。
她全身籠罩在無暇的白袍之內,便是頭上也包裹著白巾,僅僅露出一雙秋水般的眸子。
那雙眼睛猶如會說話一般,有著無窮的魅力。
讓人不由自主想要深入了解其主人的內心,過往,以及一切!
她走過之處,本應該激烈討論歡愉教義的教民們莫名頓悟,似是大徹大悟的苦行僧,無不進入聖賢狀態,思考起人生的意義。
自己在哪裡?
為什麼來這裡?
將要到哪裡去?
人活著是為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