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下哭成一片,楊妃想起李愔“愔兒我也願意為你,隻求你安好。”長孫把楊妃半摟在懷裡,說“會安好的,會安好。”
隨著音樂解語繼續唱……
這麼感人的一首曲不獲得冠軍也太沒天理了,京城眾老鴇暗地裡罵一句,爛蹄子,真會作戲!臉上卻堆滿笑容紛紛給涇陽麗春閣道喜,希望她能來自已樓裡駐唱,哪怕分享一下詞曲也行。
娛樂八卦總是傳得快,全大唐都知道張三郎在病床上躺了十年,現在在尋親,於是莫名就多了好多親戚把麗春閣給踏平了。
這一切的紛紛擾擾和李愔沒多大關係。
張太公眼角直跳、心臟在抽搐,若拆直犁的人是彆人那他的墳上已經長滿草了,這個敗家的娃已經拆了五具直犁了。
張太公強忍心痛,看李愔邊拆直犁邊在紙上寫寫畫畫,自我安慰
未讀書限製我的想象!
李愔身邊還有一個來自隔壁村修農具活的漢子,他是張太公孫女婿,名字叫孫大春。
村裡的教書先生崔春震,下課後也會加入曲轅犁研究小組。
張太公、崔春震、孫大春都知農具改進的重要性,特彆是李愔描述了曲轅犁的功效後,更堅定這幾人砸鍋賣鐵也要把它做出來。
可真的眼睜睜看著李愔拆了五六具直犁後,張太公捂著心臟,嘴嘟囔著沒法活啦,沒法活!搖搖晃晃走開落個眼不見為淨。
技術改進要有個創新的頭腦,這個李愔可以擔當,能有個動手改造能力,孫大春可以勝任,還必須有個能把天馬行空的想象力落實到現階段生產力之上,讓想法能夠實現,崔春震就是這樣的角色,他把張三郎的想法,描述成孫大春可以理解的東西。
比如曲轅犁的轉向犁盤,你和孫大春講轉盤很難理解,崔春震解釋成小號車輪。
其實曲轅犁不算太超前,唐末就在江東地區出現了,李愔隻是讓它提前到唐初,主要解決轉向犁盤和曲轅兩大問題即可。
在張太公傷心欲絕的目光下,研究小組在損壞第八具直犁後終於把曲轅犁給製作出來了。
當天下午立馬下田試驗,確實比直犁省力,孫大春根據現場效果調整了犁盤的角度,讓耕地犁土更深。
仨人又試了一下效果,擊掌慶祝,崔春震連夜趕回涇陽找本家縣令,要他抓緊時間推廣曲轅犁又能讓崔家抓住這個天大的功勞,不損寡婦村利益的前提下,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農具革新是農業大國頭等大事,又是本家子弟作保不是兒戲,涇陽縣令連夜出城,衙役們高舉火把連夜犁了三畝地,崔縣令仔細檢查犁地效果後,連夜邀請涇陽本地士紳明日前來寡婦村參觀新農具犁地。
這一夜涇陽城無法入眠,地越多越獲利,錢糧動人心如何入眠?
第二天早早就來了十幾個鄉紳,曲轅犁的效果是經過曆史長河檢驗的,彆看這些士紳肥頭大耳,下地檢查犁地效果後,圍著張太公要借曲轅犁的時候個個身手敏捷唯恐落人身後。
當寡婦村村正張太公表示如此利民耕具不獨占,其製作工藝眾鄉老可以帶回時,一片喜慶祥和的景象。
隻有李愔蹲在田裡掰著土塊在皺眉頭,崔縣令不愧是父母官察覺到李愔的神態“三郎可有不妥之處?”
對這個身世離奇,又有才華的少年,崔縣令青睞有加,若不是張三郎出身太卑微,真想把女兒嫁給他,要知道初唐的七大姓女子可是連皇室都想求親的貴女。
要不,讓三郎進京趕考?謀個出身,這樣自己也就可以把女兒嫁了?
“縣尊,你看這土塊裡的白點。”
“哦!蟲卵而已。”
“蝗蟲卵!”
“混帳!蝗神乃是神罰豈是地裡之物?”
“就是蝗蟲卵!”李愔麵對崔縣令的咆哮毫不退讓。
“三郎,慎言!”眾人紛紛勸道。
“就是蝗蟲卵,若不信可放溫室裡培養孵化。”
喜慶祥和變成一片詭異!
“三郎,白卵多嗎?”這話崔春震問在點子上了。
“崔兄,你看……”
“來人,你快馬回莊,查下我們莊上的地裡是否也有此蟲卵。”有士紳乾了件點子上的事,不管是不是蝗蟲卵先搞清楚是一莊之事還是……
蝗災,農業社會的噩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