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大明沒想到吧,我還活著!
公元1401年,草長鶯飛的四月初,南蓬萊金陵(今澳大利亞墨爾本)的巡撫衙門。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南蓬萊巡撫楊秋任職十餘年,兢兢業業,功績卓著。今經皇甫丞相力薦,特詔此入京擔任參知政事,望卿繼續努力,為國為民,欽此!”一名太監高聲念著手中的詔書,讀完後,他滿臉笑容地轉向楊秋,賀道“咱家在此恭賀楊大人榮升!”
楊秋在女官的攙扶下,微微躬身回禮,然後從懷中掏出一錠銀子遞給太監,笑道“趙公公客氣了,這點小意思全當是請公公喝茶了。”
趙元接過銀子,喜笑顏開地道“哈哈,多謝楊大人賞賜,那咱家就不打擾了,先行一步回京複命了。”
“公公慢走!來人,快快送送趙公公!”楊秋吩咐道。
待趙元離去後,楊秋緩緩坐下,手持詔書,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無奈和憂慮。她歎口氣,對著身旁的女官道“最終還是要去京城啊,說實話,我真是一點兒也不想去。”
葉雯輕聲安慰道“大人,這可是陛下對您的信任與器重啊。京城乃國之中心,能有更多機會施展才華,為國家效力。”
楊秋無可奈何地輕笑一聲,接著搖了搖頭說道“唉,道理我都明白啊,但官場如同戰場一般,局勢變幻莫測、風雲難測,我實在不想被卷進這攤渾水之中啊!”
“唉,罷了罷了,我來到此地已經近二十餘載,也是時候返回京城去探望一下昔日的老友們了。”楊秋感歎道。
是啊,光陰荏苒,日月如梭,轉眼間已經過去了將近二十年。自從公元1382年,楊秋、皇甫玉林和蘇雲三人結束了在翰林院為期三年的學業,被派往地方任職以來,楊秋已經有近二十年沒有與他們相見了。
楊秋回憶起往昔的點點滴滴,不禁心生感慨,自嘲地說道“時光匆匆,如今我已年過半百,遙想當年初來乍到之時,自己還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小姑娘,而如今歲月如梭,轉眼間便已步入暮年!”
“大人您並不算老啊!”葉雯連忙安慰道。
楊秋微笑著搖了搖頭,接著說道“前往京城也是好事一樁,可以推行一些利國利民的良策。”
“大人,您真可謂是心係天下,一生都為了大宋和百姓啊!”葉雯由衷地讚歎道。
“大宋給予了我生存的機會,自小立下誌願要為大宋、為百姓儘一份綿薄之力。”楊秋神情堅定地回答道。
楊秋所言不假,她的確是元朝末年被東宋移民所接納的難民之一。那時,如果不是東宋讓他們一家在蓬萊安家落戶,並給予各種優厚待遇,恐怕他們早就在元末的戰亂中喪命了。自小,楊秋就心懷感激之情,立誌報答東宋和此地的百姓。
她深知為官乃是最簡捷且最佳的途徑,可以為東宋和百姓做事情。於是,她發奮圖強,勤奮好學,最終如願以償,步入仕途,到地方任職,與她同期的翰林學員,如皇甫玉林等人早已飛黃騰達,但她依然堅守在這片土地上。千萬彆太高看一省巡撫這個職位,尤其是在這南方地區,這裡尚待大規模開發。
儘管在此之前,趙啟璋、李應文等前輩曾大力推進南方的開發進程,但也僅限於新廣州(現今的澳大利亞悉尼)、新開封(如今的澳大利亞堪培拉)等周邊地區取得了較大進展。至於金陵這樣的城市,在她到來之前,還不過是未被開墾的小村落罷了。
在楊秋的卓越治理之下,南蓬萊行省已然煥發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機,其繁榮昌盛之勢令人矚目。相較於南方其他三個行省,它的發展速度可謂一騎絕塵,甚至直逼北方及南洋等地的數個行省,大有後來居上之態。
自楊秋出任巡撫之日起,她始終不遺餘力地推動著漢人與當地土人之間的融合進程,並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此外,在她的積極倡導下,南蓬萊行省成功向西拓展出兩個府——西州府(現今位於澳大利亞的塞杜納)和撫遠府(如今地處澳大利亞的埃斯佩蘭斯)。
而作為行省首府的金陵府,則更是熱鬨非凡、繁花似錦,成為了當之無愧的南方第一大城市。它的規模超越了老一輩的新廣州和新開封,人口多達三四十萬之眾。
不僅如此,金陵還坐擁著僅次於新廣州開皇港的隆興港,這無疑進一步鞏固了它的地位。更為值得一提的是,此地乃是南方重要的商業樞紐以及新興手工工場的聚集地。
在楊秋的大力支持和鼓舞下,金陵本地的手工工場猶如春雨過後的竹筍一般,紛紛湧現出來,呈現出一派蓬勃發展的景象。
然而,這並非毫無缺點。例如,手工工廠的工作環境惡劣至極,工作時間過長,而薪資卻並不高;此外,土地兼並等問題亦逐漸浮現。這些難題皆超出了楊秋所能應對的範疇。正因如此,此次她才會同意入京為官,希冀能夠親麵聖上,呈報這些棘手問題,並期盼得以妥善解決。
四月初六,楊秋踏上進京之路。經過十餘日的航程,她終於抵達離彆已逾二十載的臨安城。
在港口等待她歸來的,恰是睽違近二十年未曾謀麵的老友皇甫玉林與蘇雲。
當楊秋望見他倆時,淚水奪眶而出“好久不見啊!”
“好久不見啊!”皇甫玉林和蘇雲同樣噙著淚花,凝視著她說道。
“走吧,我們已經找好了地方,我們三個人好好聚聚!”皇甫玉林走到楊秋身邊輕聲說道。
“嗯!”楊秋臉上露出微笑,輕輕點了點頭。
隨後,三人一同駕車駛向皇甫玉林二人提前準備好的目的地。
“這是?翰林院!”抵達目的地後,楊秋驚訝地喊出聲來。
“沒錯,還記得嗎,二十年前我們就是在這裡喝的最後一次酒!”蘇雲感慨萬千地回應道。
“記得!”楊秋連連點頭,眼中閃過一絲追憶之色。
“走進去吧!”皇甫玉林熱情地招呼著大家。
當他們踏入翰林院的大門,楊秋才驚覺這裡與二十年前幾乎毫無二致“一點變化都沒有,還有這酒……”
楊秋緩緩拿起桌上那瓶來自皇家商社、有著二十年曆史的陳釀。
“這酒可是我特意珍藏的,就等著今天咱們仨一起開懷暢飲呢!”蘇雲露出欣慰的笑容,輕聲說道。
“嗯!”楊秋感動得熱淚盈眶,頻頻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