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以為,當大力監察官員!”
詹同率先說道“謝林一案,全因我吏部審察不明。”
“縱然謝林打點上下,阻礙聖聽,將倭寇擄走一村百姓的消息隱瞞下來。”
“可若是我吏部監察有方,其進京述職之時,必能查出些許端倪。”
“臣以為,吏部當設監察百官之職。”
待詹同語畢,不少官員臉上也多了幾分憎惡之色。
如今大明官員的監察力度還不夠?
錦衣衛遍布全國,監察各級官員,倘若再增設什麼監察部門,那他們這些官員的日子豈不是更不好過?
也就在眾人暗自嘀咕,甚至在心中咒罵詹同出如此昏招之時。
卻聽朱標沉吟數秒,隨即平聲開口道
“監察之事,說易行難。”
“錦衣衛本有監察百官之責,可也是無故遭受非議,於士林之中聲名狼藉。”
“倘若朕再立一監察部門,恐怕百官也不會答應吧!”
“嗯”
詹同聞言,自然也不好繼續多說什麼。
有些事情,誰不是心知肚明?
就如朱標此時說的這樣,士子、百姓於士林、民間非議錦衣衛,不外乎先前的世家暗中鼓動,甚至此時在場的不少官員也都參與其中。
畢竟錦衣衛同沒有朝職的士子,同民間的百姓並無半點矛盾,更少有分歧。
士子、百姓也沒有緣由痛恨錦衣衛。
相反!
錦衣衛懲治貪官、佞臣,於士林民間的聲名應該很好才對。
眾人自然也都明白,朱標如此說,不僅又是抽了不少官員一巴掌,更是對在場官員的一份敲打。
前些日子剛懲治在京世家,如今京城世家不說是銷聲匿跡,他們也斷不敢再有忤逆朝廷的想法。
可錦衣衛的名聲非但沒有半分好轉,反而新朝之下,士子、百官連同不少官員對錦衣衛的怨氣越來越大。
其中緣由,無外乎是些許官員想趁朱標新君繼位,廢除錦衣衛。
說是為他們自己的著想也好,說是試探朱標也罷。
總之朱標繼位一月有餘,文官集團算是已經開始出招了。
“陛下仁德聖明,臣失言。”
詹同拜過之後,劉伯溫這才開口說道
“陛下所言甚是,監察二字,說易行難。”
“微臣以為禦史台或可與吏部合為一處。”
此話一出,在場官員不免小聲嘀咕了起來。
禦史台自古以來都是獨立於六部之外的部分。
因其有監察百官,奏過言功之職,無論哪朝哪代,朝廷官員對禦史言官都是敬而遠之。
如今劉伯溫竟說要將禦史台與吏部合為一處。
此舉乍一聽來,當真荒謬絕倫!
倘若吏部、禦史台合為一處之後,吏部主管便是隻手遮天,官員升遷調度甚至都能一言而定。
同先前丞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利,簡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如此自是能滋生權臣,或行竊國之舉,或禍亂朝綱。
就好比是將金庫的鑰匙交到保守金庫的守衛手中,人心淺薄,此舉又如何能成?
“陛下,臣以為誠意伯所言不妥。”
“太上皇早有訓言,我朝不立丞相。倘若將禦史台並入吏部,那吏部尚書豈不比先前的丞相更加位高權重?”
“臣附議!”
“臣等附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