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婚之日的這些事,並未影響蕭何意後來的生活太多。
畢竟他肉體凡胎,有自己應走的人生,亦不能超脫於凡塵俗世,隻能順著人間所賦予他的路去做力所能及之事。
婚後,他與趙敬柔自是相敬如賓,在外人看來也是恩愛有加。
而他也隻把那日之事深埋於心底,無人知曉。然而趙敬柔畢竟與他朝夕相處,也會發覺他眼中偶爾的失神。可畢竟她對他的過往一清二楚,隻當是他在懷念親人罷了,並未有其他的懷疑。
成婚兩年後,趙敬柔便誕下一子,取名蕭繼業,夫妻二人對其十分寵愛。而其長子自小便愛舞槍弄棒,對行軍打仗頗有興趣,倒有其父之風範。自其七歲起,蕭何意便將他帶入軍中,自小耳濡目染,十五歲便成了朝軍的一員猛將。
而次子蕭繼誠比長子小三歲,出生那年正逢蕭何意而立。也正是那一年,西南王叛亂。蕭何意披掛為帥,領軍出征討伐西南叛軍,此戰足足打了兩年,大捷而歸。
次子蕭繼誠的性情與長子相反,鐘愛詩書文墨,故而長大後便以科考之路入朝為官。二子一文一武,皆是出眾的棟梁之材。
既是有了兩子,便期望有個女兒來促成這兒女雙全的好事,於是這最小的女兒蕭芸便出生了。蕭芸比長子蕭繼業足足小上十歲,幺女出生後,不僅蕭何意與趙敬柔對其寵愛非常,兩位兄長亦對這位幺妹萬分喜愛。
然而便在蕭芸十歲那年,邊關再次動亂,遼州王室因奪嫡之事而動亂。於遼州西北方的北戎乘虛而入,戎人占領遼州大量土地,直至逼近王宮所在。
二十年前派去和親的公主修書送往朝廷,求朝廷派兵相助,擊退戎人,恢複遼州疆土。故而蕭何意臨危受命,攜五十萬大軍前往邊關,長子蕭繼業隨同前往。
征戰五年,朝軍終於擊退戎人,大獲全勝。蕭繼業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曾領兵五千擊敗敵軍三萬,一時間風光無限,成了眾人津津樂談的功績。
聖上大喜,封蕭繼業為龍武大將軍,蕭何意為鎮國公,位高權重。
次子蕭繼誠為文官,雖年紀輕輕,卻也在吏部混的風生水起,想來也是未來可期。
而便又過了三年,蕭何意早已年過五旬有餘,其子女皆已覓得良緣,成家立業。眾人皆以為他將在朝中穩步上升時,他卻自請鎮守邊關,為國戍邊。少年天子對其敬重,念其年事已高,本不同意,然而蕭何意再三堅持,卻也強不過他,隻能同意。
既子女皆已有所歸宿,趙敬柔便也不留於京州,隨蕭何意一同前往邊關。
鎮守邊關二十餘年,數十年前曾經那位在寧州從軍的英俊少年,如今已然垂垂老矣。嘉仁公主趙敬柔終究因不習慣這邊關的氣候先行離他而去,卒年七十三歲。
而趙敬柔臨走之前,同他說了這樣一段話。
“相伴多年,你我之間自是不比常人。你是我年少時期盼多年的如意郎君,又對我這般好,我本該心滿意足才是。可是,我總覺得,你似乎在想著另一個人……
可我對你的過往萬分明了,除了你的親人,我也想不出還有誰能令你……令你露出這般悵然若失的神情來。我隻想問你一句話,你……你可曾愛過我?”
她的神情滿是期待,如同對未來郎君充滿期盼的年輕少女。
觸及她的眼神,蕭何意眸光顫了顫,微微撇開了頭,心中不由地升起一股愧疚來。
他對她有責任、有親情、有感謝……卻唯獨沒有愛意,趙敬柔早便看出來了,然而她仍是有些不甘,終是在臨終前問出了困擾她多年的問題來。
“對……對不住。”蕭何意有些鼻酸,“我很感謝你,多年來你的付出與陪伴,我此生都不會忘卻……”
他終究是不曾回答她所問的那句話。
然而回不回答又有什麼不同呢?答案早便顯而易見了,不是麼?
“罷了……罷了。”趙敬柔苦澀地笑了笑,“即使如此,我也……也不負此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