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魯酒薄,邯鄲圍”_臥底開發商_思兔 
思兔 > 都市言情 > 臥底開發商 > 第十五章 “魯酒薄,邯鄲圍”

第十五章 “魯酒薄,邯鄲圍”(1 / 1)

臥底開發商!

回項目已經很晚,但飯菜還是熱著。吃飯的時候曉白和老廣相對無言,或許大家都需要冷靜下來,整理思路。該準備文字資料了,曉白和老廣到項目辦公室,開始了文字資料的整理。

項目辦公室和休息室在售樓部的二樓,一間董事長室、一間總經理室、一間財務室和一間綜合辦公室,而中間是一個巨大而空曠的大廳。不知道為何這樣設計,可能就是因為不好做什麼所以才空出來吧。老廣到辦公室後一言不發,在大廳裡走來走去,時不時進到“董事長室”裡麵看一眼,然後馬上又出來,繼續來回走著。可能他坐不慣原來負責人的辦公室吧,或者一坐進去就想著來氣,出來透透風散散氣。

晚上十點,踱步中的廣大王突然意識到了什麼,停住腳步跟曉白說“你來寫個提綱吧,關於明天會議的。”

“哦。”曉白答應了一聲,然後走到老廣跟前,輕聲說“有些資料我看過了。”說著,遞給老廣一疊資料,都是關於政府協調的會議記錄和相關證明文件。

老廣有些驚訝,接過資料,看了曉白一眼,然後默不作聲的把資料放進了財務室的抽屜裡,並隨手上了鎖。曉白看著這一連串的動作,突然想起原來自己的一個領導,領導風格都與“鴕鳥”有關。

在企業的實際管理中,領導的風格可以有很多種。可以是強硬的鷹牌作風,可以是柔裡帶鋼的鴿派作風,但有一種很不好的作風,在一些大企業的基層比較常見,那就是“鴕鳥派”。簡單來說“鴕鳥派”就是永遠把頭埋在沙子裡,不聽不看不想不接受事實,完全按心情辦事。對自己有利的,心裡高興,就提就辦;對自己不利的或自己有過錯的,看著不高興,就把信息屏蔽起來,讓所有人都看不見,最後兜不住了,就找個人來背鍋。

老廣又走了一個來回,然後對曉白說“你先起草提綱吧。”

“就是我們給政府提交的訴求嗎?”曉白看了老廣一眼,老廣點點頭,隨後曉白向老廣靠近一點說“廣叔,我的文字能力有限,接觸項目時間也不長。再說”曉白刻意停了一下“玉玲不是已經寫了一個詳細訴求寄送給政府了嗎?而且她那個文件還和律師充分討論過。我們如果能保持一致性”

“叫你寫你就寫,這麼多廢話乾嘛!”老廣一如既往的插話。

“那好吧。”曉白知道這一關過不去了,那就硬著頭皮上吧。曉白花了差不多一個小時,把前幾天總結的幾點解決方案轉換成了對政府的訴求。因為沒機會細看廣玉玲寫給政府的訴求報告,對一些環節的現狀也不太清楚,就隻能提綱要領了。整理出來五頁資料,反複修改後打印出來交給了老廣。老一輩的創業人基本上都保留了看紙質資料的習慣,用電腦屏幕處理文字這種事情,對他們來說還是太過於陌生。

“這怎麼能行,我改都不知道從何開始,還是我來!”意料之中的廣大王的回答。

跟老板一起處理重要的文字材料是一件非常糾結的事情,主要是因為文字信息的處理必須要“精細”,多了不好少了不行,很多東西都會產生歧義。另外,每個人都有自己理解事物的方式,做事說話有點出入沒關係,寫到文字裡就不行,必須精確。每個人也都會有自己特定的行文方式,特彆是文化程度不高的老板,最反感彆人對自己的文字內容提出異議。最可怕的一種情況就是,老板自己也不知道要什麼,反正什麼都不對,這也想搞那也想做,最後搞得四不像。最後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不務實的老板,隻知道高大上,整天飄在天上,從來不想落地的事。這是另一個故事,曉白剛到一個房地產公司,老板非常器重曉白,每天的大事小事甚至是隱秘的私事都得跟曉白商量。有天心血來潮要曉白重新建立公司製度,曉白兢兢業業一個月,各種調研各種基層情況了解,刪繁就簡,提出十二頁的公司管理製度。“以現在公司的情況來說,如果能做到這些就非常不錯了。”曉白信心滿滿的把製度交給老板。沒想到遭到老板徹頭徹尾的否定,曉白百思不得其解。最後靈機一動計上心頭,花了十塊大洋在網上買了萬科的製度全集,把“萬科”通通搜出來變成公司名,各種表格各種條款應有儘有,洋洋灑灑六萬多字,表格數百個,他都沒仔細看完就交給了老板。老板震驚了,馬上開了一個全公司大會,立即推行該製度,曉白負責執行。曉白也是無奈,哪知道會這樣,被自己坑得麵目全非。從製度執行第一天開始,公司連第一條什麼時間上班都做不到,因為老板腦子一熱把上班時間從八點半改成了八點,第二天老板自己是九點到的。來來回回折騰了半個月,老板也覺得不好玩,索性就不記得還有這回事了。所謂“新製度”事件就這麼不了了之。

現在輪到廣大王親自動手了,老廣大筆一揮,瞬間寫出了八條訴求交給曉白打印。

“額廣叔,關於土地置換我們是不是應該寫得更詳細一些?”曉白的言下之意是,“大哥,你都沒給錢,人家現在為什麼要給地啊。”文字這東西有時候真好玩。

“對我們不利的東西難道也要寫進去嗎?你在想什麼!”老廣提高了聲調,繼續說道“就這樣,八條,一頁紙,剛剛好!”

曉白心想“看來也沒必要跟鎮長和眼鏡哥詳細解釋我們訴求的書麵內容了,也好,會議上見吧,應該會有一個不錯的結果。”目前的跡象表明,曉白的推斷是合理的。

現在又來到了大家最喜歡的“等待”環節。有了自己想要的文字資料,老廣也不折騰了,反倒安慰曉白一下“你好好休息,明天跟我去見幾個人。”

老廣走後,雖然很晚,曉白還是給鎮長去了個電話,簡單的說了一下這邊資料準備的情況,實際就是上次呈交訴求的提綱。鎮長心知肚明,其他也不必多說,等明天領導的表態吧,從鎮長的語氣中,可以明顯的看出政府想傾斜資源趕緊解決這一係列問題。

為什麼我們國家的外交政策裡麵有一條“不乾涉他國內政”?可能是因為我們從兩千多年前就已經認識到了,國家(民族)係統的複雜性往往超出了我們現有的認知範圍。“魯酒薄,邯鄲圍”說的是,戰國時期魯國送了楚國幾壇酒,楚王一喝,說味道不對,太淡了。魯王不服氣,懟了楚王幾句。過後楚王氣不過,出兵進攻魯國。這時魏國就乘機進攻趙國,導致趙國都城邯鄲被圍。

這背後的邏輯極為複雜,我試著講清楚。戰國七雄後期秦國、魏國、齊國和楚國武力較強,趙國、韓國和燕國減弱。有種說法叫齊之技擊不如魏之武卒,魏之武卒不如秦之製度。秦國最為強大,不和其他國家結盟,這裡先不提。魏國明顯強於趙國,他隨時可以出兵滅掉這個鄰居,就像是處置砧板上的肉。趙國為了生存選擇了和楚國、齊國結盟,其中楚國廣闊而齊國富有。所以,當趙國真正遭到攻擊的時候,楚國更可能出兵。簡單來說,魏國想要占領趙國就必須瞄著楚國的動向。就像三體人要進攻地球必須要瞄著“執鑒人”換屆一樣。

那為什麼楚王對魯國酒的質量這麼在意呢?要知道,楚國不是周王分封的諸侯繼承下來的,其他諸侯一直因為這個而看不起楚王,特彆是魯國、宋國這樣根正苗紅的小國,而曆屆楚王都對此耿耿於懷。其實魯國老是釀不出好酒,還在外交場合跟齊國要酒被拒絕過,也挺鬨心的。同時齊國趁著魏國攻打趙國,襲取了魏國的邊境重鎮平陵,中間還夾著一段龐涓和孫臏鬥智的千古佳話。

所以,一個係統的複雜性往往超過了我們的認知。我們需要以複雜麵對複雜,否則就隻能選擇完全不乾預。

正如現在老廣所麵對的局麵,如果不深入到每一個議題來討論,一步一個腳印去解決問題,想利用與大領導開會的機會,一勞永逸地解決所有問題,太天真了!不是完全沒有機會這樣做,而是“聰明反被聰明誤”的道理會把你打回原形。後麵的問題就會更難解決,解決問題所需要的資源會變得更多更多。



最新小说: 絕世輕狂:庶不為妾 五年後,我攜三個幼崽掀翻前夫家 追凶專案隊 萬古修神 天才少年的治愈人生 鬼新娘:屍鬼咒 這個婢子不簡單 穿越修仙界:從賣魚開始崛起 重生為鱷,誓要莽穿亞馬遜 徽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