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範純仁說“陛下屢以兵法之事問臣,常常切中要害……微臣惶恐,不敢隱瞞,乃據實以奏慈聖!”
有了這些鋪墊,兩宮自然知曉,這孩子不是不懂軍事,也不是心大。
而是他真的沒有將這個事情放在心上。
於是,驚訝之後,驕傲之情就在心中油然而生!
自古以來,除了那些馬上得天下的天子外。
有幾個帝王能如此冷靜、鎮定的麵對這樣的事情?
就是成年的君主,怕也做不到這樣。
至少兩宮捫心自問,她們就做不到。
“阿彌陀佛!”向太後念了一聲佛號,對太皇太後道“娘娘,真是菩薩保佑,趙氏有幸。”
太皇太後點點頭“是啊!菩薩保佑!”
今日之事,肯定是會記到國史上的。
而她們也將因此,垂於千古史書。
“娘娘……”簾外傳來粱惟簡的聲音“宰執與三衙將帥們,已到了殿外。”
“請髃臣們到殿中等候,老身、太後還有官家,隨後便到。”
……
韓絳、呂公著率著東府、西府的執政,與燕達率領的武臣們,排著隊,步入福寧殿中。
一入殿上,他們就看到了那個大的有些過分巨型沙盤。
但都並不驚訝,甚至有些熟悉的感覺。
因為,自從郭逵回京,出判武學事。
宮中就已經賜下了一個全新製作的沙盤,用於武學教學。
那是一個廣西、交趾的巨型沙盤。
據說,每一個城市,每一條河流,每一道山脈,都是專一製造軍器局和內府的工匠們,谘詢了包括狄詠在內的南征將帥們,仔細製作出來的。
所以精致無比,最重要的是——引入了一個叫比例尺的概念。
於是,可以在沙盤上,重演南征一戰。
於是,武學教授武學生,不再是無的放矢,而是拿著剛剛發生的戰爭,掰開了揉碎了,一點一滴的詳細介紹戰爭之中敵我雙方的攻守和選擇。
燕達、苗履等三衙大將們都去看過。
都是驚為天人,以為是培養將帥的不二之選。
除了三衙將帥,西府樞密院的兩位執政,以及朝中兵部尚書呂大防也都去觀摩過。
“太皇太後、皇太後、官家升殿!”
伴隨著馮景的聲音,群臣連忙排好隊列,持芴恭立。
待到那內寢中傳來腳步聲,群臣集體俯首四拜“臣等恭迎太皇太後、皇太後、皇帝陛下。”
“免禮!”
殿上的帷幕裡,傳來太皇太後的聲音。
然後,官家的聲音也傳出來“馮景,給諸位髃臣賜座、賜茶。”
“諾!”
於是,一張張早就準備好的椅子,被送到了殿上群臣們身後。
接著就有女官們奉上已經煮好的茶湯。
群臣拜謝一番後坐下來,接過茶湯。
便聽著簾中的小官家,自信滿滿的說道“諸位髃臣,也該都已經知曉了,今日請髃臣們入宮要議的是什麼事情了?”
群臣紛紛應了一聲諾。
“朕與兩宮慈聖,已經議過了,如今事情剛起,談論前線的戰守方略,還為時過早。”
“加之敵情不明,貿然對熙河將帥下指揮,也不大妥當!”
群臣聽著,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特彆是郭逵,都快要流出眼淚了!
因為,當年他率軍南征,但凡汴京城的先帝能和當今官家一樣,在禦前做出這樣的表態,他也不至於會選擇在那樣的季節進軍!
若能等上兩個月,等雨季之後,再開始進攻。
那他的大軍,何至於會在富良江前,被疫病擊倒,以至於功虧一簣?!
於是,郭逵對趙卨,無比嫉妒。
“所以,今日請諸位髃臣們入宮,主要是要與諸位髃臣商議一下,如何穩住京中情形,不至於民間慌亂。”官家繼續說著。
群臣聽著,都是點頭,深以為然。
這汴京人可是什麼八卦都敢傳,什麼事情都敢議論的。
所以,在這個事情上,一個舉止失措,讓民間產生恐慌。
造成的影響,甚至可能要超過前線的一場失利。
於是紛紛道“陛下聖明!”
心情也都安定下來。
小官家都如此淡定、從容,他們這些宰執、大將,又怎麼能驚慌呢?
不知不覺中,原本驟聞熙河有事帶來的緊張情緒,一掃而空。
“那就開始吧!”
帷幕內的小官家,依然保持著他的節奏。
“先從安定京中人心開始……髃臣們可暢所欲言。”
群臣再拜,一個個的開始進言。
一條條措施,一個個建議被提出。
做這種事情,是他們的拿手好戲——大宋的文臣們,可能不會帶兵,但維穩獨步天下,而且經驗無比豐富!
哪怕是資曆最淺的李常,在這個方麵,都有著無比堅實的經驗!
沒辦法,這是他們的看家本領。
聽著宰執們的建議,帷幕內的兩宮不時點頭,於是命宰執們照建議實行。
談完了京中安穩,趙煦就又道“雖然,如今熙河局勢不明,但該做的準備,也還是得做。”
“朕聞,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熙河路所需軍需輜重,當列為最優先之事!”
“請諸位髃臣,商議出一個穩妥之法,以確保熙河軍資供給。”
這還是文臣們的專業領域。
特彆是韓絳、呂公著,都是這方麵的專家。
他們兩個,一個主持過橫山攻略,一個主持過五路伐夏的物資轉運,在這個事情上有著豐富經驗。
其他人,也都有過路一級的實際履曆。
雖然不像韓絳、呂公著,有著組織供應數十萬大軍的經驗。
但也都知道,物資轉運的種種注意事項,提出來的觀點和建議,無不切中關鍵。
趙煦聽著,就命人記錄下來,然後當殿拍板抄送西府,並當殿拍板,效仁廟故事,從即日起,東府、西府在都堂合議,並由左相韓絳、右相呂公著,統帥東西兩府、三衙諸事。
這實際上,就是一個戰時內閣了。
此外,還根據呂公著的建議,決定拜執政李常為都大提舉三門白波發運使,全權負責向陝西轉運糧草軍械之事。
同時,根據韓絳建議,下詔以知永興軍鄧綰,兼任陝西轉運副使,以加強陝西的物資轉運效率——鄧綰這個人,名聲雖然不好,但能力是真的強!
其從去年履任永興軍以來,完美的完成了都堂多項任務,甚至可以被評選為‘元祐新政執行落實標兵’。
沒辦法,官迷就是這樣的。
為了進步,他們能爆發出無法想象的能量。
當然了,這些事情,說到最後,還是離不開一個東西——錢!
沒有錢所有的一切都是空中閣樓。
而戶部兜裡的錢,早就已經花的乾乾淨淨。
今年的秋稅,又還沒有征收。
就算收上來了,七扣八扣之後,也剩不下多少了。
根本是不可能支應戰爭的。
“陛下,臣鬥膽……今左藏錢帛無幾……請陛下發封樁庫內帑,以濟軍國之用。”在呂公著的暗示下,他的學生李常戰戰兢兢的持芴請求。
帷幕中頓時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
呂公著的心頓時提到了嗓子眼。
所有人都抬頭,盯著那帷幕內的身影。
良久,那天籟般的聲音,在帷幕中出現“可!”
“著戶部侍郎章衡,做好預算,再呈朕前!”
群臣頓時欣喜若狂——眾所周知,趙官家們都是鐵公雞。
進了他們兜裡的錢,想再出去,就沒有那麼容易。
譬如當初,太祖留下的封樁庫,最後變成了玉清昭應宮的宮闕、殿台,一個銅板都沒有給過外廷。
帷幕中的兩宮,卻在此時,詫異的看向趙煦。
向太後更是有些緊張。
但趙煦卻微笑一聲,對她道“母後且安心。”
“封樁庫撥出去多少,就能回來多少。”
“一文也不會短缺的。”
向太後這才點頭。
在這個事情上,她對趙煦有著足夠的信心。
因為這個孩子,真的會賺錢!
而且,在賺錢方麵的效率,無比高效,總能想方設法的在那些彆人想不到的地方,敲出油水來。
去年的外戚勳臣,今年的大和尚,都是典型。
就連北虜,他也能想辦法,搞出錢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