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途在1643!
這一年多來,王德發把精力全放在了這些戶籍改革上,發放戶籍證明,各地縣府重新登記,黎城帶給江南最大的好處就是取消了徭役,從今往後沒有徭役了,給百姓的震動是相當大的,而農稅是按田地征收的,如果某人名下有田地,那麼就要交農稅,交多少?就按田地多寡算,哪怕這人不種地了,在城裡經商了也要交,除非放棄田地,沒有商量餘地,就這一點,許多大戶恨的牙癢癢的。雖然一畝地隻交百分之八這樣的低稅,可架不住許多大戶上千畝,幾萬畝田地,在崇禎年間,江南的田畝稅可是在百分之10–20之間,現在黎城隻是百分之八,那麼為什麼還說不公呢,因為黎城沒有士人免稅一說,明朝有根據進士2000畝,舉人400畝,秀才80畝的免稅額度,還有許多隱報的田畝數,所以目前,不是田地越多越好了。
幾千年來土地對於國人來說就是命根子,要想把土地收回到新政府手中,是很難的,要麼靠殺戮,要麼靠強搶,這樣就會失去民眾的支持,除了殺和搶,就是改朝換代,目前這麼難得的機會,黎城不去做,就太對不起自己的良心了。
鬆江府唐家是世族大戶,可惜唐公子剛得了秀才功名年輕輕得一場急病死後,這唐寡婦沒有改嫁,帶著一個不滿周歲的孩童,支撐著一家老少,唐秀才生前跟大名鼎鼎陸樹聲的兒子陸彥章交好,陸家對唐家多有照顧,所以唐家有80畝免稅田地,一半水田種稻米,一半是旱地種桑樹,加上同村上有二家小戶投獻了十幾畝水田,原本唐家靠著這80畝田地勉強過活,雖不愁吃穿,日子過的還是緊巴巴的,可是新政府出台了取消這些免稅額度後,將意味著80畝田地要交農稅了,雖然交的不多,一算下來春糧加秋糧一起也要交七、八千斤的公糧了。
老太爺有一個正妻,二位小妾,正妻沒有生育,二個小妾分彆為唐家育有一兒一女,加上一位廚娘,一個丫鬟,一家佃戶,全部人員加在一起就有十五口人,這也是明朝年間中產階級人家的標準,生活還是能過的去,哪怕一年裡難得能吃點肉食,比起一般的百姓來就不能比了,首先是地位、書香傳家,耕讀田間,屬於小門小戶罷了,還有陸家照顧,在鄉鄰間也是有話語權的。
王德發登記戶籍,統計人口就是為了糧食生產,不要看在江南糧食不是問題,可是目前糧價居高不下,連年戰亂引起人口下降,土地拋荒嚴重到了百姓生存艱難,山東、河南、河北糧食吃緊,對江南的糧食需求很大,而湖廣地區正在打仗,清軍,永曆正在死磕,糧食的需求很大,靠南方肯定是扛不住了,隻有在江南產糧區多產糧來彌補,山西黎城在河北、河南占領區也在大力產糧,首選就是紅薯,玉米,可是明人還不知道,這兩種糧食帶來的好處。目前隻在廣東、福建、台灣有種植,把它引種到山西、河北、河南就能緩解糧食壓力。
紅薯的高產,目前明人還不太了解,對穿越者來說,這是必須要大力推廣種植的,紅薯可以做成紅薯乾,紅薯粉條,除了當雜糧外還能喂家畜,最寶貴的能釀酒,可以說渾身是寶,在農業部解和林、馬明霞兩人大量雇傭逃民、饑民以工代賑方式,在黎城轄區內的山西、河北、河南等地成立了多個種植番薯農場,特彆是在黃河邊上,這裡的土地疏鬆含沙,好在番薯對土地不挑及耐旱,也對含堿的土地也能存活,明人百姓看到農場產出的紅薯又能當糧食,產量又高,又能加工成粉條保存起來,還能釀酒,不用去推廣,一年後幾乎家家戶戶全種上了。
王德發接下去就要把紅薯、玉米在江南推廣,首先就是在各地開辦農場,開農場主要是為了推廣示範,所以就要丈量田地,統計人口,把大批無主土地掌握在政府手裡,才能更好地發展生產,這樣就牽連到了稅收,取消有功名的士人優待問題,江南跟彆的地方不同,在山西本身人口少,土地多,而且荒地更多,在江南人口多,土地少,河網密布,世家大族多,讀書人也多,趁著目前明朝滅亡的亂世,不去取消它,就沒機會了,這樣的機會不去利用就說不過去了,黎城穿越者怎麼能放過呢?所以就出台了土地政策,抗拒最大的就數士人免稅特權,王德發說了“新政府不承認士農工商這樣的說法,當然也就沒有了田地免稅的優待,如果那一位當官的不服氣,非要跟政府作對,那就去做老百姓好了,做新政府的官就是為人民服務,而不是讓你去享福擺官威的。”
在《江南周報》上連續二期刊登了政府土地改革細則後,一場丈量田地的運動開始了,政府重新頒發田地使用證書,田契等,對沒有田地的農民重新分給了土地,對於這些分出去的土地,規定不能轉送,不能買賣,田主死了所有權歸政府所有。這一招特彆狠,完全杜絕了土地幾年後說不定又回到那些大戶手中的可能。對於目前那些大地主,世家祖傳的土地,規定了上限,這是想要擁有土地的上限,而不是免稅,凡是有土地的都要交稅,除非主動放棄,我不要土地,生活在城市務工,政府也表示歡迎,還能在城鎮中分一套房。
這樣一來,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擺在了這些大量擁有土地人麵前,每個人都有了屬於自己的土地後,就沒有了佃戶了,那麼就當有百畝、千畝地,到時找誰去耕作?政府的土地細則中也說到了這個問題,說是可以雇人啊,隻要付給工錢就成,可是想想現在的用工慌後,這些大地主不驚打冷顫了。
政府還鼓勵那些分到土地後,沒有勞力去耕作的辦法,就是成立合作社,可以聯戶耕作,幾戶人家合在一起,分彆給分到的土地為各家耕作,可是這種合作社也有弊端,能愉快地一起合作都是看中對方有什麼而自己缺什麼的,比如張家有耕牛,王家沒牛,卻有勞力,雙方一拍即合,合作愉快,這樣一來,剩下的全是一些孤寡戶或是婦幼戶沒人合作,這個王德發也想好了辦法,由村長牽頭去雇人來幫著耕作,等收成後的作物抵扣工錢,工錢的多少由各村自己商量,村長是新政府最底層一級行政官員,不脫產每月可以領取3元人民幣補貼,一個行政村最低由30戶至100戶人家組成,超過百戶人家,即為鎮,鎮分為甲乙劃分,甲鎮為千戶以上,乙鎮為百戶以上,而縣以上是用地區行政需要建立的,不是以人口多寡。
擔任村長最大的好處不是每月的3元錢,而是每年可以由村長指定村內各家,保送一名學娃去南京國子監讀書,全是免費的,稱為住校生,包括四季衣著,當然現在的國子監是沒有的,早就改成了南京希望小學,可是擋不住明人這樣叫啊,原本國子監的地方,又變成了學校,那麼就是國子監,國子監在明人的心目中讀了書可以當官的地方,所以這個村長的特權很大,把彆的要完成糧稅、村內治安、組織生產、前麵說到了還要牽頭雇傭人手為老弱病殘種地等差事變成了小事,而這個特權隻有村一級才有,這個辦法是張天樂想出來的,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就是為了從小培養現代知識的人材,也得到了褚老的大讚,去年在江南大考的四千多讀書人,經過一年下來,也到了分配地方的時候了,可是明朝的讀書人知識麵太窄,對新事物的理解不開竅,出口成章是一碼事,動手能力就不行了,這批人中,除了幾十名學習成績還不錯外,彆的全是一些平庸之輩,所以在黎城轄區的分配上除了村一級由本地人擔任村長外,全去充實鎮一級官員及一些工礦企業,政府下屬單位,化工、煉鋼、鐵路,造船,道路施工,測量急需識字能算的人。
在江南選舉村長的職位到了白熱化,特彆是姓氏多的村,因為古代大多數同姓聚集在一起非常多,有的村是兩姓,三姓等,為了各家族能多送娃去南京,由誰家的姓去擔任村長很看重了。
唐家雖然在村中也算是大戶,還有河對岸陸家的支持,可家中沒有合適的男丁,唯一的男丁是老太爺跟二房生的孩子才11歲,及剛滿周歲的孫兒,而政府規定擔任村長的年齡要年滿18周歲至40周歲,年富力強者,滿五年為一任期。
鬆江府華亭鎮上河灣村是一個大村,跟下河灣村隔著一條小河,兩村之間有一座木橋連著,陸家莊園就在下河灣村,黑瓦白牆,明顯要比上河灣村富裕,而上河灣村卻是一片茅草屋,住的全是苦哈哈的佃農或是漁民,所以唐家在上河灣村算是大戶了,自然平時村內有什麼糾紛,找唐家老太爺判斷,這一次說選舉村長,村內鬨的雞飛狗跳,一幫沒文化,不識字的苦哈哈就懵圈了,空有幾百號人,隻有唐家是讀書人家,可是老太爺年歲大了,超過了選舉年齡,小兒年歲小,不到選舉年齡,自然就會在村內另選了,除去老小,婦人目前就有二人適合,雖不識字,種田打魚是一把好手,村民推舉這二人,也是因為這二人平時人緣好,肯幫忙,可是問題來了,不識字往後怎麼登記這幾百號人交糧收稅?難道還要去請一個賬房先生來?就又想到了唐家了,讓唐家老太爺在村裡教學,把要選的村長及幾個孩子苦讀半年,也能認字了,這想法好是好,可老太爺不這樣想,憑什麼,教書是要有束修的,誰給?還要有筆墨紙硯誰出?全村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做不得聲,就因為窮啊,全村百十號人,就隻一戶讀書人家,出了一個秀才,可是這唯一的秀才死了。
有人道“老太爺家裡不是還有個媳婦嗎?聽說也能斷文識字,何不……。”
邊上有人打斷道“女人當村長,沒聽說過,再說了還是個寡婦當村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