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 三十三章 降反之間(下)_迷途在1643_思兔 
思兔 > 曆史軍事 > 迷途在1643 > 第一百 三十三章 降反之間(下)

第一百 三十三章 降反之間(下)(1 / 1)

迷途在1643!

鄭成功被永曆帝冊封為“延平王”,又被順治冊封為“澄海候”,半斤八兩,因為永曆帝的“延平王”不是真的王,而是郡王級彆,跟候也沒多大區彆。雖然鄭成功不受,就像當初清廷冊封黎城一樣,在清廷看來,我已冊封你了,就是屬下了,不管你願不願。

可是手底下像施琅這些級彆的將官想法很多,當初清軍統帥博洛利用鄭芝龍的聲望招降其舊部,“奉鄭之命降清的有武毅伯施福、海澄伯鄭芝豹和部下總兵十員,兵將十一萬三千名”。這些兵將、總兵裹夾著施福、施琅、黃廷等人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忍氣吞聲,大有懷才不遇,有功不賞之感。

沒過二年閩係將領跟從李成棟反清複明,又被裹夾著成了明軍,既然大家反清複明了,還在窩裡鬥,李成棟看不起這些從福建來的將領,處處為難,克扣糧草是常事,日子最難熬的是連李成棟部下排擠這些福建將領,這日子沒法過了,那就走為上,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施琅帶領福建幫尋個日子回轉福建,半道遭李成棟部將郝尚久暗算,就這樣,兩部反清複明的人馬,從廣東饒平,且戰且退,打打殺殺,勉強拖到粵閩交界的黃岡鎮才得以脫身,隨後投鄭成功部下。

鄭成功接受“延平王”,那麼就要為永曆帝出力了,首先是南下廣東南澳勤王,在這中間施琅與鄭成功戰略“舍水就陸,以剽掠籌集軍餉”的做法提出反對意見,鄭成功脾氣上來了,很不高興,大軍陸行,糧草就是個拖累,隻能到一地搶一地了,戰時,管那麼多乾嘛?削施琅兵權,令施琅以閒暇人員返回廈門,施琅沒法啊,隻能回轉廈門,不想半道碰見清軍來攻,此時身邊也就六十幾騎,對上千餘清軍,施琅來了個出其不意,趁亂殺死清軍主將,清軍率殘兵敗將倉惶逃離廈門。在南澳的鄭成功聽說後,大吃一驚,廈門被攻見軍心動搖,覺得繼續南下已不可能,隻好回師廈門。

經過此戰,儘管鄭成功肯定了施琅在廈門迎戰清軍的功績,卻不肯歸還他的兵權。在施琅看來,自己在總的用兵策略上提的建議已經被事實證明是正確的,遣回廈門以後,又不顧個人安危,奮勇同清兵作戰,滿心以為鄭成功班師歸來將恢複自己的左先鋒職務。不料,鄭成功回到廈門以後,並不讓他官複原職。施琅大為不滿,向鄭成功報告自己心灰意懶,想去當和尚,借以探測鄭成功對他的態度。鄭成功不為所動,叫施琅另行募兵組建前鋒鎮。施琅見難以挽回,一氣之下剃光頭發,不再參見鄭成功。

一個懷才不遇,總覺得自己是正確的,一個心胸狹小,處處提防,自從鄭芝龍降清後,曾德似乎不大得誌,目前在軍中受施琅節製。施琅既被削去兵權,曾德為求出頭之日,利用過去在鄭氏家族軍隊中的關係投入鄭成功營中充當親隨,即所謂“恃鄭氏親昵,逃於鄭所”。施琅聽到消息後,大為憤慨,一個吃裡扒外的東西,管你是鄭芝龍什麼人,派人把曾德捉回斬首。鄭成功聽說後,連忙下令“馳令勿殺”,施琅卻悍然不顧,“促令殺之”。

就這樣兩人對上了,鄭成功見施琅違令擅殺鄭氏舊將,斷定他是反形已露,就在五月二十日密令援剿右鎮黃山以商量出軍機宜為名逮捕施琅之弟施顯,同時,命右先鋒黃廷帶領兵丁包圍施琅住宅,將施琅和他的父親施大宣拘捕。施琅被捕後,在一些親信部將和當地居民的掩護和幫助下逃到大陸。鄭成功獲悉施琅已經逃入清方管轄區後,怒不可遏,在七月間把施大宣、施顯處斬。施琅得知父親和弟弟被殺的消息,對鄭成功恨之入骨,從此,施琅與鄭成功結下大仇,決定再度降清。

此時的清廷很不好過,內鬥也到了白熱化,多爾袞死後,順治最大的對手就是英王阿濟格,阿濟格性情魯莽,做事不經大腦,頭腦簡單,性格暴虐,待人狂妄就是一莽夫爾,多爾袞生前掌握著兩白旗,阿濟格就迫不及待提出,做為多爾袞的大哥,這兩白旗也就順理成章歸自己了,遭到拒絕後又以兵戎相威脅。看看,這個阿濟格腦子不好使,還膨脹了起來,首先得有兩白旗支持才行,搞不定多爾袞留下來的兩白旗,還威脅上了。

於是,兩白旗大臣決定往“依皇上為生”,並向鄭親王濟爾哈朗告發阿濟格乘喪欲謀亂奪政。跟隨多爾袞圍獵的大學士剛林搶先獨自“策馬行”,日夜疾馳七百裡抵達京師,告發此事。說什麼阿濟格要謀反了,脅迫兩白旗一起謀反等等。

清廷接到消息後立即關閉九門,在阿濟格回京的必經之路德勝門外派駐重兵,以防不測。其實莽夫阿濟格隻是想撒撒威,擺擺資格,能多抓點兵權而已。

不久,多爾袞柩車還京,行至石門時,阿濟格與其子勞親合軍,令部下大張旗幟,環喪車而行。順治帝親率諸王、大臣迎柩車於德勝門外,阿濟格父子居首而坐。

濟爾哈朗等見阿濟格身帶佩刀,舉動叵測,派兵緊密監視,並將其隨從三百騎儘收誅之,從而粉碎了阿濟格的兵變計劃,避免了一場可能發生的動亂。

以上這些可是濟爾哈朗自個說的,有了大學士剛林的謀反說法,加上濟爾哈朗看見阿濟格身帶佩刀,就把阿濟格給殺了。自然這種套路阿濟格到死也不會明白的。

順治解決了對自己皇位最大的威脅,接下去就順理成章地14歲時親政了,一場清算多爾袞的運動開始了。以前跟多爾袞走的近的,聽從多爾袞的大臣就倒黴了,還是老套路,他家的兒子曾在路邊王老實餛飩攤吃餛飩不付錢,你家的廚子借醬油不還,這些亂七八槽,雞毛蒜皮的給扒出來了,定罪的定罪,發配的分配,阿濟格的家人和手下都受到牽連獲罪,不少人被處死、抄家或是鞭責、革職,並由此興起一場大獄之災。阿濟格最後被順治皇帝賜死。

順治四年時,李成棟在廣州反正了,這個在嘉定屠殺了10萬人的魔頭投了南明永曆,當時李成棟認為,自己為清廷從北打到南,立下了赫赫戰功,這個兩廣總督是跑不了,不想清廷給出的是授廣東提督,加左都督銜。而佟養甲奉詔總督兩廣,李成棟隻提督廣東,因此懷疑佟養甲故意壓製自己,就這樣對上了,雙方矛盾激烈,大有火拚趨勢。

這裡就不得不說到一個人,時任布政使袁彭年,萬曆丙辰二甲進士,禮部儀製司郎中,曆任出仕崇禎、弘光、隆武三朝。南明時官左都禦史,要說此人,就是攪屎棍,在弘光朝時與禮部侍郎劉湘客、吏科給事中丁時魁、工科左給事中金堡、戶科右給事中蒙正發結黨,時稱“五虎”,袁彭年為“虎頭”。“言非虎黨不發,事非虎黨不成,星岩道上,遂成虎市”。

大明壞就壞在這些人手中,官位不高,能量不小,卻是牆頭草。要說這種官員,在崇禎、弘光、隆武時期,包括現在的永曆,多如牛毛,降清後隨佟養甲、李成棟至廣東。任廣東學政署布政使。

袁彭年來到廣東後,官場也不順理,布政使還是學政署的布政使,而不是一省布政,這差彆一個在天,一個在地,就暗中勸李成棟叛亂。起先沒有想著要反正投永曆,而是叛亂,亂著、亂著事變大了就變成了反正。隨著江西提督金聲桓、副將王得仁反清歸明的消息傳來時,李成棟認為時機成熟,決定反正易幟。

此時的永曆朝正兵敗如山倒,一路在逃亡途中,聽說李成棟反正了,立馬開出高位,朱由榔授李成棟惠國公,又封李成棟之子李元允錦衣衛指揮使,杜永和為伯爵,袁彭年為左都禦史。

在波瀾壯闊、血肉橫飛的明、清交替之際,不管李成棟的反正與金聲恒、王得仁一起在南明,重新成為明朝的“忠臣義士”,而且蹈死不顧,死而後已,還被永曆帝親口諡“忠武”二字,贈太傅、寧夏王。黎城在《江南周報》上就說道“這些人逃不掉揚州十日八十萬、嘉定十萬冤魂的控訴。黎城連永曆也不認可,對這些反複之人死後更不認可。”這一篇社論,有黃宗曦親自操刀,連帶馬士英、阮大铖也一起罵了個遍,王德發明白黃宗曦最恨的人是阮大铖,所以也就當著沒看見,反正都是一丘之貉。

就是這一篇社論黃宗曦罵的太狠,被永曆朝視為黎城不可信,竊國南京另立,為大明亂黨。



最新小说: 養陰骨,嫁蛇仙 文野:文豪集郵手冊 暖男渣男的情場之戰 初兒情緣:封珩的守護之路 四合院:三大爺求我當侄兒 1937從上海到重慶 她一朝出嫁,我出家 原始部落:馴龍大巫師 天地訣,唯我獨尊 火影:當鳴人和佐助成為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