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慕容老匹夫,看著五大三粗,卻是個心細如發之人。
李劍這也是第一次聽說軍隊開飯前需以銀針測毒的。
真是老奸巨猾。
薑還是老的辣!
不服不行。
不過……
春藥和瀉藥,這可不算毒。
即便是銀針,也無法測出。
李劍心下微微鬆了一口氣。
為保萬無一失,他並未離去,而是繼續留在夥房幫忙。
忙前忙後,卻連一滴水都沒喝。
這份勤勞吃苦看在其他人眼中,紛紛讚揚不已。
甚至,昨日那個老夥夫頭頭,還親自給他端來了一碗剛從溪邊打來的清涼山泉水。
李劍微笑著拒絕了,繼續勞作,四處幫忙,勤勤懇懇。
當然,此刻的他,頂著的是彆人身份。
不過往日裡,這老小子卻總是偷懶摸魚,因此沒少挨罵。
今日卻一反常態,手腳麻利,給本就繁忙的廚房眾人分擔了不少。
都表示很看好他。
“小子,好好乾,等我離開了,便提拔你做我的位置!”
夥夫頭頭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
掌管三十萬大軍夥食,這官兒可不小。
古代炊事兵,看似不起眼,卻是一支軍隊戰鬥力的基本保證,對維係士氣軍心至關重要。
俗話說“兵無糧自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填飽肚子,吃得飽吃得好,從來都是一支軍隊賴以維持的基礎因素之一。
從軍之人,有的人是為了建功立業,但大部分人覺悟沒那麼高,僅僅為了一天能吃三頓飽飯。
所以,從軍又被形象地稱為“扛槍吃糧”。
炊事兵在一支軍隊中如此重要,而且他們還不用上陣廝殺,不用像普通士兵一樣,頂著刀山箭雨,把腦袋彆在褲腰帶上往上衝,很少會有性命之虞。
而且,炊事兵近水樓台先得月,從來不虧嘴。
正所謂,“大旱三年餓不死廚官”,按理說應該屬於一個人人羨慕的優勢兵種,應該人人趨之若鶩才對。
但實際上,這個兵種的受歡迎程度並不高。
大部分時候都沒人願意乾。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反常情況?
原因之一,炊事兵工作繁重,非常熬人,累人。
普通士兵僅僅在作戰時辛苦打拚,但和平時期,則比較輕鬆。
而炊事兵,無論戰時,平時,每天都要承擔百十人的飲食操辦,一刻不得清閒。
長途行軍跋涉時,炊事兵更是勞累不堪。
士兵們隻需要攜帶自己的武器即可,但炊事兵每人則要背負“鐵尖扁擔一條,銅鍋二口,水桶二隻,椰瓢一個”。
此外還要輪流推送裝載廚具和糧食的車輛。
工具車上,“每車圍幔一條,拔軸繩二條,稍坡繩一條,出索繩六條,撒繩二條,迎撒繩二條,大鐵鈈二個,小鐵鈈二個,鐵索二條,皮肚帶一條,皮後鞓一條,麻擁子十條,麻搭子共二十條,木鞍一座,屜子一個,草鍘一口,柳筐一口,水桶二隻,載水大簍一個”。
糧食車上“每車應載煤炒二石五鬥,米三石七鬥五升,豆六石二鬥五升。”
到了宿營地,士兵們辛苦一天可以歇息放鬆,同樣辛苦的炊事兵們卻更加繁忙。
他們根本沒有休息的時間,就要趕緊外出搜羅柴草,尋找水源,並把柴草和水運回營盤中。
同時,支鍋架灶,用最快的速度為士兵們準備餐飯。
士兵們吃完後倒頭就睡,炊事兵們還要刷鍋洗碗,準備好第二天早起的柴草糧米。
淩晨時分,士兵們還在睡夢中,炊事兵們又要早早起身,準備早飯,一天緊張勞碌,片刻不得安閒。
沒幾個人能長年累月經受這種強度的工作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