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你們說兄弟們,彆看劉哥不是咱大院出來的,可人家是真有本事!”
“今兒個從劉哥身上學了不少東西,你們啊,就等著瞧好吧!”
“看哥們怎麼把周姐拿下!”
鐘建林一臉得瑟,接著又來了句“我得趕緊回去,凍死我了都…”
…………
回去路上,秦京茹一臉崇拜地看著劉光齊幾句話就把人軍大衣薅下來了?
這也太厲害了吧?
但她又有些擔心
“光齊哥這會不會有些過分了,回頭不會來找咱麻煩吧?”
劉光齊不屑地笑笑“過啥分啊過分?他還得謝謝咱呢!”
…………
到底是小年,一路走來到處是鞭炮聲,劉光齊也買了兩掛,圖個熱鬨。
“爸,媽,我回來了。”
“這孩子,怎麼買這麼多東西?”
“哎,還多了件衣服?這軍大衣哪整的?”
二大媽看到劉光齊身上披著件軍大衣驚奇地問道。
在這物質極度貧乏的年代,不少人家裡連件不帶補丁的衣服都拿不出來,都是大的穿玩小的穿,要是破了就補補。
一件九成新,而且是能當被子使的軍大衣簡直可以當傳家寶使喚。
劉光齊擺擺手“這個啊,朋友送的,快彆說這些了,今兒個小年得抓緊點。”
“對了媽,我那屋子幫我打掃了嗎?要沒有我可得趕緊乾活去。”
“早就打掃好了,你們再等會兒,我這就燒飯去。”
“不知道你什麼時候回來就一直沒燒。”
看到滿滿兩大袋糧食二大媽還是忍不住吐槽“你也是,買東西也不說聲,萬一買重(chong)了怎麼辦?”
“嗨,這有什麼,都是些硬通貨,放得住。”
就在這時
“小孩小孩你彆饞,過了臘八就是年。”
“臘八粥,喝幾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
“哥二十三後麵是什麼來著?”
劉光福哼著歌謠,煞有其事地問劉光齊。
“糖瓜粘!”
“你個瓜皮!又饞了是不?”
劉光齊一聽就知道自己弟弟打什麼主意,無非是自己想吃,借著歌謠唱出來。
十來歲本該是充滿叛逆的年紀,但劉家不可能存在什麼叛逆期,有的隻是小聰明,就好比現在的劉光福。
“媽,既然光福想吃那咱就做點唄?就當為了來年好兆頭。”
民間傳說,灶王爺本是天庭神仙,因犯了過錯被玉皇大帝貶謫到了人間,當上了“東廚司命”。平時他一般端坐在百姓的廚房裡,看人們怎麼生活,吃的什麼,把這些都詳細記錄下來,到了小年這天他返回天庭,向玉皇大帝稟報各家各戶的善惡情況。
所以大家在小年這天都要祭灶,並把又粘又甜的糖瓜獻給灶王,粘住灶王爺的嘴,讓他“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
這就是糖瓜粘的由來。
當然了,小一輩的自然不懂這麼多,他們隻知道這麼喊就可以有糖瓜吃。
做出來的糖瓜又甜又粘,隻比當時的天花板大白兔少些許奶香。
聽到光齊開口,二大媽二話沒說就開始做起糖瓜。
糖瓜是一種用黃米和麥芽熬製成的粘性很大的糖,把它抽為長條型的糖棍稱為“關東糖”,拉製成扁圓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為天氣嚴寒,糖瓜凝固得堅實而裡邊又有些微小的氣泡,吃起來脆甜香酥,彆有風味。
這些材料二大媽早有準備,現在要做的是最後兩步——熬製和拉糖。
做好後,劉家人把門關好開始祭拜,二大媽振重其事
“拜灶王,求吉祥,平平安安又一年;
“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上青天。
有車有馬有草料,恭送灶王平安到;
供的糖瓜粘又甜,煩請灶王進好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