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嵐本在禦花園中閒庭信步,欣賞春日花團錦簇,卻不慎撞見權貴貴妃正在訓斥一名小太監。貴妃見晴嵐經過,臉色陡變,假意笑語寒暄,實則暗藏機鋒。次日清晨,宮中傳出晴嵐涉嫌盜竊宮中珍寶的消息,那是一隻鑲嵌翠玉、價值連城的碧玉如意,原本陳列在貴妃寢宮中。晴嵐震驚之餘,深知自己從未涉足貴妃寢宮,更彆提盜取珍寶。然而,麵對鐵證如山的現場痕跡與小太監指認,晴嵐陷入百口莫辯的困境,心中恐慌與無助交織。
消息迅速在後宮傳開,嬪妃們紛紛議論紛紛,有人惋惜晴嵐的才情,有人則趁機落井下石。昔日與晴嵐交好的嬪妃也開始疏遠她,唯恐牽連自身。晴嵐獨坐冷宮,麵對四周的冷眼與譏諷,她強忍淚水,暗自發誓要找出真相,洗刷冤屈。夜晚,她獨自研讀律法,尋找可能的破綻,同時回憶當日經過,試圖拚湊出事件的全貌。
富察皇後在晚膳時,聽貼身侍女提及晴嵐的遭遇,心中不禁一緊。皇後深知晴嵐雖非出自名門,卻才情出眾,行事低調,與人為善,這樣的指控對她而言極不合理。皇後命侍女密切關注此事進展,暗中收集更多信息。
皇後派遣心腹侍女柳兒喬裝打扮,潛入貴妃寢宮附近,尋找可能的線索。柳兒發現,那名小太監平日受貴妃欺淩,近日更是惶惶不可終日。在柳兒的巧妙誘導下,小太監吐露實情:貴妃為打壓晴嵐,故意將碧玉如意藏匿,並逼迫他作偽證。柳兒將調查結果彙報給皇後,皇後聽後怒不可遏,對晴嵐的遭遇深感痛惜。
皇後以關懷嬪妃的名義,邀請晴嵐至長春宮一敘。晴嵐身穿素色宮裝,步履沉重地踏入皇後寢宮。殿內金碧輝煌,香爐中檀香嫋嫋,皇後端坐在鳳榻之上,麵帶溫和之色,令晴嵐緊張的心情稍有緩解。
皇後手持《離騷》,輕輕誦讀:“製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她看向晴嵐,詢問其對此句的理解。晴嵐略作沉吟,答道:“屈子以此喻己之高潔,雖身處濁世,仍堅守理想,猶如芰荷、芙蓉,出淤泥而不染。”皇後點頭讚許,二人就詩書中的人生哲理與曆史典故展開深入探討,詩書共論間,皇後對晴嵐的才情與見識愈發欣賞。
皇後在確信晴嵐無辜後,決心為其洗冤。她深知此事關乎晴嵐生死,也關乎宮中正義,決不能任由權貴一手遮天。皇後深夜獨坐燈下,反複思量應對之策,最終決定利用自身地位與乾隆的信任,公開揭露真相。
皇後先是秘密召見內務府總管,質詢珍寶失竊案的處理過程。在皇後的威懾下,總管承認在證據鏈上存在疑點。皇後遂命人重新勘查現場,同時傳喚當日值班的宮女太監。在皇後的親自審問下,小太監在皇後仁慈的目光中崩潰,如實供述了貴妃脅迫之事。皇後命人尋回藏匿的碧玉如意,物歸原處,一切恢複原狀。
皇後私下將此事告知乾隆,詳細陳述晴嵐的冤屈與貴妃的陰謀。乾隆聽後震怒,下令徹查此事,嚴懲誣告之人。皇後此舉不僅洗清了晴嵐的冤屈,更讓權貴貴妃在宮中威信大損。
得知皇後為自己所做的一切,晴嵐淚流滿麵,她深知這份恩情重如泰山。她前往皇後寢宮,長跪不起,感謝皇後的救命之恩。皇後親自扶起晴嵐,安慰她已無須掛懷,今後隻需謹言慎行,繼續發揮她的才智,為宮中增光添彩。
晴嵐痛定思痛,意識到自己雖有現代知識,但在宮廷鬥爭中過於直率,容易成為他人攻擊的目標。她決定收斂鋒芒,學會在複雜環境中保護自己,同時利用智慧與人脈,逐步提升自己的地位,以便更好地幫助皇後,回饋她的恩情。
皇後邀晴嵐共賞月下荷花,湖麵波光粼粼,荷花亭亭玉立。皇後輕聲道:“晴嵐,我之所以助你,不僅因你無辜,更因我看重你的才情與品性。在這深宮之中,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順從的嬪妃,更是能理解朕心、輔佐朝政的賢良。我希望你能成為那樣的人,與我一同守護這紫禁城的安寧。”
晴嵐眼含淚光,鄭重向皇後承諾:“娘娘厚恩,晴嵐銘記於心。今後無論何時何地,隻要娘娘需要,晴嵐願肝腦塗地,誓死追隨。願我們的友誼如同這荷花一般,出淤泥而不染,曆風雨而彌堅。”
晴嵐在皇後身邊擔任更重要的職務,協助皇後處理宮中事務,以其現代知識與獨特見解,屢次幫助皇後解決難題。她與皇後的關係日益親密,成為皇後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
皇後與晴嵐在禦書房共商國事,晴嵐提出設立女子學堂、推廣婦幼保健等現代理念,皇後深感讚同,決定逐步推行。她們共同期待一個女性地位提升、百姓生活改善的新時代,兩人的友誼與合作,為紫禁城帶來了一股清新之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