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水稻之術_大乾第一才女_思兔 
思兔 > 綜合其他 > 大乾第一才女 > 第72章 水稻之術

第72章 水稻之術(1 / 1)

至於秦瑜拿出三字經,百家姓,弟子規,其他人的反應,自然也是震驚的,這裡就先不贅述,日後來講。

秦瑜帶著宋明遠和張文傑,很快就來到了窯洞門口

“宋大伯,張二叔,到了”

宋張兩人皺眉,指著用草簾蓋的嚴實的窯洞口

“丫頭,這不就是你們之前住的窯洞嗎?這裡麵有你種水稻的辦法?”

秦瑜點了點頭沒有言語,而是把捂在窯洞上厚實的草簾給一層層揭開,等揭完她看了看今天的太陽,感受了下溫度,就沒有再把草簾給蓋上。

“宋伯,張叔你們兩位請進

“秦瑜翻開草簾,打開窯洞的門,就看到了裡麵綠油油生長茂密的秧苗,兩人已經震驚的已經無法言語

宋明遠“這這這裡都是秧苗?”

秦瑜點了點頭

“這裡都是秧苗,再過三四天,天氣再暖和一點,就可以把他們移栽到秧苗田裡,讓他們在秧苗田裡長的比膝蓋高,就可以再次拔掉,插到大塊的水田裡。”

張二叔

“瑜丫頭,這樣做,這些秧苗不會死嗎?”

秦瑜搖頭

“不會,外麵的氣溫比較低不適合水稻生長,可是我們又要種水稻,該怎麼辦呢?那就隻能創造一個適合水稻萌芽,生長的地方,這不我就把這個窯洞改造了一番,等這裡的秧苗長大,外麵的氣溫,也就剛好適合,這裡的秧苗生長,我們移栽出去,他們就能成活。”

聽了秦瑜的解釋,兩人雖然還有些懷疑,但看到長相極好的秧苗,他們還是相信了秦瑜說,一定能行。

宋明遠“那瑜丫頭,你準備把這些秧苗移栽到哪裡?”

秦瑜“我早就想好了,就栽到水庫下麵,那幾畝常年有水的田裡,這裡的秧苗等在秧田裡長大,足夠我栽上100多畝了”

宋明遠和張文傑,看著窯洞裡這點秧苗,他們有些不敢相信,要知道,他們之前也是種過春水稻的,一畝田,撒下去的種子,可是這窯洞裡的好幾倍,即使如此,成活的收割的稻子,也沒有多少。

現在秦瑜告訴他們,就眼前這一點,秧苗就能栽上百畝,他們又怎會相信?

秦瑜早就知道兩人不會相信,可這次秦瑜沒有解釋,而是帶著兩人走出了窯洞

“張二叔,之前每天中午,都是我打開窯洞的門,讓秧苗接受外麵的陽光,今天既然你們都看到了,那接下來,你們了要給我派幾名部曲守著了哦!”

這個不用秦瑜說,兩人都知道,這個窯洞的重要性,現在一點都不輸造紙工坊,如果這個窯洞裡的秧苗,按照秦瑜的方法,能栽種上百畝,到秋收如果產量大增,那他們坪西村,那些常年是水的水田,就再也不用荒著了。

他們想都不敢想,剛出窯洞就叫來了10名部曲,讓他們日夜把守,除了秦瑜和他們兩人外,任何人不得靠近。

部曲領命後,就把窯洞給把守了起來。

離開窯洞,秦瑜帶著兩人,朝坪西河壩走去。

“宋伯,張叔,我家的田現在還沒有翻,到時還需要你們幫我們找些人,翻耕一下,我爹那腿肯定是做不了重活了”

宋明遠“瑜丫頭,這個你放心,隻要你這種水稻的方法,能讓水稻大豐收,我相信不用你開口,村裡的父老鄉親,都會非常樂意過來幫忙的,更何況,如今我們有了造紙工坊,百姓有了收入,他們都非常感激你,隻要你開口,肯定都會去幫忙的”

秦瑜搖了搖頭

“宋叔,我也知道,我開口他們肯定會出來幫忙,但我要的不是他們因為感激,而來幫我,我希望咱們村的村民都能越過越好,不能因為報道我,而不顧自己家”

“咱們村的叔伯,就讓他們閒暇時到作坊做工吧!這樣他們的收入會高一些,也好早一點脫貧,栽種秧苗,翻耕水田,就從外麵找人來翻耕吧!”

宋明遠有些擔憂“可是讓他們知道,我們種水稻的方法,會不會有麻煩?”

秦瑜笑了

“宋大伯,隻要我們秧苗下田,再安排人,過來巡邏不讓人破壞就行,至於讓他們知道方法,這有什麼好介意的呢?等到秋收,證實我們是對的,我們不但不保密,還要在明年春耕之前,把這個辦法,普及給全縣,甚至大乾所有適合栽秧的州府縣。”

秦瑜無奈啊!這裡沒有紅薯,沒有土豆,糧食產量又低的可憐,水稻播種方法又不對,關鍵是還不種冬小麥,百姓不餓肚子才怪,她能做的,隻能用自己上一世在農村學到的方法,嘗試改變這裡種植技術。

秦瑜的話令兩人,讚賞無比,是他們狹隘了。

秦瑜這具身體的原主,自出生到現在,秦政和張秀茹都愛護的緊,都沒讓她下過地,每天也就是在家裡做些家務,帶一下秦仲,今年春耕她忙著造紙坊的事,之前都是遠遠的看到村民耕地,壓根都沒有走近細看。

這不,她和張文傑和宋明遠,剛好路過一位在地頭休息的老伯伯,她的目光停留在了耕地的犁上麵,她發現和自己上一世見過的犁並不一樣,處於好奇她跳到了地裡。

她把紮在土裡的犁拔了出來,看了半天

“老伯,你這個犁種起地省力嗎?累不累”

老伯擦著汗“瑜丫頭啊!這種地哪有不累的?你說省力?哈哈!這土啊!經過冬天的雨雪滲透,這地啊!硬的很,根本就不好耕”

秦瑜聽完,她走到犁頭,拉起犁頭的繩子,因為這個老伯家是沒有牛的,耕地都是自己一家老小,齊上陣,老伯的四個兒子,輪流在前麵充當牛力,拉著犁耕地。

這樣耕地的不是隻有老伯一家,可以說整個大乾,三分之二的百姓都是這樣耕地的,隻有極少數百姓用的起牛耕地,當然在農耕時,官府也會免費分送農耕牛下來,供百姓輪流使用,但也是數量有限,季節不等人,更不會等牛,為了不影響農耕,很多百姓都是自己當牛用。

喜歡大乾第一才女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乾第一才女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絕品護花高手 芳華絕世:輕舞美人殤 此神非獸隻為仙 三界蕩魔 我一具喪屍在教堂當神父很合理吧 穿越種田之小村尾處可人家 武林之無恥竊賊 智能傀儡 末世絕擊 我的外掛太逆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