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北撤(三)_五代:這個小國太能打_思兔 
思兔 > 曆史軍事 > 五代:這個小國太能打 > 第38章 北撤(三)

第38章 北撤(三)(1 / 1)

吳越軍花了整整兩天的時間才翻過了觀山,這觀山最高峰高約三百丈不到,在這閩北,也是排得上號的高山了。即便是挑最好走的路,也依然困難重重。

錢弘佐以前以為行軍隻要是路都可以走,其實並不然,行軍不隻是人要能走,還得有車、有牲畜,有糧食、有軍需都需要能過。

首先,得人能走,很多地方灌木十分茂密,人一多,就不得不將原來的羊腸小道拓寬,需要砍伐掉許多樹木與灌木叢,就這還是小事情。畢竟吳越軍也有裝備柴刀,幾乎一人一把,前鋒邊走邊砍,倒也還算快捷。最困難的是爬坡,有個山頭,叫神仙倒,山頂因為下雨常年山體滑坡、土壤沙化,說白了就是很滑,走一步滑兩步。吳越軍士卒隻好砍了樹枝當支撐,緩緩向上爬。

其次是糧草輜重,這個就更頭痛了。糧草輜重動輒幾十斤起,本由牲畜馱著,但是牲畜到了這裡也爬不上山啊。於是隻好把東西卸下來,由人力背上去。

如此這般費力,這才爬過了觀山,還摔死了五十多頭牲畜。

翻過了觀山,一片片梯田在望,田畝之間,隱隱有村莊的炊煙。村莊之間,有小溪曲折蜿蜒,汩汩流淌。

士卒陣陣歡呼,觀山上沒水源,這下可以不愁飲水了。

斥候找來了個當地向導,向導見了吳越軍很害怕,連連求饒,好不容易才把他給安撫好了。

向導介紹,此地離南浦溪不過十裡,先前已經有吳越軍、閩軍士卒輪番來搶過好幾遍了。看到又來了一波吳越軍,還是從山上下來的,百姓能不害怕麼?

陶安同聽到南浦溪,心頭一緊,便派出去斥候探查敵情,順便了解吳越軍主力的下落。

斥候很快來報,據傳言說中軍主力在馬蹄崗被圍,已被殲滅,雖不知真假,但整個南浦溪時不時有上遊的屍身漂下來,有的身上還穿著吳越軍製式的盔甲,估計八九不離十。

陶安同眼前一黑,差點摔倒,好在身體素質夠強,這才勉強站住,一麵嚴令斥候不得泄密,一麵加派人手去打探仰仁詮與世子錢弘僔的消息,一麵召集諸將議事。

眾人臉上都是一臉悲愴,仗打成這樣,是所有軍人的痛。而如果回不了家客死他鄉,則是更大的痛苦。

話說,仰仁詮突圍後跑到浦城,馬不停蹄立馬帶上浦城守軍北撤,浦城有吳越軍的船隊,能帶走的帶走,帶不走的便一把火燒了。

等到王繼業追到,浦城已經燒得火光衝天。這時代的建築絕大多數為木頭構造,一燒就一大片。王繼業到了,也隻能在城外觀望。很快王延政也趕到了浦城城外,王繼業便去拜見。

這時候王延政也不能厚著臉皮不見了,兩人寒暄過後,分賓主落座。

王繼業開口便道“十三叔,侄兒奉我父親之命,救援建州,如今大敵既滅,我便複命去也。”

王延政心中高興,但又不好意思表現得太明顯,假怒道“這怎麼行,做叔叔的,侄兒來了,豈有不款待的道理?”

王繼業是個直腸子,便把建州城將他拒之門外的事說了。王延政老臉一紅,隻好打了個哈哈,便把話題引開。

“我接報,建陽遇襲,說有吳越軍一部攻占了建陽,之後便不知去向。”

王繼業恍然大悟,原來和他在龍津對峙的吳越軍竟然跑去了建陽。“建陽偏遠,吳越軍是迷路了?”

兩人對著輿圖細細思考。

建陽在建州上遊,西北方向,再往前,可就是武夷山區了,若再過去,便是閩贛分水關,到南唐國地界了。

王延政猜測吳越軍這一部窮途末路,估計是準備去投南唐了,這在五代時期,是很常見的事情。

王繼業想起一事,忙道“我看未必,在龍津時,我和他們大戰了一場,有個大人物在裡麵,吳越軍管他叫‘公子’。”

叔侄二人猜測可能是吳越國王錢元瓘的兒子或者錢元瓘的兄弟的兒子,就比如中吳節度使錢文奉的兒子,都是很有可能會派到戰場來的。

王繼業點頭同意,又覺得有點可惜道“這幫人很能打,據俘虜說一部分是吳越軍的禁軍。如果有這等大人物在,恐怕就很難招降了。”

兩人一合計,認定陶安同、朱行忠部一定會回吳越,要回吳越就得打浦城過,準跑不了。隻要在浦城附近布下口袋陣,不怕吳越軍自己不鑽進來。

吳越軍則是一片愁雲慘淡,錢弘佐與幕僚朱士卿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素來料敵從寬,如今定下方略繼續北上浦城,萬一王延政與王繼業在那兒等著我們,又該如何是好?此去浦城,必死無疑。”

朱士卿歎道“閩地與我浙江相似,四麵是山,唯有山穀可通,能走的路就這麼幾條,除了北上浦城,去碰碰運氣,彆無他法。”

吳越軍沿著小溪一路北上,溪水蜿蜒,在山穀間滋潤了許多坡地,早春草木發芽,望去滿眼綠色。

山穀間有許多村莊,因為位置靠裡,還沒被荼毒過,吳越軍也不嫌棄,一個個搜羅糧食牲口。此時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有幾家種糧都被搶光,家破人亡也不在少數,其慘狀令錢弘佐不忍直視。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將領無法約束,隻能儘力維持。

第二天下午大軍穿過了山穀,這時一條溪水橫在眼前,溪水寬有二三十步,也沒找著淺灘可以涉水而過,前軍已經在開始搭設浮橋。

向導說此溪名叫永興溪,此地距離浦城山路隻有三十裡,距離南浦溪則隻有不到二十裡。如此近,看來應該已經在閩軍的斥候巡邏的範圍內,陶安同下令加強戒備,散出斥候四處偵查。

果然第二天清晨,斥候就來報,南浦溪上已有閩軍船隊開來,看來已被閩軍發現。

吳越軍不想被半渡而擊,便命大軍加速過河,到對岸安營紮寨,列陣應敵。

陶安同、朱行忠、錢弘佐、朱士卿一行數人親自登上附近的山峰探查地形。

此山名叫樟元山,高不過百丈,山嶺間有多條孔道,向北而去,隻要爬過山嶺,便是一片大山穀,穀間地勢相對平坦,隻有一些十幾丈的丘陵,平坦之處,有許多水田和梯田分布其間。山穀的儘頭,隱隱有一片鱗次櫛比的建築,便是浦城了。

眼見浦城在望,眾人紛紛高興起來,仿佛一跨腳便能走回吳越去了。

朱士卿給大家潑冷水道“諸位將軍請看這山穀,儘頭是浦城,山穀的腰身處,還有條道路直通南浦溪。若換作我領兵,在山穀中擺下兩千兵拖住我軍,南浦溪上開來大軍,便可將我軍圍死在山穀裡,插翅難飛。”

朱士卿說得不錯,腳下的戰場地形大體上可以概括為一個“日”字,浦城就是那最上麵一橫,左側的一豎是山穀間的道路,右側一豎是南浦溪,最後一橫則是目前山腳下的永興溪。中間一橫則是一條小路,閩軍可以由南浦溪中段登陸,沿著小路突入山穀,也可以調兵坐船由南浦溪入永興溪,直接殺到吳越軍眼前。

眾人聽了紛紛搖頭,眼看臨門就差一腳,但這最後一腳,卻是無論如何都不敢踩下去。

錢弘佐歎道“既然如此,我們不走這條路便是。”

陶安同嗤笑道“王延政他們也不傻,我們不走這裡也無路可走,難道我們去攻南浦溪麼?”

眾人回營,商議對策,目前唯有一法,便是做出固守之勢,背山靠水,吸引閩軍主力至此,然後布下疑陣,少量兵力留守,主力翻過樟元山,擊潰山穀中的閩軍,在閩軍主力回援之前離開山穀,便逃離了包圍。

喜歡五代這個小國太能打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五代這個小國太能打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鍋從天降 城鄉維修工 戰錘40k:碎裂鋼魂 重生八一 極品包租公:神級大亨霸世 巔峰之戰前傳 中醫大師扁鵲 跨界修真者 步步生蓮:流光女皇 人聲鼎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