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議立儲君_五代:這個小國太能打_思兔 
思兔 > 曆史軍事 > 五代:這個小國太能打 > 第50章 議立儲君

第50章 議立儲君(1 / 1)

過了幾日,大朝會。

在西府七品以上官員需要參加。按唐時儀製,在京九品以上均要參加朔望大朝。但吳越國是王國,自然要降一等,為七品以上參加大朝。

大朝會本來隻是象征意義,基本不討論國事,初一十五各舉行一次。不過今日有個大事,是南唐國派人遣使慰問,原因是吳越國先前遭受水患,蘇州、湖州等太湖沿岸損失慘重。有大臣建議南唐皇帝趁機攻打吳越,但被拒絕,反而派遣使者前來慰問。

南唐國皇帝李昪很有戰略眼光,放眼天下,南唐國也是排得上號的強國,是能夠跟中原王朝決一雌雄的國家。如果南唐國要征服吳越,就得將主力集中在江南,那麼整個常州府一帶都將會淪為前線,甚至可能會影響到潤州、升州(即南唐國國都金陵)。

南唐的前身南吳曾經和吳越國爆發了一場大戰,然而水戰慘敗於吳越國,水師崩潰因此導致整場戰役失敗,至今心有餘悸。因此南唐並不想在吳越國身上浪費太多國力。此時中原空虛,動蕩不安,應該著眼於北進中原。若南唐國能北擴中原,南下荊湘,西進巴蜀,統一全國大部分地區,屆時再以猛虎搏兔之勢圍攻吳越國,這才是上上策。

南唐國使臣到了杭州,先是被冷落了一段時間,吳越國稱臣於北方的晉朝(後晉),而李昪也稱帝了,因此吳越國暫時還打不定主意,該怎麼處理、該以什麼樣的禮節來對待。

於是這次大朝會上便爆發了爭執。一派人認為,吳越國西麵、北麵與南唐國相鄰,南唐國國力強盛,為防南唐國入侵,應當向其稱臣。更何況後晉石敬瑭向遼主稱臣,丟儘了漢家顏麵,拒絕向他稱臣也是應有之義。更何況南唐國國主自稱李唐後人,占據了大義名分,這麼做也是說得過去的。

另一派則認為,遠交近攻,南唐國派使臣安撫吳越國,不過是為了讓吳越國放鬆警惕,積蓄力量,等到中原有變時,南唐國便可抽身全力進攻吳越,吞並其國土,因此不得不防,堅決不能向南唐國稱臣。不過,既然人家送上門來,也不能伸手去打笑臉人,回贈一些禮品也便罷了。

兩派人在朝堂上吵得不可開交,都認為自己是對的,差點沒打起來。錢元瓘聽得頭疼,好不容易讓太監阻止了群臣的吵架,錢元瓘揉了揉太陽穴,道“此事稍後天策堂再議。”終於暫停了這場爭吵。

錢元瓘又問是否還有奏本。

戶部員外郎龔承瑾上奏蘇州、湖州等地的水患在治理之下,已經漸漸退去。百姓們開始搶種糧食。錢元瓘聽了很欣慰,有人提議嘉獎參與治水的各級官吏,名單其實早就擬好,即時報了上來,在朝堂上直接唱名。其中錢弘侑也在此列,錢弘侑是錢元瓘的第三子,雖然是養子,但德才兼備,成年之後被外放為官。這次命他為權工部侍郎,派他前往蘇州、湖州治理水患。按道理水患本可由當地自行治理,但蘇州為中吳節度使下轄,環太湖的蘇州、湖州、秀州沒有統籌治水的上級衙門,沒人管得動中吳節度使。因此,派遣一名王室成員去統籌整個太湖地區的水患治理便成為了必然。

錢弘侑此行辦差得力,加上平時名聲一直不錯。有小官上奏,應該嘉獎錢弘侑,給他升官。錢元瓘饒有興趣地詢問大臣們該怎麼封賞。

吏部一名郎中奏稱“按前例,王子為官,內則入內牙,外則知地方。至於是入內還是外放,是乃殿下家事,臣等不可置喙。”

如果將錢弘侑留在杭州,那麼一般就是給他安排內衙軍的職務,如果外放出去則是州一級的地方官。

如果要安排內衙的軍職,因為王子初次為官就是內衙指揮使,如果要回內衙,就得任內衙都指揮使,高於錢弘佐。如果再往上升,那就是內衙諸軍都指揮使,做到這個職位一般就要掌握實際兵權,實際上隻有儲君才會做到這個位置。

錢元瓘知道是官員們想試探他中意誰做世子,但他並不想現在給出這些信號。雖然他覺得老三還不錯,但還不到最後,他還想再看一看。錢元瓘便也說稍後天策堂再議。

所謂天策堂再議,當然也不可能像朝會一樣那麼多官員,也隻有宰執以及相關部門的一二把手,最多十幾人而已。

散朝後,稍事休息。

錢元瓘與宰執們首先討論起與南唐國的外交事宜,宰相曹仲達認為南唐國處理南吳禪讓時政權過渡比較平穩,國內還算穩定,精銳兵集中在江淮,隨時防備中原王朝。

曹仲達認為南唐國是想穩住吳越,防止被吳越國與中原王朝夾擊,因此想交好於我國。他建議繼續向後晉進貢稱臣,同時又與南唐國修好,但不稱臣於南唐,這樣兩不得罪,戰略空間也比較自由。

此話老成持重,但錢元瓘也有疑慮,如今後晉朝廷,風雨飄搖,時不時有叛亂,恐怕又有改朝換代之虞,畢竟中原王朝過個幾年換個皇帝已經司空見慣,可能過幾天就不叫晉朝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如果後續南唐國吞並中原,恐怕下一步就會攻打吳越,畢竟吳越國擁有蘇州、杭州這樣天下最富饒的地區,誰看了都眼饞,若此時不結好南唐,恐怕難逃一劫。

林鼎勸諫道“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即便不結好南唐,一旦南唐勢大,該打我國時還是要打的。高祖時,便定下事大之國策,三十年無虞,臣以為此時不可改弦更張。”

錢元瓘被一語點醒,吳越國就好比是一塊肥肉,誰看了都想嘗嘗。隻要那個人實力夠強,就會來搶這塊肉,即便與他交好。所謂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便是如此。

就此定策,與北方的中原王朝即後晉仍然保持朝貢關係,同時回贈禮品給南唐國。但錢元瓘定下基調,回贈的禮品隻能略高於南唐國慰問的禮品,當然也肯定低於進貢給後唐朝廷的貢品。

接著又討論第二件事情,即給錢弘侑的封賞。宰執們對於錢元瓘的心思也拿不定主意,便仍然拿話試探他。工部尚書劉景道說三郎此行有大功於國,不如將其外放為知州,將來也好為一地封疆,意思是預備將來做節度使。隻是眼下諸州知州並無空缺,劉景道建議暫時虛授,等有實缺後再上任。

林鼎覺著隻給一個知州,對於王子的身份來說顯得好像有些小氣。劉景道說這也容易加一個檢校太傅銜。檢校太傅,實際沒有職權,可以視為是一個榮譽頭銜,通常封給皇親國戚。錢元瓘點點頭說此議甚好。吏部尚書王範提議也可將錢弘侑調回內牙,任都指揮使。

眾人紛紛側目,內衙都指揮使官雖小,卻掌握著吳越國禁軍的一支,必須是錢元瓘最最信任的人才可以擔任。如果王子擔任這一職位,那就恐怕就有彆的意思了。

眾人見錢元瓘不置可否,知道錢元瓘恐怕意不在此,便看向宰相曹仲達,曹仲達清清嗓子,奏道“臣以為封賞三郎之事,事關國本。臣鬥膽敢問殿下,殿下是想立賢還是立嫡?”

錢元瓘眉毛跳了跳,有些微怒道“立賢又如何,立嫡又如何?”

曹仲達侃侃而談道“若立賢,國家或有明君在位。若立嫡,國家社稷可傳百世。後唐兄弟相殘之事尚在眼前,若陛下立賢,諸子之間必有兄弟鬩牆之禍。若立嫡,則好處有三,一曰少紛爭,此後立嫡立長,按倫序立儲君。二曰立製度,此後上下君臣,皆以此為鐵律,誓死維護。三曰為表率,自此天下庶民,以君王為表率,家業田產,皆由嫡長,子從父,弟從兄,長幼分明,秩序則立也!”

見諸臣紛紛點頭,曹仲達心下大定,信心倍增,最後總結道“立嫡立長,此西漢所以興也。不立嫡長,此後唐所以亡也。”

曹仲達的意思是,後唐原本盛極一時,可惜後唐明宗在病重後,沒有立長子李從榮為儲君,導致李從榮、李從珂相繼叛亂,以至於後唐朝廷不久後即分崩離析。而西漢則大多時候都立嫡長子為儲君,這是保證西漢能夠“雖遠必誅”的根本製度。

錢元瓘被說動,便定下基調,封錢弘侑為侯,擬將原台州刺史調任,讓錢弘侑就任台州刺史。

喜歡五代這個小國太能打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五代這個小國太能打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巔峰之戰前傳 中醫大師扁鵲 跨界修真者 步步生蓮:流光女皇 人聲鼎沸 扶搖折獄使 已成劍仙的我想要重修法師 代晉 星痕 行雲流水劍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