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成親_五代:這個小國太能打_思兔 

第61章 成親(1 / 2)

轉過年,新年伊始,錢弘佐頒下詔令,宣布將擇能院並入禮部,改名為察舉司,以水丘昭券為禮部侍郎,主管察舉。設立國子學,鼓勵州縣地方設立州學、縣學。為了安撫權貴,又設立弘文館供官宦子弟讀書。

外放張濟廣為越州知州、鎮東軍行軍長史,鎮東軍從此不再設節度副使一職。由於鎮東軍所在的越州刺史一般均由鎮東軍節度副使來兼任,因此。張濟廣實際上就成為了越州最高軍政長官。

錢弘佐將張繼廣外放越州,一是為了補償張繼廣,二也是栽培之意。越州是吳越國的東府,類似東都的地位,在越州乾上幾年,便有充足的資曆回杭州任職,或加參知政事銜,或成為某部尚書。三者錢弘佐還計劃將鎮東軍裁汰兵卒、重新進行整編。因此放個得力乾將在這裡。

禮部上奏了婚期的吉日備選,呈報給許氏。許氏看了後,表示要去佛堂請示佛爺,得到了佛爺的“準許”或者說“默許”,便正式擇定了吉日。

接著禮部又上奏了大婚的禮儀。按照民間百姓的風俗,新郎需要在結婚當日的早晨去新娘的府上迎接新娘,俗稱接親。但是錢弘佐身為吳越國國王,要不要接親則成為了朝廷爭執的重點。按照先唐時的禮儀,親王大婚時也是需要親自去新娘府上接親的,但是皇帝就不用。吳越國國王,爵位等同親王,理論上應該按照親王的禮儀。但主管禮刑二部的宰相林鼎認為,吳越國自成一國。一國之君,怎麼可以去親自迎接作為臣子的王妃呢?與禮不合,因此予以否決。

禮部尚書謝紹英覺得有僭越的嫌疑,於是官司又打到錢弘佐這裡。錢弘佐不喜禮儀之爭,白白浪費時間,便取了一個折中的方案。首先按照皇帝大婚的禮儀派出正副奉迎使,去杜府接新娘,冊封新娘為王妃,將新娘接到給王妃重建的寢宮——孝賢院。錢弘佐再從自己的寢宮延和院去孝賢院接新娘,將新娘接到延和院昭慶堂,完成大婚各項禮儀。於是雙方皆大歡喜。

大婚的日子終於到了。

錢弘佐任命自己的二哥錢弘儇為奉迎正使、九哥錢弘俶為奉迎副使前往杜府迎接新娘。一路上萬人空巷,有的還是從錢塘縣趕來觀看的,畢竟“皇帝”大婚在他們這裡也是頭一回見到。先前錢鏐在成為吳越國主前已經結婚生子,錢元瓘繼位時也已有正妻,因此這是吳越國頭一回為國王舉辦婚禮。

禮部尚書謝紹英忙得腳不沾地,恨不得一個人變八個人,他也從未操辦過如此重大的禮儀,各種儀式搞得雞飛狗跳,所幸未出什麼大亂子。錢弘佐先前已告知他們一個秘訣,隻要表麵上看不出來出了錯,便想辦法圓過去便是了,畢竟國王大婚儀在吳越國的法典上是沒有的,所以最終解釋權歸禮部所有,有了這一條黃金法則禮部這才堪堪把整個禮儀給圓了下來。

內宮的天策門城門大開,王後,確切的說是王妃,在此從鳳輿上下來,徒步從中門邁入內宮,跨過一個鑲嵌著金銀的馬鞍,寓意著婚後平平安安,也標誌著王妃杜氏正式邁進了錢氏的家門。

進門之後杜氏改為乘坐宮中特製的儀輿,抬到孝賢院。

王妃的母親、生母及婢女則之後從側門入。

到了接親環節,錢弘佐與儐相及奴仆人等浩浩蕩蕩開往孝賢院。

孝賢院中,專門辟了一幢小樓,充作繡樓,讓新娘及親眷們待在這裡。

錢弘佐進孝賢院,先是被攔了一道,花費了數十貫,這才得以進去。

繡樓外也有一道矮牆,又被女方姐妹攔下。這回,可是給錢也不行了,錢弘佐特意命人製了幾十片銀葉子,潑水似地撒出去,這才得以進了院牆。

按照習俗,錢弘佐及儐相們要在繡樓下等候新娘梳妝打扮完畢,才能把新娘接走。

等了好一會,還沒有動靜。

錢弘佐及儐相們便朝著樓上高喊“吉時時也,請與攜行。”

樓上的女眷們則要回應“容妝未也,請君待迎。”

連喊三次,女方照例是不會起行的。

這時候,女方的一個丫鬟模樣的女眷在繡樓上道“新娘化妝未畢,姐兒說了,殿下雖是千金之軀,按民間習俗,也請新姑爺製催妝詩。”

眾人紛紛起哄。

錢弘佐不慌不忙,故作沉吟片刻。催妝詩是說好的流程,是以錢弘佐有所準備。

緩緩吟道“

借問佳人妝抹未,郎急繡院月門前。



最新小说: 人聲鼎沸 扶搖折獄使 已成劍仙的我想要重修法師 代晉 星痕 行雲流水劍九天 鎧甲:開局修羅登場 快穿之超A宿主他又乖又颯 魅惑天下:狂傲嫡女傾城訣 婚姻的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