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楚國最後的軍力_雲和景明_思兔 
思兔 > 綜合其他 > 雲和景明 > 第200章 楚國最後的軍力

第200章 楚國最後的軍力(1 / 2)

項梁是項氏一族的大族長,平時為人謹慎。

帶著項氏一族由來已久的自保和敏銳,才能於今日楚國將亡之際崛起。

九州紛亂已持續五百多年,在九州大分裂之前,先後存在兩個大的王朝。

一千八百多年前,有一湯王朝,湯王朝下屬有一第四等子爵的小方國,其名為項子國。

這個項子國,瀕臨洧水,方圓百餘裡。

項子國中人,全部都以國為姓,這就是最早的項氏部族。

一千兩百多年前,姬王朝滅湯王朝,弱小的小項子國沒有出兵勤王。

姬王朝初期,姬武王聽取弟弟姬旦的意見,采取“以湯治湯”的政策,分封湯辛王之子湯庚在原湯王都所在,利用他統治原本的湯王朝百姓。同時,姬武王派遣自己的兄弟姬管、姬蔡、姬霍在湯都城附近建立邶、鄘、衛三國,以監視湯庚,史稱“三監”。

姬武王滅湯之後,不久便病逝了,姬旦攝政,引起了姬管、姬蔡、姬霍及眾多姬武王弟弟的猜忌。

湯庚見機,迅速發動叛亂,姬王朝麵臨嚴峻的形勢,剛建立不久的姬王朝,幾欲滅亡。

姬旦東征時,已經失國的項氏部族專事漁獵,沒有卷入此次紛爭。

因此,姬旦平定姬管、姬蔡、姬霍三監之亂後,重新分封時,便著意恢複了項氏部族的封地,認為項氏部族是小邦忠順之楷模,於是重新又有了項子國。

曆經數百年,姬平王東遷,天下便進入紛爭不休的大分裂時期,項子國趁機吞滅了姬王朝周邊十幾個更小的城邦小諸侯,經姬王室認可更名,正式號為項國,項國都城項城甚至成為了淮北小有聲威的重鎮。

正在項國欣欣然蓬勃興旺之際,九州大勢又發生了新的變數。西部戎狄、北方胡族、南部蠻夷、東部諸夷,不約而同地幾乎在同一時間,向中原發起了洶洶然進犯,燒殺劫掠的戰火,漫延至所有諸侯國的縫隙。

當其時,九州霸主瓊國瓊桓公在丞相的襄助下,會盟天下諸侯,一力舉起“尊王攘夷”大旗,呼籲諸侯放棄紛爭,共同抵禦外族侵略。

九州諸侯各自奮勇,紛紛出兵組成聯軍,合力反擊洪水般的蠻夷入侵。

然而,在瓊國前前後後九次會盟組建抗夷聯軍的年月裡,項國卻死死固守著自家封地,一如既往地采取了觀望對策,依舊如曾經幾次動蕩的歲月時一樣,自顧自在封地過活,沒有出兵。

對此,瓊桓公耿耿於懷,在夷狄禍亂消除之後,與當時的大國魯國,達成了一個懲罰項國的盟約。

之後不久,魯僖公以狩獵為名,率軍突然兵臨項城,順手滅了項國。

至此,淮北空留項城之名,項國土地劃歸魯國。

而項氏人口則被魯國交給了人口稀少的瓊國。

瓊國丞相頒布命令:項氏部族全數放逐東海,罰為刑徒苦役,充作漁獵部族。

為了躲避突如其來的巨大災難,項氏部族秘密逃亡東南,進入了秦國鞭長莫及的吳國震澤,在茫茫水域開始了艱難的漁獵生涯。

遭此一番劫難,項氏部族痛定思痛,多次合族共議未來生路。

項氏部族本是因為中原遭逢異族入侵作壁上觀而被懲罰,偏偏項氏部族得出的結論是,無論觀望還是卷入紛爭,最終都是強者魚腩。

乾脆決定,今後不以武備立國。



最新小说: 擦槍走火 我受不了(GL) 冷妃的平淡生活 我有替身APP 大秦斬妖,長生不死 未來生命的延續數字人Ai 我的火種戰艦 甄亂了套了 大唐:開局暴揍李世民 秋葉涴紅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