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冠!
朱棣沉默不語。
人手緊缺的問題可以慢慢解決,實在不行,打下的疆域出點小問題也是能容忍的,隻要大明本土不亂,朱棣都能接受。
可教育改革一旦施行,按照黃昏的說辭,到時候大明會多數百萬、上千萬的讀書人,你讓老子如何安置這些讀書人?
光是廩糧就能把國庫吃光。
哪個朝代,就算是最富裕的大宋也養不起這麼多讀書人。
關鍵是這麼多讀書人後,全國各地會形成多少的士族,等大明國祚百年之後,你說這大明是士族的江山,還是我老朱家的江山?
那麼龐大的士族,就算是朱棣自己,都沒把握能收拾得了這個局麵。
黃昏知道朱棣的擔心。
這個沒辦法。
思維局限住了,在朱棣心中,讀書人考了秀才就是要吃廩糧的——卻不知道,一旦教育改革施行之後,就會取消廩糧的傳統政策。
不過這個改革確實是要動國家根本的舉措,阻力之大將是不可想象的,教育改革的敵人不會是朱棣,而是整個天下的士族和讀書人中的既得利益者。
黃昏也沒打算今天就說服朱棣。
得慢慢來。
咳嗽一聲,道“中南半島,瀾滄、吳哥、占城和大城四國聯盟大概還有多久成型,咱們的幾十萬大軍都跑那邊去了,時間拖得越久,咱們消耗的錢糧就越多。”
雖然有錢,但也不是這麼花的。
還是要速戰速決。
朱棣若有所思,“錢糧還能支持一段時間,加上有你時代商行的方便麵,糧草方麵不會存在問題,朕也想速戰速決,可問題在於瀾滄那幾個人實在是太弱了。”
摩訶黛維還行。
已經說服了占城,不過占城那邊反饋過來的信息,是占城國王雖然同意結盟,但他要看吳哥和大城,如果這兩個國家也同意,占城就會出兵。
可以理解占城國王的顧忌。
也就是說,桑森泰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出使三個國家,隻有摩訶黛維暫時達成了目的,桑森泰的大兒子拉坎登和二兒子孔坎就是吃乾飯的蠢才!
要促成吳哥和大城參與結盟的決心,還得劍走偏鋒。
大明……也是為敵人操碎了心。
真是夠委屈的。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我大明王師竟然需要留在敵人的疆域之內,幫助敵人去找周邊鄰居結盟,然後等他們兵力彙聚起來再來一場大戰。
何其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