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有了用新軍與邊關駐軍對調的打算,但這也不是說對調就對調的,這畢竟是關乎代郡,乃至大半個北疆安寧的問題,須慎之又慎。
趙雲從城中軍營出來,直直去了郡守府。
在政務堂內,趙雲派人把在郡府署中處理事務的彆駕沮授、長吏賈詡、代郡太守雍召三人叫了過來。
“參見主公!
”三人聯袂而來,躬身揖禮。
“快座!”
趙雲一引側席,待三人落座,說道“我剛剛從城中軍營回來,新軍操練風雪不輟,吾心甚慰!”
“然新軍成軍時日尚短,略有不足,明年幽冀之戰,恐難當此任!”
“故而,吾意新軍與邊關駐軍對調,以應來年幽冀之戰,三位意下如何?”
雍召一聽,當即道“胡虜南望之心不死,一旦探知我方精銳邊軍調走,必定複起南寇之念,代地恐有傾覆之危!”
趙雲沒有馬上回複雍召,目光投向沮授、賈詡二人,想聽聽二人的意見。
代郡的發展,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趙雲在前些年從鮮卑人手中獲取了大量戰馬,才使趙雲有了擴軍的資本,鮮卑人對趙雲有多恨,趙雲心裡很清楚。
正如雍召所言,一旦鮮卑人探知邊關精銳調走,很有可能出兵攻打平城塞、九陽關兩地。
徐晃雖說新軍據險而守,可拒胡虜,但趙雲也不敢過於自信。
畢竟,平城塞、九陽關內就是代郡,是他趙雲的根本;一旦代郡出了問題,就算在幽冀邊界打敗了袁紹,他也成了無根之木。
沮授迎向趙雲目光,拱手道“而今主公雖得上黨、太原、雁門等地,但三郡人口薄弱,總和不足八十萬,加之代郡,總計亦不過一百四十萬。”
“而冀州袁紹,正是看中我方丁口薄弱,意欲先下幽州各郡國,遏製我方。”
沮授此言很對,趙雲雖然拿下了並州三郡,但並州本就是大漢十三州之中人口倒數第二的州,至此時,趙雲掌控的人口也不足一百四十萬,實實在在的地廣人稀。
而沒有人口,局限性實在太大,袁紹正是看準趙雲沒有拿下幽州另外十個郡國,意圖在來年與趙雲相爭幽州。
一旦袁紹先趙雲一步拿下涿郡、廣陽、漁陽等人口大郡,那麼趙雲這位幽州牧,就被堵死在了北疆。
沮授繼續道“來年幽冀之戰,不容有失!而今新軍力有不逮,唯有調回邊軍,以雷霆之力,擊碎袁紹北圖之念!”
雍召在北疆待了太久,始終認為胡虜是心腹大患,當即反駁道
“新軍成軍時日尚淺,如何保證邊關安危,萬一邊關失利,後果不堪設想!”
沮授回道“平城塞、九陽關乃北疆險地,新軍雖有不足,然據險而守足矣!”
“況且胡虜不善攻堅,又有兩千強弩老軍,以強弩布關,胡虜安敢南望?”
雍召無法反駁,新軍人數比原本曹性、周倉手下兵力多一半,又是據險而守。
而且,新軍中還有兩千強弩老軍,將殺傷力極大的強弩布在關城上,胡虜還真是活靶子。
“文和覺得呢?”趙雲望向賈詡。
賈詡清瘦的臉龐,古井不波,微微拱手道
“屬下也讚成新軍與邊軍對調,以彆駕之策,強弩布關,足可威懾胡兒,令其不敢南望!”
沮授、賈詡都認為調回邊軍可行,這事兒也就基本敲定了。
趙雲提起下一個問題,說道“調回七千邊軍,於我方戰力是有所增強,然袁紹擴軍十萬,兵力已達十三萬之眾!”
“而我方隻有兩萬餘兵力可用,當如何應對明年幽冀之戰?”
這是趙雲心中一直在思慮的事,冀州土地肥沃,人口殷實,袁紹又得到冀州豪族大力支持,麾下兵馬已經擴增至十三萬。
而他自己,調回七千邊軍,加上代郡境內的白袍軍,可用兵力也就兩萬多。
當然,袁紹麾下新兵的戰力,完全無法與白袍軍精銳相比,但人家畢竟有十三萬兵馬,除掉各處駐軍,估計也能拉十萬大軍參戰。
兩萬對十萬,壓力山大。
賈詡作為軍師,在看過甄氏送來的消息後,他就在籌劃如何應對袁紹大軍,對趙雲拱手一禮,起身至政務堂高掛的輿圖前。
賈詡走到輿圖前,趙雲、沮授、雍召也起身至輿圖前。
這幅輿圖,長五米,寬三米,上麵分彆標注了西麵的並州,以及並州之東、幽州之南的冀州,和冀州東南的青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