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台。
一夜銀裝素裹,京都的天地間又悄然迎來了今冬的初雪。
而朝堂之上,也是風雲變幻,各方勢力暗自較勁。
關於倭國在京設使館一事,以六部和五軍都督府為首的官員,言辭激烈,強烈反對。
經左右兩相斡旋後,最終決定將原計劃的使館改為“倭國會同館”。
既保留了外交的禮遇,又安撫了朝野的憂慮。
一場風波方得平息。
而關於開海禁一事。
儘管有保守派大臣極力阻撓,但在兩相的力推下,內閣與六部最終達成共識,決定於來年春暖花開之際,正式解除海禁,重啟海上貿易。
此決定雖已塵埃落定,但具體細節仍需細細籌謀,以待後議。
軒轅裕退朝後,沉著眼邁進禦書房,很快,裡麵傳來杯子碎裂的聲音。
吳楚洵自偏殿候見,竟等了一小會兒,才得以召見。
這可是以前從未有過的事。
他步入書房,眼波流轉間已換上溫和笑容,向軒轅裕行禮問安。
軒轅裕神色已恢複常態,甚至帶著幾分笑意詢問“吳大哥可是久等了?”
吳楚洵心中暗自驚異。
蘇琦才來多久?
竟然就教會了軒轅裕開始有意識收斂鋒芒,控製情緒!
談及正事,吳楚洵聽聞海禁開放已獲通過,不由得虎軀一震。
這可是大事啊!
得,回去就給自己小狼崽寫信。
隨後,軒轅裕才吐露心中煩憂。
原來是以秦相為首的勢力,對左東明出任南蠻知府一職持強烈反對意見。
理由也很充分,嘴上無毛,辦事不牢。
當然,這並非秦相等人的原話。
而是吳楚洵聽軒轅裕轉述後,自動翻譯過來的話。
理由不外乎“年少無知,難當大任”。
吳楚洵聞言,心頭不由得冷笑。
十九歲的知府,確屬罕見。
但有誌不在年高,無誌空長百歲。
這群老儒酸真是學八股文把自己封得太死了,完全沒有破格任用俊傑的勇氣與智慧。
在這件事上,吳相並未發表意見。
左東明長期客居吳府,吳相若出麵表態,反倒不美。
未曾想,最後促成左東明任職的,竟然仍是秦相一派。
次日,朝堂上。
吳相一派力薦一賢能之士赴任南蠻,秦相亦不甘人後,推出一秦黨精英。
兩派針鋒相對。
一番較量後,秦相一派見皇帝心意漸向吳相。
權衡利弊之下,竟轉而附和原本的聖意。
如此,鶴蚌相爭,漁翁得利。
左東明便順理成章地接掌了南蠻知府之職。
吳楚洵知曉後,嚴重懷疑便宜爹是故意的。
跑去一問,得到的回答隻有一個字。
“滾!”
言簡意賅,不容置疑。
好吧,吳相這段時間事務繁忙,他完全理解,於是麻溜地滾了。
回到書房,吳楚洵即刻鋪開紙張,給陸晉庭寫去一封長信。
信中內容,一半是表達思念,纏綿悱惻,肉麻至極。
另一半則是告知左東明即將上任南蠻知府,並催促陸晉庭以官府之名,加速籌備船隻的購置與建造事宜。
大啟國造船技藝冠絕天下,即便海禁之下,沿海地區的漁業活動依舊繁榮,船隻資源豐富。
以官府名義行事,獲取所需船隻自然不在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