韃子來梅洞寨了?這事不小!
於是,李薌泉意若未儘的點了點頭,又故做深沉的對周圍的人道“紅薯的種植,要有一顆平常心,切豈急燥。好了,今天就這樣子,大夥把我今天所講都回顧一下,再興,你最好把這些記錄下來,形成一本指導性文件。”
旁人還沒有把他這段現代的話完全理解透,李薌泉已經走下山,身影快速消失在寨內的大正街上。
在通往正將府的路上,需經過南寨的練兵場,偌大的場內,正有幾隊甲士進行操練。
宋初,像韓世忠等軍都是行用純隊戰術,即一隊均是清一色刀手、槍手、弩手或是弓手等,而四川諸軍的純隊,也是比照辦理,以五十六人為一隊。
四川宋軍,部分可以追溯於北宋時期與西夏攻伐百年之久的西軍。大宋西軍與黨項人在數代人的交戰過程中,逐漸壯大,直至形成北宋後期唯一能戰的野戰騎兵軍事集團,如果金兵不南下,可以預計西夏將被大宋西軍殲滅。可惜的是,在以文馭武的宋代,西軍最終被童貫等人稀裡糊塗的分化瓦解--當然是皇帝的指使或者默認,先是在白溝河之戰中沒來由被日暮西山的遼軍擊敗,最終又在太原與女真的戰鬥中,損失殆儘,領軍的小種相公也戰歿其中。
後來熙河軍經略使姚古返回陝西等地收拾殘兵,才又重建西軍,更在隨後的吳階等南宋名將手中成為鎮守川陝等地的骨乾,後來蒙古入侵,不屈的殘餘西軍退入川地,繼續抵抗蒙古鐵騎,不過比起當年的動輒二三十萬的西軍,退入四川的那點人,實在算不得什麼。
不過,有宋一代,西軍也可謂為國儘忠了,而且西軍的悍勇,並不比其它強軍差了去。長寧軍成立先期,其骨乾就是來自西軍,哪怕後期既有禁軍也有鄉兵的補充,但萬變不離其宗,西軍的作戰思維與訓練的風格,已經深入長寧軍的骨髓當中。
現在的練兵場內,喊殺聲震天響,披掛整齊的宋軍甲士在都頭、將虞侯、十將、承局等指揮下,正以純槍、純弓、純弩的軍陣進行訓練,隻見槍隊在前,弓次之,弩再次之,其弓弩手各帶刀斧,有板有眼的行進、操練。
李薌泉前些日子也請教過韓亮,當時韓正將也毫不隱瞞其想法,他的終極目標是建立一陣每隊九十人,通九隊作一部,九部為一陣。
“緣弓可射八十步,弩可射二百餘步,虜騎若近,先發弩,槍、弓隊小坐,次發弓,若至前,則純槍之勢甚壯,可禦馬足,加之騎軍掩殺,鮮有不勝!”
簡言之,韓亮希望建立一支混合槍、弓弩、騎的軍隊,以克製蒙古鐵騎。現在,韓正將手下、加上劉整降兵,又經過一番整編,竟也有了兩隊騎軍,兩隊神臂弩,一隊弓手,一隊還是混合長槍與斬馬刀的槍隊。
但要實現那個幾乎遙不可及的目標,就連李薌泉也可以看出來,這點人口基礎與供應能力,當前絕無可能。當然不可否認的是,韓亮真的可以稱得上是一名職業軍人了,他不僅對自己嚴格要求,這種觀念還深入到自己所掌握的軍隊當中。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長寧軍的紀律堪稱典範。在淩霄城中,李薌泉親眼目睹了軍民之間宛如一家人般的緊密團結。這種情景或許與大部分百姓本身就是軍屬有一定關係,但長寧軍對待梅洞寨及其周邊村落的民眾同樣表現出色。
他們不僅嚴守軍紀,對待百姓更是親切有加。在梅洞寨駐紮的這段時間內,長寧軍從不擾民,甚至還主動幫助村民們解決生活中的困難。他們的善舉贏得了當地民眾的衷心擁護和愛戴。
而且,長寧軍對於違反軍紀的行為毫不姑息。一旦發現有軍士膽敢欺壓百姓,必然會受到嚴懲,以儆效尤。如此嚴格的治軍之道,使得長寧軍在民眾心中樹立起了崇高的威望。
中國古代的軍隊,能稱得上不擾民的,也有過,譬如嶽家軍、戚家軍等,但絕大部分軍隊,哪怕有各種軍律存在,大半時候也不過是裝裝樣子,丘八們強搶強買那是輕的,戰時燒殺搶掠、胡作非為,一點也不亞於土匪山盜,更彆說過境客兵,甚至比北方遊牧南下打草穀還要禍害幾分。
這是由於古時候軍隊中的大多數人都出身貧苦人家,平日裡軍中賞賜微薄,他們需要養活自己的家人,難免會做出一些搶奪財物的事情來。如果軍官對士兵的管束過於嚴格,就會引發士兵的不滿情緒,從而直接影響到軍官對軍隊的掌控力。因此,隻要不是太過分,軍官們通常都會選擇視而不見。
正是出於這樣的認知,李薌泉不禁對韓亮卓越的治軍才能深感欽佩和讚賞。
不知不覺中,已經到了正將府。按理正將一般是不會建府衙的,但皇宋已去,長寧軍治下,流官不是死了,就是逃了,唯一剩下的一個六品轉運判官伍思成,哪裡有力量乾預易雲霄,長寧軍的一班武臣,再沒有文官的監督,就有些放任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府門前擺放著兩座巍峨的石獅子,它們栩栩如生,仿佛擁有生命一般。左邊是雌獅,右邊則是雄獅,這對獅子被放置在此處鎮宅辟邪,保佑著府內之人的平安。
就在這時,李薌泉的目光突然被吸引到了兩尊石獅旁邊。他看到了四匹駿馬和兩個人。這些馬身材矮小但卻十分健壯,顯然是經過嚴格訓練的蒙古馬。而駿馬一側的人同樣引人注目,他們闊臉細眼,身穿彎刀長弓,一副標準的蒙古武士裝扮。從他們身上散發出一種強烈的彪悍氣息,讓人不禁為之震撼。
李薌泉心中暗自納悶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難道說蒙古人在戰爭中遭遇了失敗,現在要前來求和嗎?他不禁陷入了沉思之中。
“特使這邊請!”府門前一名氣宇軒昂同樣不輸蒙古騎兵的長寧軍士匆匆走到李薌泉麵前,然後一旁引路。陳再興幾人,也跟了進去,正將府的軍士與陳再興已是熟稔,也不過問。不過陳再興等人可不能入正堂念事,隻在院前尋了石凳坐著等候,表情有些納悶的盯著正堂方向。
李薌泉抬腳踏上階梯,眼睛先掃了一眼正堂內,隻見韓亮大馬金刀的坐在上首,右手無意識的撫摸著桌上的銅兵符。他的左側第一個座位是空的,幾名悍將分彆坐在剩下的位子上,另一側的兩人中,下首第一人身著緋袍,額上的頭發弄成一小綹,像個桃子,其他的就編成兩條辮子,再繞成兩個大環垂在耳朵後麵,一隻笠子帽放在身邊的桌上,不用說,這是蒙古人,他的下首一人,卻是身著漢民服飾,神情少了些倨傲。
“特使來了!”韓亮聲音高亢地喊道,同時做出一個請的手勢,並用手指向左側的第一個座位,表示那裡就是為特使準備的位置。這時,大家才注意到那個原本空著的座位,原來是專門留給韓亮自己的。
李薌泉看著韓亮的舉動,心中暗自思忖,但臉上卻沒有露出絲毫的驚訝之色。他毫不猶豫地朝著那個座位走去,步伐穩健而堅定,仿佛這個座位本來就屬於他一樣。待他坐穩之後,韓亮繼續說道“這位是來自大壩的蘇日勒和克,此次專程前來與長寧軍商議重要事務。其中有一件事情與特使密切相關,本將軍不敢獨自決斷,因此特地邀請特使前來共同商議!”
韓亮的話語中透露出對特使的尊重和重視,讓那蒙古人的心裡不禁對這位神秘的特使產生了更多的好奇,卻不表露出來。而李薌泉則靜靜地坐在那裡,聽完韓亮的介紹後,李薌泉看向那個蘇日勒和克,便站起來向他拱手以示尊敬,但這蒙古人卻隻是草草的點了點頭,算是打過招呼,似乎一副絲毫不在意的模樣,這般的輕視,讓李薌泉內心不免有些不愉快。
隨著蘇日勒和克嘰哩呱拉的一陣,其下首那位漢人模樣的官員開口了“聽聞你來自婆羅國,來我大元所為何事,為何不至大壩軍民府交驗路引符節,莫非特使不知,如今天下神州,皆為大元疆域?上官可憐你不識中原禮儀,不與你計較,當下,你速速準備一番,隨我去軍民府交驗文書,不得有誤!”
那韃子漢官名叫王葛友,是原富順監知監王宗義的堂弟,宋德佑元年1275年,蒙古軍進逼富順虎頭城,當時有軍士千人的王宗義,竟未發一箭,率城中文武出城五裡降元,更將屯在城中的近百萬斤鹽,拱手送給蒙古人。
隨後,蒙古人在富順成立了富順安撫使司,王宗義隨即擔任了安撫副使,繼續監督井鹽的生產,在後麵的幾年內,他花了大價錢賄賂上官,竟然逐漸將東場的“自流井”與西場的“貢井”都掌握在手中。
值得一提的是,王氏族長卻在降元之日,在奉勸王宗義抗元未果的情況下,於當日率十一丁口麵東自儘,時曰“王氏十二忠烈”!
這王葛友看到堂哥日益發達,就攀上了這棵樹,王宗義也想扶植親信勢力,這家族人丁,當然是要極力安插的,於是這懂些文墨、善於鑽營的王葛友,就慢慢的進入到大壩軍民府。
聽完王葛友翻譯的李薌泉一愕,這是哪門子的事,到底是請人還是搶人啊!自己好歹也是彆國使者身份--哪怕是自封的,你們竟然一點禮節也沒有,你們這樣,我如果答應了,豈不是讓那子虛烏有的婆羅國沒有一點麵子。於是李薌泉向南拱手凜然道“上官國王吩咐,無論我身在何地,皆不能沒了東婆羅國尊嚴,卻是不能如爾所願!”
他的聲音鏗鏘有力,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堅定。王葛友蘇日勒和克嘀咕一陣,橫眉冷對李薌泉道“若不是看在你有些本事的份上,上官哪裡會不恥下問,今日你須得給個應承。”
疆域遼闊的蒙古人,滅國無數,向來輕視彆國,那東婆羅國又是連舊宋都視為蠻荒之地的化外之邦、華夏遺民,所以,王葛友對李薌泉有些瞧不起,也是再正常不過。
李薌泉一邊在心裡暗暗思忖著,一邊忍不住用手撫摸著下巴,眉頭緊皺著。他深知自己如今已經身負多條韃子的人命,此時此刻這些人來“邀請”自己前去,到底打的什麼算盤呢?
要知道,蒙古人可是出了名的凶狠殘忍、殺人不眨眼啊!自己若是真的跟著他們走了,到時候恐怕連五馬分屍都算是輕的懲罰了,難道他們把自己當成了那種天真無邪、容易上當受騙的三歲黃口孩童不成?
然而,轉念一想,聽聽他們開出的條件似乎也並無不可。如果對方真的是想邀請自己去擔任某個官職,那倒是一個不錯的脫身機會。
想到這裡,李薌泉的心中漸漸有了定論。他決定先答應下來,看看情況再說。畢竟,這也許是擺脫目前困境的唯一途徑了。
於是,他正準備點頭開口說話,就被韓亮插了話去,隻見他憤然道“好個醃臢,身為漢民,卻甘為韃子走狗,背祖棄宗,賣主求榮,在我梅洞寨,還敢口出狂言,莫非不怕我韓某將爾等挑於馬下!”
李薌泉一時無法理解韓亮為何要越殂代庖的替自己回答,而且他回答的內容也不是自己所想。
這個時候,被韓亮叱吒一聲的王葛友,丟開李薌泉不再搭理,隻是臉色稍微一窘,便恢複了正常“韓將軍此言差矣,如今天下歸於大元,乃上蒼旨意,君不見四海之民,皆俯首於蒙古天朝?軍民府莫刺兒達魯花赤欣賞將軍英武,許正六品副千戶一職,著銀牌,您可看仔細了,這位蘇日勒和克,也不過從六品罷了。”
喜歡再造大宋之怪我不小心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再造大宋之怪我不小心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