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壩軍民府呼對流竄於大壩、富順等地的李由、韓亮所部有些乾瞪眼,因為這股長寧軍居無定所,而且圍剿的人如果少了搞不好還倒蝕一把米,所以,烏日吉呼基本就是以驅趕以主,最好是將他們趕去富順,然後把富順也拉下水。
那個逃往千官司千戶所的阿古達木,把他描述成與朱雀軍沆瀣一氣的蒙奸,然後長官司千戶所也能拉下來。
到時大壩府、瀘州府、富順、長官司千戶所都將麵臨同一局麵,到時怎麼罰,總不能全抓捕吧,以漢人的話說,責不罰眾,到時興許能逃脫些罪名。
於是,莫刺兒與烏日吉呼在這個問題上基本達成一致,達魯花赤馬上也修書一封回複給瀘州安撫使,認為他的分析是很有道理的,並加以佐證,在事實上形成攻守同盟。
但是,莫、烏二人對梅洞寨的消息遮蔽,卻是其不敢有絲毫放鬆的,如果他們料得沒錯,這寨內怕有上千號長寧軍,一旦與流竄的長寧軍合為一股,隻怕凶多吉少。
因此,莫刺兒可以說是異常的果斷,既然軍民府西北區域已經被李、韓餘部蹂躪得不行,就乾脆放棄不管,畢竟那些地方沒啥價值,他們再怎麼折騰,影響的主要還是賦稅,而軍民府南部地帶,是鐵打的喪師失地,這做不了假,還是要死死的抓牢,針對梅洞寨,要做出反攻的姿態,針對淩霄城,就要圍剿了。
“烏日吉呼千戶,前次作戰,汝雖則在梅洞寨失利,但亦在豹尾寨替大元挽回了顏麵,功過相抵,此次,汝要集中新附軍、寸白軍兵力,直取賊軍老巢!”
烏日中呼暗自鬆口氣,達魯花赤這麼說,亦即是給自己吃了一顆定心丸,想必四川行中書省對自己的也是這番定論。當下,他信誓旦旦道“下官敢不領命,我必帶大軍踏破淩霄城,不死不歸!”
莫刺兒倒沒有要攻破淩霄城的想法,要不然,近十年了為何攻不下來,說明其是有困難的“本官倒不要求攻下此城,至少,要將其圍困住,使其無法下山,時日一久,城中糧草一儘,此城不攻自破。
“我方才提到的直取賊軍老巢,重點是對對梅洞寨,先以精悍探馬赤軍在其左近出沒。使其不能摸清我方實力,再者,據劉整回複,梅洞寨已無騎兵,隻要他們出城應戰,就集中鐵騎左右衝殺,斷了他們增兵淩霄城的念想,這就是虛實相間!
“朱雀軍控製了從梅洞寨至梅嶺堡一線,域內民眾何止上萬,良田更是千頃不止,如果不快速圍剿,那麼,後果不堪設想。這些賊軍如今已經成了大壩軍民府、瀘州府最危險的敵人,因此,我們要征兵,簽發民壯,我會請求行中書省、都總管增派援兵,以絕對的實力,踏平梅洞寨。”
蒙古人長期在草原上生活,他們的生活環境比南方要惡劣得多,與自然鬥、與猛獸鬥、與敵人鬥,使蒙古人在戰術上的運用並不比漢人差多少,尤其在運用斡腹戰術方麵,更是信手拈來。這種戰術,體現的就是虛虛實實,避開敵方重兵,攻擊其側背的簿弱環節,同時,也不拘泥於一定要以奇擊正,當實力足夠強大時,他們也會考慮人海戰術。
“另外,那石頭寨酋長阿蘭,反複無常,既要利用也須有所防備,如有必要,汝可自行決斷之!”
不得不說,莫刺兒還是比較理智的一名蒙元官員,他知道己方最需要什麼,也明白以當前的力量隻能做到什麼。
烏日吉呼先是點點頭,說實話,淩霄城不是好攻取的,要不然都九年了,那座城還聳立在淩霄山上,剛才他隻不過表一表決心,但莫刺兒對於石頭寨的提議,才讓他一愣“這阿蘭在豹尾寨一戰中立功甚大,先不說褒揚,難道大人的意思是將他們連根拔起!”
莫刺兒一臉的嚴肅,眉毛都湊到一堆了“三四年前,山都掌人、大壩府總管得蘭鈕反元,朝廷可以花了大力氣才鏟平。但是你彆忘了,一個多月前他們突然降了長寧軍,你還在石頭寨下狠吃了一個敗仗。
“後麵石頭寨又得降我大元,助你破了圍攻豹尾寨的長寧軍,這說明甚麼,這些山都掌人是養不熟的狼!在他們有眼裡,隻有利益,並且本官大膽推測,如今朱雀軍勢大,石頭寨離梅洞寨又近,阿蘭十有八九又生出不該有的想法了。
“人,隻有死了才是沒有威脅的,針對這種反複無常的小人,為了永絕後患,因此,我給你自行決斷的權力,現在明白了嗎?至於用甚麼樣的方法,你想好之後,再跟我討論罷!”
不得不說,莫刺兒還是比較理智的一名蒙元官員,他知道己方最需要什麼,也明白以當前的力量隻能做到什麼“
烏日吉呼思索片刻,然後對莫刺兒道“下官這裡倒有攻城之計。。。。。。”
。。。。。。
毒辣的太陽炙烤著大地,這要命的陽光,從早上開始,就沒有正經歇過半會,似乎要將這片土地烤熟一般,樹蔭下,兩條被曬得不成狗樣的土狗,正吐著舌頭,有一眼沒一眼的看著校場上還在訓練的一隊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突然從東麵山中出現兩名騎卒,直朝城池而來,其嘴裡大聲呼喊著“捷報捷報,張正將得勝歸師,收複樂共城,大軍已在十裡之外!”
整個城池突然“轟”的一下便沸騰了,正在校場上親自監視操練的李薌泉早就收到了汪、張等人派出的信使傳來的消息,他對那騎卒道“大聲點,讓所有人都聽到!”
滿頭大汗的騎卒翻身下馬,拱手吼道“報統領大人,昨日辛時,張正將、汪讚畫說服樂共城黃麻率七百甲士歸降,得糧草十萬擔,兵甲無計,如今讚畫已駐兵此城!另有前日,瀘州城外、先家岩等地,我軍奇襲瀘州兵主力,另俘兵一千有餘,另有民夫近千,糧草兵甲無計。此乃正將吩咐在下送呈的報捷書,請大人過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