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城。
晚上七點多,梁文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家中。
他今年35歲,是一名出版社編輯,今天和一名小有名氣的作者校對出版的文章,再次加班了。
在彆人看來,梁文吹著空調、整天坐在辦公室的工作實在算不得辛苦,但隻有他自己知道,這份工作真正讓人疲憊的是心理層麵。
乾得心累!
吃飯、輔導一下小學二年級女兒的作業、洗漱...
今天好沒到交公糧的日子,梁文坐在書房中,有難得的屬於自己的時間。
打開電腦,一個某某新聞的彈窗跳了出來。
標題是“葉知秋動了誰的蛋糕?多名知名文學作家聯名發表聲明呼籲抵製以葉知秋為首的網絡文學。”
看到這個標題,梁文忍不住嗤笑一聲。
這場爭論在文學界內已經吵了接近一個星期。
中文係研究生畢業的梁文自己本就具備不低文學素養,二十多歲時也是妥妥的文青一枚。
葉知秋他知道,《誅仙》和《仙劍》兩本鼎鼎大名的小說也有所耳聞,但他平日裡習慣於閱讀傳統文學,自己作為出版社編輯負責的板塊也是這一方麵,因此沒看過這兩本小說。
梁文自己就是做這一行的,自然能夠更加理性地看待這個問題。
這場“傳統文學”與“網絡文學”之爭,其實隻要是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都看得出來,完全就是一場“偷換概念”式的鬨劇。
一部分自稱傳統文學作家的群體,將自己作品無人欣賞的現象歸咎於網絡文學,指責網文影響了這個時代年輕人的欣賞水平。
在梁文看來,正如文學泰鬥秦德文秦老所說,將文學區分成“傳統”與“網絡”,嚴格來說本就是一個悖論。
不同時代,作品通過不同方式進入公共視野,報刊、文學雜誌、還有出版社出版等,是“傳統”的方式。而“網絡”,則是數字時代一種更加便捷的新興方式而已。
渠道不同,作品風格自然也有了極大的變化。
以前在報刊、雜誌上連載的小說,因為篇幅有限,對作者用精簡語言講故事的能力有很高要求。
而如今網絡發行,則是沒有了篇幅的限製,反而更加注重作者講一個故事講好的能力。
兩種方式各有特點,無法說孰優孰劣,隻能說網絡大大拉低了寫作的門檻,讓更多人都可以參與到其中、發表自己的想法,對讀者亦是如此,而這種“短平快”的方式,顯然比傳統方式更加適應商業化的潮流。
至於作品的優劣,則在於寫的人,扯什麼“傳統”、“網絡”沒意義。
然而,在這個問題上,梁文屬於沉默的大多數。
縱然心中有自己的判斷,但在喧囂的話語圈中,他選擇沉默。
倘若是以前“文青”的自己,必然會在網上和彆人大戰三天三夜,輸出自己的觀點。
而如今步入中年,明白了你永遠叫不醒裝睡的人的道理,對與自己並非利益相關的爭論,漸漸失去了發聲的衝動。
生活已經如此累,乾嘛還要被杠精浪費自己的時間呢!
梁文收回思緒,隨手關閉新聞的推送,打開網頁。
導航網首頁,有一個簡易的微博熱搜榜,榜首的紅色加粗字體尤為顯眼。
梁文視線隨意掃過去,標題赫然是“秋意現代詩征文大賽,五首封神之作”。
梁文再次深深歎一口氣,直感覺現在網絡的風氣越來越浮躁,動不動就用一些諸如“神作”之類的誇大詞語,如今居然滲透到了“秋意現代詩征文大賽”這種活動上。
沒有理會這些話題,梁文登錄常上的文學論壇。
然後,梁文目光一頓,驚愕發現論壇版麵絕大部分帖子討論的竟也是“秋意征文大賽”、“神作”之類的問題。
這個名為“青鬆翠柏”的論壇是一個文學愛好者的聚集地,其中也不乏知名作者,用戶雖然不多,但都是具備一定文學鑒賞能力的。
連這個論壇的帖子都是如此,梁文一下子來了興趣,直接打開“秋意現代詩征文大賽”的官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