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他的文氣在悲鳴。
是他的浩然正氣在哀泣。
這裡曾是學者的樂土,如今卻埋葬了無數人的夢想……
穿越翠綠的竹海,踏入神秘的稷下學府之內。
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座古老而莊重的建築。
並不顯奢華,甚至帶有一絲樸素的粗獷。
然而,每一幢建築都曾是學徒研習智慧的殿堂,如今彌漫著濃厚的墨香,那是歲月也無法抹去的記憶。
許茂步入其中,隨手翻開一本卷軸,可就在觸碰的一瞬,它化為塵埃,被輕風拂過,消失在無儘的虛空之中。
“時光之河衝刷著一切,稷下學府,似乎正走向它的終焉。”
呂超的感知愈發深刻。
這座學府如同垂暮的智者,生命之火即將熄滅。
每一天,它僅存的生機都在悄然消逝。
空氣中彌漫著死亡的低語。
“衰敗的不隻是學府,還有儒家之道。”
許茂的眼中充滿了惋惜。
情況比預想更為嚴峻。
稷下學府仿佛有生命般。
而那些腐朽的典籍與殘破的樓宇,正是它身上的創傷。
目睹這一切,讓他不禁淚流滿麵。
儘管他出身劍修,但他深諳儒家思想才是治理世界的基石。
如今大乾帝國衰弱,而稷下學府竟淪落至此,他無法坐視不理。
然而,又能如何呢?
他隻是凡夫俗子,雖有些微才華,卻微不足道。
他無法改變任何事。
他的視線投向呂超,眼中閃爍著期待。
或許隻有呂超,能逆轉這一切。
然而,呂超保持著靜默。
他的臉上,難以察覺到太多情緒。
此刻,他憶起與蕭韻秋的交談。
蕭韻秋曾說,儒家意誌選擇了他。
當時,呂超尚不明所以。
為何儒家意誌如此迅速地作出抉擇。
現在他懂了。
因為稷下學府已無法獨自支撐。
儒家之道正走向衰敗,急需一人來遏製頹勢。
繼續前行,他們來到一個廣闊無比的廣場。
廣場中央,樹立著一座座石碑。
石碑前,靜靜坐著一尊尊青銅雕像。
這些青銅人形態各異,神情專注,姿態萬千。
呂超隨意走近一處。
他麵前的青銅人中年模樣,手中緊握毛筆,眼神中滿是堅定。
石碑上刻著他一生的事跡。
“竟是文若先生!”
許茂瞥了一眼,立刻流露出崇高的敬意。
這位先賢曾在古籍中被記載。
在他那個戰亂紛飛的時代,軍閥割據,最終實現統一。
然而統一後,本應繁榮的王朝卻因內訌而四分五裂。
幾位皇子為爭奪王位,手段殘忍。
其中一位皇子通過權謀成功,殺儘所有兄弟,甚至弑父,登上王位。
雖登基之路不正,但他既有才乾,執政時開創盛世,贏得臣民的讚譽。
因此,為了身後之名,他命令史官篡改史書,不準提及他過往的行徑
那位史官正是文若先生,即使身陷囹圄,承受著非人的折磨,依舊堅貞不屈,保全了自己的信念。
在鐵窗之內,他創作了《文若十三章》,震撼了整個大陸。
自那時起,他被譽為博雅大宗師。
而像文若先生這樣的傳奇人物,世間還存在著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