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殿下,您言重了。”
“我要是能有解除圈禁的權力,您也不會落得今天這般下場。”
“圈禁您,是陛下與太子的決定,我作為臣子又豈能乾涉呢?”
聽到藍昭說出這番話,朱樉仍然不肯絕望。
潛意識裡認為,藍昭一定有辦法能為其洗脫罪名。
事實上,的確可以這樣做。
朱元璋對如今的朱樉,是憎恨加上厭惡,但究其根本是他和馬皇後的親生兒子,朱標一母同胞的親弟弟。
虎毒尚且不食子,不到萬不得已,又豈會做出殺子的行徑出來?
可這樣的話,來到陝西就不是為了查案,而是為了能夠奉迎聖意,在朝中會開一個很不好的頭。
其實,在同一時間裡,朱元璋都不知道怎麼做是最正確的方式。
才會允許巡撫製度的初步設立,將西北軍政大權暫時交予藍昭。
看似是重用,而是把“二王案”這個燙手山芋,從他自己手上轉嫁到了藍昭身上。
不管藍昭是秉公執法和徇私枉法,對於皇權而言,都不吃虧。
秉公執法之下,以藍昭的狠辣手段,陝西的貪墨官吏都會遭到清除,而他也會以全力保障百姓的土地不受侵害,然後將秦王朱樉發往京師,交由錦衣衛衙門處置。
朱元璋到頭來,除了損失一個兒子,反而還獲利不少。
若是徇私枉法,則是另外一種光景。
把陝西的部分官吏依律處置,尋找替罪羊承擔所有罪責,藍昭以有力手段保障秦王朱樉不被懲治。
那麼,朱元璋仍然是獲利最大的一個人,還死死將藍昭拿捏在了手中。
作為二品欽差大臣,頭上頂著皇帝的金口玉言,跑到陝西手握軍政大權,親爹率領十萬大軍還在前線征戰,結果藩王沆瀣一氣。
這種話說出去,怎麼都不好聽。
等到以後朱標登基,亦或者孫子輩的人登基,把這個把柄拿捏好。
藍昭下半生要想苟活,就隻能安安心心當朝廷的一條聽話的狗。
有什麼臟事和得罪人的事,都可以讓他去做。
等到朝廷矛盾激化到不可調和的地步時,再下道旨意誅了藍昭,又能恢複朝廷的製衡狀態。
再者,即是藍昭的斂財能力極強。
萬一什麼時候出現大災大難,他的錢財就是朱家的內帑。
前前後後的因果利弊,藍昭自己考慮的比誰都清楚。
他之所以願意接受這個燙手山芋,不是想爭權奪利,而是想要保住藍玉的後方!
秦、晉二王被圈禁,西北那邊和蒙古諸部的戰事,勢必會陷入僵持狀態,以至於變成劣勢的一方。
掌握軍政大權過後,情況那就完全變得不一樣了!
即便藍玉會敗,也不會敗的太難看,更不會讓西北戰局出現巨大動搖。
這才是藍昭的真正目的。
當然,這樁“二王案”該如何處理,也是得細細考量斟酌後才能決定。
藍昭把旁人全部支開,獨自留在這座“牢房”當中。
手邊,還帶著一份餐盒。
餐食很簡單,一壺熱酒,幾個麵饃外加二兩醬牛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