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高延壽、高惠真歸順大唐之後,李世民等人對高句麗的軍事力量已經十分了解。
唐軍一往無前的進軍,沒有遭到高句麗的大軍阻擋。
至此,李世民等人也明白了淵蓋蘇文的打算,淵蓋蘇文是將所有的兵力集中在了王都,打算在王都來一場決戰。
這一場決戰將決定高句麗的歸屬!
對於這一場決戰,李世民感到十分期待,他並不擔心淵蓋蘇文集中兵力決戰,他更擔心淵蓋蘇文帶著大軍東躲西藏搞遊擊戰。
因為他對自己的大軍充滿了信心,顯然淵蓋蘇文也對自己充滿了信心。
浩浩蕩蕩的大軍逼近了平壤城。
張亮的水師早已經占據了長口,距離平壤城不過二百裡之遙,原本張亮以為水師鬨出了這麼大的動靜,距離平壤城又這麼近,淵蓋蘇文肯定會派兵來征討。
卻沒想到,平壤城根本就沒有不搭理他。
不過,張亮也隻是占據了長口,不敢向平壤城進軍,就他這麼點兵若是敢貿然行動,怕是會直接被平壤城的重兵一口吞掉。
直到,主力大軍的斥候來到了長口,張亮這才知道皇帝已經帶領大軍逼近平壤城。
張亮留下部分兵馬守衛長口城、留守戰船,集結了兩萬兵馬開始朝平壤城進發,準備與主力大軍彙合。
高句麗的十萬大軍早已經回撤到了平壤城,再加上從各地征調前來勤王的兵馬和王都的守軍,平壤城的兵力達到了十八萬之眾。
十八萬大軍的集結,這讓朝臣和平壤城的百姓安心了不少。
不過,朝堂上,群臣卻還在為出征作戰還是守城而爭執不休。
即便是淵蓋蘇文表示應該出城作戰,也難以平息這場爭執。
因為這場決戰就發生在平壤城下,關係著高句麗的國運,也和每一個朝臣的命運息息相關。
“雖然王都已經聚集了十八萬將士,在兵力上占據了優勢,但是,臣覺得還是以穩妥為上。”
“是啊,高延壽帶領十五萬大軍一朝兵敗,唐軍的戰力不可小覷。”
淵蓋蘇文沉聲道“高延壽之所以兵敗,是因為他輕敵冒進,中了敵軍的埋伏,所以才兵敗。在出征之前,我一再的囑咐他不可輕敵,結果卻被他當做了耳旁風。”
“莫離支大人既然覺得以穩妥為上,何不據城而守呢?我們有十八萬大軍,又有守城之利,縱然唐軍有火炮,想要攻進來隻怕也不容易吧?”
淵蓋蘇文微微搖頭道“唐軍的火炮確實厲害,不過唐軍若是隻憑火炮就想攻破王都,那是癡心做夢。”
“我所擔憂的是唐軍另一種神秘的攻城利器!唐軍在攻打安市城的時候,用火炮一連攻打了五天,安市城都穩如磐石。”
“後來,唐軍不知道用了什麼武器,一下子攻破了兩麵城門,安市城因而被攻破。”
“我就擔心,唐軍也能一舉攻破王都的城門,到時候唐軍衝入城裡,我軍必然士氣大跌,發揮不出兵多的優勢,倒不如出城與唐軍一戰。”
“我知道你們在擔心什麼,平壤城外地勢平坦,無需擔心唐軍布下埋伏,擺開陣仗堂堂正正的一戰,何懼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