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封禪書_還是那本史記,挺好讀_思兔 

第6章 封禪書(1 / 2)

自古以來,那些受命稱帝的皇帝們,哪個不想去封禪泰山啊?雖然也有沒等到合適的機會就動手的,但還真沒見過見到了吉祥的征兆還不去泰山封禪的。有的皇帝啊,雖然受命了但功績不夠,到了梁父山就覺得自己的德行還不夠,德行夠了又覺得時間不夠用,所以啊,封禪這事兒就越來越少了。古人說啊,“三年不舉行禮儀,禮儀就廢了;三年不奏樂,音樂就壞了。”每個盛世,皇帝們都會去封禪泰山以示答謝,到了衰敗時期就停了。這封禪的事兒啊,遠的有一千多年,近的也有幾百年了,所以那具體的儀式啊、細節啊,早就失傳了,我們也隻能聽聽傳說,具體怎麼樣就不得而知了。

尚書裡說啊,舜那時候啊,他觀察天象,用璿璣玉衡來定七政。然後呢,他就去祭祀上帝,祭祀六宗,望祭山川,遍祭群神。他把五方諸侯進貢的玉圭收集起來,選個好日子,召見四方諸侯和州牧,把玉圭還給他們。每年二月啊,舜就東巡狩獵,到泰山。泰山啊,就是岱宗。他在那兒燒柴祭天,望祭山川,然後會見東方諸侯。這東方諸侯啊,其實就是那些小國的國君。舜還規定了四時、月份、日期,統一了音律、度量衡,修訂了五種禮儀,規定了諸侯朝見天子時所帶的五種玉、三匹帛、兩隻活禽和一隻死禽作為進見的禮物。五月呢,舜就南巡到衡山;八月,西巡到華山;十一月,北巡到恒山。每次巡狩的禮儀啊,都跟泰山一樣。中嶽呢,就是嵩山。舜每五年就巡狩一次。

大禹繼位後,也遵循了這個傳統。後來過了十四世,到了帝孔甲,這家夥啊,道德敗壞,又喜歡搞神神鬼鬼的,結果把神得罪了,連他養的那兩條龍都跑了。又過了三世,商湯討伐夏桀,想把夏朝的社神遷走,但沒成功,於是就建立了自己的社神。再過了八世,到了帝太戊,那時候朝廷裡長出一棵桑樹和一棵楮樹,一夜之間就長得老粗了,太戊嚇得夠嗆。伊陟就安慰他說“妖邪勝不了德行。”太戊一聽,就開始修身養性,結果那兩棵樹就死了。伊陟還推薦了巫鹹,從此巫鹹就開始興起了。又過了十四世,帝武丁找到了傅說當宰相,商朝就複興了,武丁也被尊稱為高宗。有一次,有隻野雞飛到鼎耳上叫,武丁嚇得不行。祖己就勸他說“你得修修德行了。”武丁聽了,從此國家就安定下來了。後來又過了五世,帝武乙對神明不敬,結果遭雷劈死了。再過了三世,帝紂就更加荒淫無道了,結果被武王討伐。所以啊,看這些皇帝們,一開始都挺恭敬的,後來就越來越怠慢了。

哈哈,原來是《周官》這本書裡的內容啊!那我就來重新翻譯一下,看看能不能加點現代幽默元素進去。

《周官》這本書說啊,每到冬至,人們就得在南郊祭祀天神,迎接長日的到來;到了夏至呢,就得祭地神。祭祀的時候啊,還得用樂舞來助興,這樣神靈們才會覺得倍兒有麵子。天子得祭全天下的名山大川,五嶽的地位啊,就像朝廷裡的三公一樣尊貴;四瀆呢,就跟諸侯差不多。那諸侯們呢,就負責祭自己地盤內的名山大川。這四瀆啊,就是江、河、淮、濟這四條大河,可以說是自然界的“四大天王”了。

天子祭祀的地方叫明堂、辟雍,聽起來就像高級會所一樣;諸侯們祭祀的地方呢,就叫泮宮,可能就是個簡易版的祭祀場所吧。

周公輔佐成王的時候啊,他在郊外祭祀後稷來配享天神,又在明堂祭祀文王來配享上帝。從禹那時候開始啊,人們就有了祭祀土地神的傳統。後稷是教大家種莊稼的祖師爺,所以就有了祭祀後稷的祠堂。這郊外的祭祀啊,社神的祭祀啊,都是古時候傳下來的老規矩了。

不過啊,周朝滅了殷商之後的十四世,世道就越來越差了。禮樂製度都荒廢了,諸侯們也都開始放飛自我。結果啊,幽王被犬戎打敗,周朝就東遷到了雒邑,就像個落魄的貴族搬到了郊區一樣。秦襄公攻打犬戎救了周朝,這才開始被列為諸侯,算是東山再起了吧。

秦襄公成了諸侯之後啊,他住在西垂,自認為自己是少昊神的後代,就建了個西畤來祭祀白帝。他用的祭品呢,是一匹黑色的小馬、一頭黃色的牛和一隻公羊,這組合簡直就像個農場動物大雜燴。過了十六年啊,秦文公在東邊汧水和渭水之間打獵,他占卜了一下,覺得這兒是個好地方,就決定定居在這兒,開始他的新生活。

後來啊,秦文公做了個夢,夢見一條黃蛇從天上垂到地上,蛇嘴停在鄜衍。他醒來後就去問史敦這是什麼意思,史敦說“老板啊,這可是上帝的征兆啊,你得趕緊祭祀它,不然它可能會生氣哦!”於是啊,秦文公就建了個鄜畤,用三牲來祭祀白帝,希望白帝能保佑他平平安安、順順利利。這祭祀的過程啊,簡直就像一部充滿喜劇元素的古裝劇,讓人忍俊不禁。

這鄜畤還沒建的時候呢,雍州旁邊就已經有吳陽武畤和雍東的好畤了,可惜啊,都荒廢了,沒人去祭祀了。有人說“自古以來啊,雍州這地方地勢高,神明都喜歡住這兒,所以就在這兒立了畤來祭祀上帝,各種神的祠廟也都聚集在這兒。黃帝那時候就在這兒搞過祭祀,就連晚周的時候也在這兒祭祀過。”這些話啊,平時聽不到,那些達官貴人們也不提這事兒。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建了鄜畤之後的第九年啊,文公得到了一塊像石頭的寶物,就在陳倉北阪城建了個祠來祭祀它。這神啊,有時候一年都不來,有時候呢,一年來好幾次。來的時候啊,總是在夜裡,光輝閃閃的,就像流星一樣,從東南方向飛來,聚集在祠城上,看上去就像隻雄雞,叫聲還特彆響亮,就像野雞在夜裡打鳴似的。祭祀它的時候啊,得用一頭牛當祭品,大家還給它起了個名字叫陳寶。

建了鄜畤之後的七十八年啊,秦德公即位了,他占卜了一下,覺得雍州是個好地方,就說了句“以後咱們的子孫還能在這兒飲馬於黃河呢”,然後就定都雍州了。雍州的那些祠廟啊,也就從這時候開始興旺起來了。祭祀鄜畤的時候啊,得用三百頭牛當祭品,還得做個伏祠。另外啊,還得在城門的四個方向殺狗,用來抵禦災禍。

這德公啊,當了兩年國君就死了。他死後的第二年呢,秦宣公就在渭南建了個密畤,用來祭祀青帝。

又過了十四年啊,秦繆公立為國君。有一次啊,他病得厲害,整整五天都昏迷不醒。醒過來之後呢,就說他夢見上帝了,上帝還命令他去平定晉國的亂子。這事兒啊,史官還特地記錄下來,藏在了官府裡。從那以後啊,大家都說秦繆公是上過天的人。

秦繆公繼位九年的時候,齊桓公已經稱霸了,他在葵丘開了個諸侯大會,還想搞封禪泰山這一套。管仲就說了“古代封泰山、禪梁父的君王有七十二家,我記得的隻有十二家。像無懷氏、虙羲、神農、炎帝、黃帝、顓頊、帝乾、堯、舜、禹、湯、周成王這些大佬,都是受了天命才去封禪的。”桓公一聽就不樂意了,說“我北伐山戎,西征大夏,南打召陵,九次會合諸侯,天下都是我罩的,咋就不能封禪了?”管仲一看這桓公是勸不動了,就給他擺事實講道理“古時候封禪啊,得用鄗上最好的黍子,北裡最好的禾苗,還有江淮之間那種一根稈子上長三個穗的茅草當墊子。還得有東海的比目魚、西海的比翼鳥這些珍禽異獸來助陣。可現在呢,鳳凰麒麟都沒影兒,莊稼也長得稀爛,野草倒是一大片,連貓頭鷹都常來光顧,這樣的世道還想封禪?拉倒吧!”桓公一聽,這才作罷。這一年,秦繆公還幫晉國把夷吾扶上了國君寶座。後來他又三次幫晉國安定內亂,真是個大忙人啊。秦繆公在位三十九年,然後就掛了。

又過了百來年,孔子開始講述他的六藝之道。他提到啊,那些改朝換代後稱王稱霸,封禪泰山的,七十多個呢!但具體禮儀細節嘛,就難說了,因為資料不足。有人還問過孔子關於禘祭的事兒,孔子就說“這個我真不知道。我要是知道,治理天下對我來說就像看手掌一樣簡單。”詩經裡提到啊,紂王在位時,文王雖然受命,但他的政權還沒擴展到泰山那邊。武王滅了殷商後兩年,天下還沒安定下來他就去世了。真正讓周朝德政得以實施的,是成王。成王那時候搞封禪,就靠譜多了。後來啊,周朝開始衰落,諸侯們都不聽中央的話了,季氏這樣的陪臣都敢去泰山祭祀。孔子看到這一幕,就忍不住嘲諷了一下。

那時候啊,周靈王身邊有個叫萇弘的,他專門搞些神神鬼鬼的事情。因為諸侯們都不來朝拜周王了,周朝勢力減弱,萇弘就想通過搞些怪力亂神的東西來吸引諸侯。他弄了個射狸首的儀式,那個狸首啊,就代表那些不來朝拜的諸侯。可惜啊,諸侯們根本不買賬,最後晉國人還把萇弘給殺了。從那以後啊,周朝那些搞怪力亂神的人都被說是萇弘一流的了。

又過去了一百多年,秦靈公搞了個大動作,他弄了個吳陽上畤來祭祀黃帝,又搞了個下畤來祭祀炎帝。這倆大神啊,可都是他秦家的老祖宗,得好好拜拜。

又過了四十八年,周朝的太史儋見到了秦獻公,就跟他說“秦國啊,一開始跟周朝是親戚,後來呢就分了家,不過啊,五百年後兩家還得再合起來。合家後的第十七年,就會有個牛逼哄哄的霸王出世。”那時候啊,櫟陽還下了場金雨呢,秦獻公一看,哎呦,這可是金子的祥瑞啊,於是就在櫟陽建了個畦畤來祭祀白帝。

又過了百來年,秦國就把周朝給滅了,周朝的九鼎也就進了秦家的口袋。不過啊,也有人說那九鼎在宋國太丘的社壇消失後,其實是沉到了泗水彭城下麵去了。

最後啊,又過了百一十五年,秦國就統一了天下,這可真是牛逼哄哄的!看來太史儋說的那個霸王,就是指秦始皇沒錯了。這曆史啊,真是比小說還精彩,一波三折,看得人眼花繚亂,又忍不住想繼續看下去。

秦始皇一統天下後,開始琢磨自己的帝位該怎麼定位。有人說“黃帝那時候得了土德,所以有黃龍地螾出現;夏朝得了木德,於是青龍停在郊外,草木長得那叫一個茂盛;殷商得了金德,銀子從山裡往外冒;周朝得了火德,出現了赤烏的符瑞。現在秦朝取代了周朝,正是水德當道的時候。想當年秦文公打獵,還捕獲過黑龍呢,這就是水德的吉祥之兆啊!”於是呢,秦朝就把河改名為“德水”,把冬十月定為一年之始,崇尚黑色,數字以六為基準,音樂以大呂為主調,辦事都遵循水德的法則。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秦始皇稱帝三年後,東巡各郡縣,還在騶嶧山祭祀,歌頌秦朝的功業。他召集了齊魯之地的儒生博士七十人,一起來到泰山腳下。這些儒生們議論紛紛,有人說“古代封禪都用蒲草裹著的車子,是為了不損傷山上的土石草木;掃淨地麵來祭祀,席子用菹秸編成,這樣容易遵循。”秦始皇一聽這些議論各有各的說法,難以實施,於是就把這些儒生給貶了。然後他下令清理車道,從泰山南麵一直修到山頂,還在山上立了塊石碑,歌頌秦始皇的功德,表明他得到了封禪的資格。下山的時候,他選擇了陰麵的小路,在梁父山舉行了禪禮。這禪禮啊,大體上采用了太祝在雍地祭祀上帝的禮儀,但封禪的具體細節都保密了,後世的人們都無從知曉。

說到這秦始皇上泰山啊,半路上就遇到了暴風雨,隻好躲在大樹下休息。那些被貶的儒生們呢,因為沒被允許參與封禪的禮儀,聽說秦始皇遇到風雨,就開始冷嘲熱諷了。唉,這秦始皇也是不容易,想搞個大場麵,結果還得挨雨淋,還得聽那些儒生的風涼話,真是夠鬨心的!

秦始皇這哥們兒東遊海上,到處拜祭名山大川和八大神仙,還特地找那些傳說中的仙人羨門之類的。這八大神仙啊,聽說從古時候就有了,還有人說是太公時期就開始祭拜的。為啥齊國叫齊國呢?就因為有個天齊啊!可惜啊,這祭祀的起源誰也說不清楚。

這八大神仙啊,第一個叫天主,祭拜的地方在天齊淵水,就在臨淄南郊的山下。第二個叫地主,祭的是泰山梁父。天喜歡陰,所以祭天得在高山之下、小山之上,這地方叫“畤”;地喜歡陽,所以祭地得在湖澤中的圓丘上。第三個是兵主,祭的是蚩尤,這哥們兒在東平陸監鄉,也就是齊國的西邊界。第四個是陰主,祭的是三山。第五個是陽主,祭的地方在之罘。第六個是月主,祭在萊山,都在齊國的北邊,靠近渤海。第七個是日主,祭在成山。這成山啊,鬥入海中,在齊國的東北角,專門迎接日出。最後一個叫四時主,祭在琅邪,這地方在齊國的東邊,大概是一年的開始。每次祭拜啊,都得用一頭牛當祭品,巫祝們還會添點彆的東西,比如玉幣之類的,各有各的搞法。

自從齊威王、宣王那時候起,騶子這幫人就開始寫書論述終始五德的運行規律,到了秦始皇這兒,齊國人就把這些書獻給他了,秦始皇覺得挺有道理,就采用了。還有宋毋忌、正伯僑、充尚、羨門高這些人,都是燕國人,搞的是方仙道,能化形解體,玩些鬼神的事兒。騶衍這家夥用陰陽五行的理論在諸侯間出了名,但燕齊海上的那些方士學他的技術卻學不通,於是呢,那些怪誕、阿諛奉承、苟且迎合的家夥就開始冒出來了,多得數不完。

自從齊威王、宣王,還有燕昭王開始,就派人入海找蓬萊、方丈、瀛洲這三座神山。這三座神山啊,傳說在渤海中,離人不算太遠,但每次快靠近的時候,就有風把船吹走。聽說有人去過,那上麵啥都有,仙人啊、不死藥啊,還有白色的禽獸,黃金白銀造的宮殿。沒靠近的時候,看著就像雲一樣;等到了跟前,三座神山卻又跑到水下去了。想去靠近它們吧,風就又來了,把人吹走,怎麼都到不了。曆代君主啊,都心心念念想找到這三座神山。等到秦始皇統一了天下,到了海上,那些方士說的話就更多了。秦始皇覺得自己到了海上還找不到神山,不甘心啊,就派人帶著童男童女入海去找。船開到海中央,都說因為風太大到不了,隻是遠遠地看見了。第二年,秦始皇又遊海上,到了琅邪,過了恒山,從上黨回來。過了三年,又遊碣石,考核那些入海的方士,從上郡回來。再過五年,秦始皇南到湘山,又登上會稽,一路沿海走,希望能遇到海中的三座神山,找到那些神奇的不死藥。可惜啊,沒找到,最後回到沙丘就崩逝了。

二世元年那會兒,秦始皇的兒子二世皇帝也學他老爹,東巡碣石,一路南下到海南,再走過泰山,最後到了會稽。每到一地,都得拜拜神仙,刻刻碑,彰顯一下他老爹始皇的功德。可是啊,那年秋天,諸侯們就紛紛反叛秦朝了。結果你猜怎麼著?才過了三年,二世皇帝就被人給暗殺了,真是世事難料啊!

自從秦始皇封禪之後,過了十二年,秦朝就滅亡了。那些儒生們啊,一直痛恨秦朝燒書坑儒,老百姓也怨聲載道,都怪秦朝的暴政。於是啊,大家都傳言說“秦始皇上泰山的時候,被暴風雨給襲擊了,沒能完成封禪大典。”哈哈,這不就是典型的“沒那金剛鑽,還攬那瓷器活”嘛!

想當初啊,夏商周三代的都城都在河洛之間,所以嵩山被當作中嶽,其他四嶽則各按方位來定,四條大河也都在山東境內。可是啊,到了秦朝稱帝,都城搬到了鹹陽,結果五嶽、四瀆都在東邊了。從五帝到秦朝,朝代更迭,興衰交替,名山大川有時候在諸侯手裡,有時候又在天子腳下。祭祀的規矩也是時好時壞,變化多端,根本數不過來。等到秦朝統一了天下,祭祀官們就開始整理天地、名山大川、鬼神的祭祀順序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於是啊,從殽山以東開始,有名山五座,大川祭祀地兩處。這五座名山啊,分彆是太室山(也就是嵩山)、恒山、泰山、會稽山和湘山。那兩處大川祭祀地呢,就是濟水和淮河。春天的時候啊,得用乾肉和酒來祭祀,因為那時候冰雪消融;到了秋天河水乾涸,冬天則要進行祈禱祭祀。祭祀用的牲口啊,都是小牛犢,還有各種祭祀用的器具和錢幣,都不一樣哦!

從華山往西,那兒有七座名山,四條名川。啥名山呢?有華山、薄山(這薄山啊,其實就是衰山啦,聽起來就不怎麼吉利)。還有嶽山、岐山、吳嶽、鴻塚、瀆山(這瀆山啊,其實就是四川的汶山)。那四條名川呢?有黃河,祭祀的地方在臨晉;有沔水,祭祀的地方在漢中;有湫淵,祭祀的地方在朝那;還有江水,祭祀的地方在蜀地。這些山川啊,也是春秋兩季,河水解凍和乾涸的時候都要祈禱祭祀,跟東邊那些名山名川的規矩差不多。不過啊,祭祀用的小牛犢、祭祀用的器具和錢幣可都不一樣哦!而且啊,那四大名山——鴻山、岐山、吳山、嶽山,每年還得用新收的莊稼來祭祀呢!

說到祭祀啊,還得提提那陳寶節。每次祭祀的時候,都得加點兒美酒呢!這些地方啊,都在雍州的地界,離天子的都城也不遠,所以祭祀的時候還得多加一輛車,四匹小馬駒。

那啥霸水、產水、長水、灃水、澇水、涇水、渭水啊,這些其實都不算大川,但因為它們離鹹陽近,所以也都跟名山名川一樣祭祀,就是沒啥特彆的加禮。

汧水、洛水這兩個水坑,還有鳴澤、蒲山、嶽鞚山這些地方,都算是小山川吧,每年也得按時祭祀,就是規矩可能沒那麼嚴格。

雍州那兒啊,日神、月神、參星、辰星、南鬥、北鬥、熒惑星、太白星、歲星、填星,還有二十八宿、風伯、雨師、四海之神、九臣、十四臣、諸布神、諸嚴神、諸逑神等等,加起來有一百多座廟呢!西邊也有好幾十座祠廟。在湖縣有祭祀周天子的廟,在下邽有天神的祭祀地。灃水和滈水那兒有昭明神和天子辟池的祭祀地。在於縣、亳縣有三社主和壽星的祭祀地;雍州的菅廟還有祭祀杜主的。這杜主啊,是以前周朝的右將軍,在秦地這些神仙鬼怪裡,他算是最小的一個了。這些地方啊,每年都得按時祭祀,可不能怠慢了這些神仙們!

雍州那四畤祭上帝的地方可是最尊貴了,老百姓一看到那光景,立馬就想到陳寶了。所以啊,雍州的這四畤,春天得祈禱豐收,冬天得祭祀神靈。五月的時候,還得用小馬駒祭祀,每季度的第二個月也得按時祭祀。那個陳寶節來的時候,也得專門祭祀一次。春夏季節用紅馬,秋冬季節用黑馬。祭祀的時候,得有四匹小馬,還有木製的龍和車馬模型,顏色都得按照上帝的顏色來。還得有四頭小黃牛和小羊,祭祀用的玉器和錢幣也都有規定數量,都是直接埋在地下,連個祭祀用的桌子都沒有。每三年還得在郊外舉行一次大型祭祀活動。秦朝啊,把冬十月當作一年的開始,所以常常在十月初的時候,在鹹陽附近舉行祭祀活動。祭祀的時候,皇帝得穿白色衣服,祭祀的規矩就跟經書上說的一樣。那個西畤和畦畤的祭祀活動啊,還是按照原來的規矩來,皇帝就不用親自去了。

這些祭祀活動啊,都是由太祝來主持的,每年都得按時祭祀。至於其他那些山川鬼神和八神的祭祀啊,皇帝路過的時候就祭祀一下,走了就算了。那些郡縣和遠方的神祠啊,老百姓自己祭祀,不歸天子的祝官管。祝官裡有個叫秘祝的,要是遇到什麼災禍啊,就負責祭祀一下,把災禍轉移到下麵去。

漢朝建立後啊,高祖劉邦還沒發跡的時候,曾經殺過一條大蛇。有個東西說“那條蛇啊,是白帝的兒子,你殺了他,你就是赤帝的兒子了。”高祖起兵後,在豐縣的枌榆社祭祀過。後來攻打沛縣,當了沛公,就開始祭祀蚩尤,還用他的血來祭祀戰鼓和戰旗。十月的時候,他帶兵到了灞上,跟諸侯們一起打下了鹹陽,自己當了漢王。從那以後啊,就把十月定為一年的開始,還規定祭祀的時候得用紅色。



最新小说: 從僵約開始的諸天之旅 拋夫棄女?惡毒女配偏不走劇情 快穿之慫人自救法則 荒誕怪談類競選 諸天:熔煉武道的我成神了 女神的超級鼇胥林陽蘇顏 弟弟外債要我背?開局身份卡係統 花都極品狂仙 為救宗門修為被廢,重活一世白眼狼們去死吧 七零俏知青,糙漢隊長獨寵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