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9章 一百萬支步槍(中)_萬歲約阿希姆_思兔 
思兔 > 穿越架空 > 萬歲約阿希姆 > 第809章 一百萬支步槍(中)

第809章 一百萬支步槍(中)(1 / 1)

萬歲約阿希姆!

“石油、橡膠、礦石、米糧,不計其數的戰備物資正源源不斷從南亞運回國內,工廠夜以繼日生產槍炮彈藥、飛機戰車,再有三個月……不,兩個月,我們就能發動‘毀滅’作戰,擊破支那軍隊的長江防線,翻越山巒,直插腹地,與北進的滇緬兵團兩麵夾擊,摧毀支那軍隊的所有抵抗,從而將偌大的中國變成帝國穩固的大後方!這時候要我們跟支那人罷兵停戰,不能答應!現在罷兵就好讓獵人林前棄弓、漁翁河畔斷繩,實乃前功儘棄之舉,絕對不能答應!”

禦前內閣會議召開前,陸軍大臣荒木貞夫仍不遺餘力地向同僚們灌輸自己的觀點。事件的起因是代表日本政府前往柏林出席同盟國首腦會議的外務大臣芳澤謙吉發回一份急電,電報稱此次同盟國首腦會議以過三分之二讚成通過決意,以同盟國陣營的名義敦促日方與中方代表儘快舉行停戰會晤,如日本政府拒絕執行,那麼同盟國總部將考慮對日本采取限製貿易甚至經濟製裁舉措,並向中國方麵更多的人道主義援助和必要的外交支持。

接到急電,日本現任首相犬養毅立即召開內閣會議,但從傍晚討論到深夜也沒有得出一致的結論來。因事關重大,犬養毅連夜奏報天皇,兩人密談一個多小時,昭和天皇最終決定在次日上午召開禦前會議,會內閣群臣共同商定此事。

眼圈發黑、麵露疲態的犬養毅在旁哼道“芳澤外相今晨又來一封電報,說是愛爾蘭政府正計劃向蘇俄新式戰機、戰車以及大量火炮、卡車,以幫助蘇俄擴充遠東方麵軍的規模。他們以為俄國人披上布爾什維克的外衣就能改變外強中乾的本質麼?三十年前,我們能以劣勢軍力擊敗俄軍,三十年後,我們必然以優勢軍力大勝俄軍!”

“那是!”荒木貞夫高聲應道。

海軍大臣大角岑生慨然陳述道“占領滿洲、菲律賓、東印度後,我們的石油、橡膠、鋼鐵、煤炭已完全能夠自給自足,歐洲人自以為他們的貿易限製和經濟製裁可以威脅到我們,那他們就錯了,如今的日本帝國已不是當日本帝國,我們無所畏懼,隻要歐洲不直接倒向我們的對手,我們絕對可以獨立擊敗美國!”

這樣說來,同盟國首腦會議的決意全然沒什麼好擔心的,但實際情況並不像大角岑生說的這樣簡單。現代戰爭靠的不僅僅是石油、橡膠、鋼鐵、煤炭這些工業原料的多寡,科技尤其是軍事科技在戰爭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明治維新以來的半個世紀裡,日本之所以能夠在工業領域取得飛速的進步,靠的是對歐美國家先進技術的學習和模仿,半個世紀後也即1020年代,他們基本趕上了歐美中等列強國家的腳步,這時才開始學習仿造與自主研發相結合的路線。之後恰逢大海軍時代的來臨,日本為了追趕歐美列強,一多半的軍費都花在了海軍身上,他們不遺餘力地建造出了可以媲美西方列強的超級主力艦,同時通過外購增強了航母和艦載機部隊的實力,自以為已經邁入了一等列強的行列。在對美英開戰之初,日本軍隊摧枯拉朽,橫掃菲律賓、馬來亞以及小半個印度,之後又在爭奪澳新的戰役中打敗了美英聯軍,直到夏威夷戰役,自信心急劇膨脹的日本軍隊才嘗到了教訓仍在使用雙翼戰機的日本海軍航空兵被馳援前線的美製“鷹隼”揍得沒了脾氣,采用傳統作戰模式的海軍陸戰部隊和陸軍登陸部隊在美軍的海防工事前付出了極為沉重的代價。

直到日本的軍事觀察員近距離觀摩同盟國軍隊在巴哈馬群島和古巴的作戰行動,並將所見所聞詳儘編寫成報告送回國內,軍隊高官和內閣重臣們這才意識到在軍事技術領域,自己跟真正的一等列強國家存在何等驚人的差距。再後來,日本聯合艦隊遺憾輸掉東太平洋之戰,那些還保持著頭腦清醒的人已經愈發清楚地認識到,日本對美速勝無望,戰爭持續下去隻會讓西方同盟國坐撿便宜,因而提出了對美推動和談、對華謀求速勝的新策略,但美國政府明確表示,和談必須以日方放棄對夏威夷群島的占領為前提,這讓日本軍政界和國內民眾感到難以接受,太平洋戰爭不得不繼續進行下去,那麼從西方同盟國那裡獲取先進軍事技術成了日本軍隊的當務之急,其中尤以新式戰機和雷達設備為重中之重。一旦西方同盟國限製貿易,勢必會影響到日軍的軍備革新計劃,讓他們難以在跟美國的正麵對抗中占到便宜,這才是日本高層深為顧慮的。

犬養內閣的權臣們你一言我一語,儼然多數人的意見都傾向於拒絕同盟國總部的“無理要求”,就在這時,內侍官員出來通傳,請眾大臣們入室就位,待所有人安然就坐,昭和天皇一臉嚴肅、步伐緩慢地走進會議廳。

大臣們畢恭畢敬地起身致禮。

落座之後,現年34歲的昭和天皇下顎微揚,用深沉的語調說道“朕苦思一夜,覺得此事應當慎之又慎。”

氛圍驟然一變。

所有目光齊刷刷投向了神情冷峻的上位者。1926年底,25歲的皇太子裕仁正式繼位為第124代天皇,以尚書中的“百姓昭明,協和萬邦”一句改元昭和。在這位身體健康、富有活力的天皇繼位之後,整個日本從上到下都對即將到來的新時代充滿希望。

擔任攝政多年的昭和天皇實際上早已執政多年,登基不過是改換一種身份繼續統治這個國家罷了。雄心勃勃的裕仁為日本定下了經濟上加緊侵略美國和東亞各國,軍事上力圖早日奪取澳大利亞,在這之後,日本周邊就隻剩下一個國土廣闊、資源豐富、人口眾多但是國力孱弱、任人宰割的國家,那便是昭和年代前20年的終極目標。

對於新天皇的這份雄心壯誌,不論政府內閣要員還是軍隊高層將領都紛紛表示願毫無保留地貢獻出自己的一切,並以畢生精力輔佐天皇完成這個偉大的理想。

可是裕仁的這份雄心還未來得及實施便造當頭一棒全球性的經濟危機爆發了!

經濟危機的策源地並不是新近戰敗的美國或是經濟落後的俄國,更不是東亞的爆發大戶日本,出乎所有人的預料,由生產過剩引發地危機以無可阻擋之勢席卷歐洲,尤其是剛剛經曆了一個十年黃金發展期地德國,大量非洲勞工的湧入為各經濟產業的發展了豐富地勞動力,但也不可避免的帶來了諸多負麵影響,例如雇主寧願雇傭廉價的非洲勞力、本土公民失業率增加;另一方麵,各行各業的卡特爾聚斂了社會的大量財富和生產資料,工業增長和社會財富的再分配變得不像從前那樣均衡。工業增長集中到了一些利潤較高的部門。本土礦產開采、皮革行業都開工不足,行業兼並之風盛行;法國、波蘭和非洲的廉價農作物德國本土農業收入降低,固守土地的大容克地主們不得不麵臨因農作物價格下降而帶來的不利局麵。許多農民選擇前往非洲淘金,農村呈現出一種不景氣狀況,農村購買力逐年下降。

在大半個歐洲忙於對付經濟危機之時,日本人的竊喜也沒有持續多久,這些年來,日本經濟發展的畸形情況遠比歐洲嚴重農民在日本原本就不受重視,落後的農業在日俄戰爭後不久便已呈現出不適應經濟發展和對外擴展的需要,而泰國、越南、印度等地大米的湧入加劇了日本農民階層地動蕩,米價的持續低迷讓農民們根本不敢奢望那些昂貴的鹽、油、布料,貧窮的農民們常常是衣不蔽體;重工業和造船亞從明治時代起就是政府大力扶植的對象。從東南亞獲取的大量資源也支持著這些產業繼續發展,但日本勢力範圍中的東南亞各國並不需要大量購買日本的重工業產品,在美洲和大洋州,日本地重工業產品在德國人麵前基本沒有競爭力,造船業也是同樣的情況,因此日本的重工業與造船業基本上是依靠本國尤其是本國海軍才有目前的畸形繁榮。

日本經濟近年來持續發展,但是發展的速度遠遠比不上軍費增長,加入國際造艦競賽使得日本原本就不富裕的財政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在派出考察團實地考察德美海戰之後,海軍部的高級將領們意識到自己的戰列艦、戰巡在戰術上已經落後於西方強國的海空立體戰術,因而迫切需要建造一批足以保證日本海軍強國地位地新式航母和艦載機,導致軍費持續走高,30年代初期,日本政府已經到了瀕臨破產的邊緣……

登位伊始就碰到這樣的經濟危機,裕仁當然不希望在繼承皇位的同時也繼承大正天皇那“不幸”的頭銜,就在這位雄心勃勃的君主一籌莫展之時,千載難逢的機會到來了,兩大陣營圍繞亞速爾群島展開激烈對抗,時局一度走到了戰爭邊緣,日本、蘇俄這些實力較強、區域影響力較大的中立國成為德國和美英爭相拉攏的對象,在這種形勢下,日本有恃無恐地發動戰車,拉開了侵華戰爭的序幕,之後又趁兩大陣營激烈火拚,瞅準時機發兵南下,勢不可擋地席卷東南亞和南太平洋。現如今,北至阿留申群島和阿拉斯加、南臨印度洋、西抵中國長江、東達夏威夷和波利尼西亞群島,放眼望去,無比遼闊的區域均已成為這個軍事帝國的勢力範圍。請訪問



最新小说: 都末世了,養點喪屍很合理吧 美漫:金發碧眼熱炕頭,子孫炎龍 清雲鑒之傾城血櫻 希羅史詩:救國聯盟 色疾難治:誘拐仙妻 66日歡戀:總裁扛妻睡棺材 在異界穩定發展 領主:開局召喚齊天大聖孫悟空 穿越後係統讓我跪著打巔峰沐辰逸沐麗瑤無錯版 妖君尋妻:鳳踏蒼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