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安樂侯!
自上次回到汴梁之後,段少連被貶去了嶺南,而這位樸增壽卻沒什麼事。
因為樸增壽是武官,反倒逃過了一劫。
這一次範宇向樞密院上書,請調王中平所領的這一支神衛軍,結果也將樸增壽給帶了過來。厽厼
範宇看到這是熟人,便向他樸增壽笑道“原來還是你,這一次的差事,你可要謹慎一些。除了我的話,彆人的話一律不聽。”
見到了安樂侯,樸增壽多少有些尷尬。但是侯爺這時對自己發話,他也不能不理。
而且麵前的這位安樂侯有多難纏,樸增壽深有體會,上次去遼國的路上,差點沒將自己給逼死。要說心中對於這位侯爺沒有畏懼,那就是騙鬼了。
“是,下官隻聽侯爺一人的吩咐,定不會胡亂行事。”樸增壽為了表忠心,正身大聲應道。
範宇點了點頭,“東西都交接清了,除了軍需輜重,還有許多這一次帶去邊地的貨物。你自己知道就好,莫要聲張。這一次我為巡邊欽差,是受了皇命行事。”
樸增壽一聽,就明白了。侯爺是受官家寵信,因些便將重要的事情交給侯爺去做。此次行事應該有些秘密交易,這是警告自己不要亂說話。
“侯爺放心,下官定會嚴守消息的。”樸增壽急忙道。
“如此,我便無事了。”範宇抬頭掃了隊伍一眼,便對許當道“你且回去吧,造作院與百工技院之事便都交與你來管,倒是讓你受累。”
許當拱手道“自與侯爺相識以來,下官受益良多,侯爺之才也是下官遠遠不及。今能在侯爺麾下做事,將來定會因此而從侯爺身上得益許多。”
範宇哈哈一笑道“你自己肯用心,自然便會受益。好了,我這便啟行。”
對著許當擺了擺手,便帶著王小丁登上已經準備好的馬車。
吳良在府門前,對著範宇躬身道“侯爺保重,小的祝侯爺一路順風馬到成功!”
“我們走吧。”範宇掀開馬車的窗簾,對車外的王中平與楊文廣等人道。
整支車隊,在數百禁軍兵士的護送之下,排成一長隊向著汴梁西門而去。
範宇他們的這一支隊伍沿黃河向西而行,用了十天的時間,到達陝州。
陝州這裡的通判,可是去歲的狀元郎張唐卿。
早在範宇他們這支隊伍到來之前一天,張唐卿便已收到安樂侯要來的消息。
對於範宇張唐卿既佩服又感激,因而早早的便在陝州城外迎接。奇幻7huan厺厽
待範宇的馬車來到陝州城外之時,張唐卿便來到馬車前。
“侯爺,張唐卿早已在此等候多時。知道侯爺今日會來,特出城來迎。”張唐卿在馬車前拱手道。
王小丁將馬車停下,範宇從馬車上下來。
“張兄有心了,這一次路過陝州,便抱著要與唐兄一聚的念頭。”範宇伸手一讓道“且上車,咱們進了城再說。”
張唐卿讓自己的隨從自己回去,也不矯情,便上了範宇的馬車。
兩人在馬車中坐好,王小丁一揚鞭子,馬車繼續前行。
“自侯爺出使遼國,我們幾人也隻是在京中沒過多久,便被選官院重新安排了職官。如今我在陝州,倒也清靜。”張唐卿笑道。
範宇點點頭道“雖然陝州此地不大,但是卻勾通洛陽長安兩地的必經之路。在這裡也大有文章可做。”
張唐卿笑了笑道“自聽過侯爺的高論,我在陝州城中,也做了一些事。想必車馬入城之後,侯爺能看出一些不同。”
兩人說著話,這馬車便已經駛入了陝州城。
城中的情形果然不同,其繁華程度,竟隱約和與汴梁相比了。
要知道汴梁可是大宋的都城,而這陝州不過是個州府而已,兩者之間的差距理應相差極大才是。
可是陝州城中車水馬龍,道旁的攤販們也是不少。
“你這陝州城中很是繁華,我看往來之人有些行色匆匆,穿著也不錯,應是行商吧?”範宇問道。
“侯爺果然慧眼。”張唐卿拱手道“我治理這陝州,不過是從侯爺這裡得到一些啟發。侯爺曾言,士人統領農工商。陝州工商不多,但是地利甚好,若是將商販們引過來,便可使這裡貨物流通而成繁華之地。”
範宇來了興趣,問道“你這裡雖處要道,可既無特產,亦無能工巧匠的作坊,你卻是如何引來商販?”
“此事甚為簡單,與招募農戶開荒一樣。隻要是外地來的商販,在陝州經商的話,便可免稅一年。”張唐卿道“其中還與農人耕田不同,這些商人們掙錢較快,可萬萬不敢給他們過多的好處。”
雖然張唐卿的作為,與自己想的相差不少,但是對方這種作法,也已經算是了不起了。而且辦法相對要樸素,卻也見效最快。
“雖然張兄上任時間不長,但也應有了不小的變化。若是張兄這一任期滿之時,想必變化更是會大許多。”範宇十分讚許的點點頭。
對於張唐卿的作為,範宇是持著極大的鼓勵態度的。
張唐卿看到範宇的鼓勵笑容,心中更是振奮,“得知侯爺會來,我已經在酒樓訂了宴席,就是為了給侯爺接風洗塵。到了席間,再與侯爺細談。”
到了張唐卿所轄之地,張唐卿自是要一儘地主之誼的。楊文廣、狄青、曹傅、王中平樸增壽等人,也一同坐陪。
範宇在酒宴上,對於張唐卿表示出很大的讚賞之意,這使得張唐卿更是將範宇引為知己。
交談之時,範宇可沒敢給張唐卿灌輸太多後世的經驗,而是任由張唐卿自己謀劃。若是把後世的那一套東西照搬來用,怕是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不需要政策有多先進,範宇如此引導張唐卿,便是怕過於超前反而壞事。
並沒有在陝州這裡耽誤多少時間,隻是多休整了一日,便再一次上路。
下一站,便是黃河大拐彎的河中府。
範宇並沒給河東路轉運使派人送信,他的車隊沿黃河岸邊而行。繞過黃河大拐彎之處,便轉而一路向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