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啊啊啊啊!
光是想起來,她的臉頰都滾燙到可以烙餅。
亂了,亂了。
她的所有理智都亂了。
身後有人呼叫她,但她沒有回頭,隻是悶頭往前跑,腳步急促。
回到寢宮,她腦中一片空白,捂著腦袋趴在床上。
怎麼辦?
她要瘋了。
她怎麼可以和太子……
哎呀!
捶了捶床,薑雲茵心中憋悶極了。
她在想,蕭璟聿最好後麵能夠忘了這一段記憶。
不然她就慘了。
深深的歎了口氣,小姑娘躺在床上,整個人都麻了。
她抬手,摸了摸自己帶著異樣的唇瓣,眼神要多脆弱有多脆弱。
反正她是無法直視蕭璟聿了。
於是,她又繼續躲著他。
她躲,他追,她……羞愧難當。
之前薑雲茵大吃大喝毫無負擔。
可是現在,她是食難下咽,心神不定。
就連繡花都要紮到自己的手。
在薑雲茵歎了不知道多少口氣後,冬兒端著小點心走進來,身後跟著昂首挺胸的雅虎。
“姑娘,吃點東西,休息一會兒吧,您都繡一上午了。”
眼看著薑雲茵身形消瘦下去,冬兒有些擔憂。
她隱約能猜到什麼,但是她又不可能直接勸慰,隻能乖乖做好自己的本份工作。
薑雲茵盯著手中稀爛的繡品走神。
冬兒又喚了兩聲。
“啊?哦!”她這才回過神來,抿著嘴角把手裡的繡棚放下。
她確實有些餓了,早上就喝了兩碗粥,吃了幾塊點心。
又加上為了躲開蕭璟聿,一大早就出門轉悠,這會兒還沒到中午呢,她就已經餓得不行了。
拿起一塊淺粉色的點心,薑雲茵咬了一口,清香四溢的口感讓她有些驚豔。
“廚房新出的點心嗎?味道真好。”
接過冬兒遞來的茶杯,她坐下來慢慢的品嘗著。
冬兒笑著點點頭,溫柔的回應道,“姑娘喜歡就好,這可是殿下親手……親自吩咐廚房給您做的。”
薑雲茵沒有聽漏她的話,以至於稍微愣了一下,低頭看著手裡的點心,訝異的挑眉。
誰做的?
她沒聽錯吧。
冬兒一直注意著她的表情,見她微微吃驚,就知道自己的表達被她接收到了。
她好歹也是奉了皇後娘娘命令來的,雖是為了保護薑姑娘,可她見到薑姑娘和殿下的感情越來越好,她也是很開心的。
於外人而言,太子殿下冷戾無情,手段殘忍,可對她們這些從窮鄉僻壤被賣進宮的普通人而言,太子殿下用雷霆手腕在近些年處理了不少貪官汙吏,又出台了許多維護普通百姓的律例和法度,使得她家裡人都得以安穩生活,所以,她更希望太子殿下也能長樂無極。
薑雲茵拿起第二塊點心,小口吃著,腦中思緒卻是有些飄忽。
“蕭……太子殿下現在在哪兒?”
“在書房!”冬兒平和道。
“姑娘要過去嗎?”
她……她不過去。
隻是……
薑雲茵猶疑了一下。
等等。
今日不是初一嗎?他怎麼沒有變成……
奇怪!蕭帝不是說他們每月初都會被詛咒嗎?
難道他找到真愛了?
嘶,很有可能。
薑雲茵這邊的表情千變萬化,而另一頭的蕭璟聿則是鬱悶不已。
他處理完政務,靠坐在椅子上,手中握著一支極其普通的簪子,正垂眸仔細打量著。
可憐見的,他都又有好幾日沒見到自家太子妃了。
他實在想不通,自己究竟哪裡做的不對?
可茵兒明明就不討厭他啊。
幽幽的歎了口氣,攥著手裡的簪子,像是要透過這簪子窺探到什麼似的,他緊緊盯著。
就是可惜,盯了半天,什麼都沒有盯出來。
“汪……”
一聲狗叫打破屋中沉悶的氣氛。
蕭璟聿抬起頭,隻見雅虎大搖大擺的從門口跳進來。
嗯?這小家夥怎麼溜進來了?
他把手中簪子珍重的收起來,敲了敲桌子,對雅虎招招手,“過來!”
雅虎蹦噠著朝他走去,正處於尷尬期的小狗長得虎頭虎腦,就是耳朵半垂,身上毛發有些奇怪。
蕭璟聿摸了一下雅虎的腦袋瓜,腦回路清奇的詢問道,“你主子在做什麼?”
雅虎歪著腦袋,吐了下舌頭,表示不解。
蕭璟聿笑了,拍拍它小腦袋,忽然,像是想到了什麼,他嘴角微微上揚。
次日。
薑雲茵照常待在寢宮看書、繡花、作畫,因為這幾日日頭炎熱,她都沒怎麼出過門。
元宵趴在湯圓懷裡,四腳朝天的酣睡著,兩人占據一個貓窩,湯圓格外圓潤的體型都快有兩三個元宵那麼大了。
天氣熱,連貓都不愛出去溜達。
薑雲茵啃著果子,坐在畫板前,一手持毛筆,慢悠悠的畫著兩隻和諧相處的小貓。
噠噠噠,雅虎吐著舌頭從門外竄進來,正在打掃房間的冬兒隨意的掃了一眼,卻發現雅虎身上好像纏著什麼東西。
她原以為是它調皮跑到哪裡去鑽狗洞惹了雜草,可沒想到等她蹲下一看,發現竟然是一個小包袱。
小包袱掛在雅虎身上,還有些可愛。
冬兒剛要伸手去拿,可轉眼間,她腦中靈光一閃,立馬就縮回了手,微微一笑。
“姑娘,您快來瞧,雅虎身上是什麼?”
什麼?薑雲茵一聽這語氣,還以為雅虎出了什麼事兒,連忙把手中毛筆一丟,快步走過來。
貓窩裡的兩隻貓也被她的動靜驚醒,伸了個懶腰,嗖的一下跳出來,跟在她屁股後麵。
薑雲茵蹲下,看著一臉呆萌的雅虎,揉揉它腦袋瓜後,看向它背後背著的東西。
這是什麼?
她略微一思索,就想到了。
她把小包袱取下來,打開一瞧。
裡麵放著一個紅木做的長條小盒子。
雅虎趴在她腳邊,冬兒則是繼續做她手頭上的事情。
猶豫了一下,薑雲茵緩緩打開手中的盒子。
一支低調又不失精致的玫瑰雕花緋玉簪安靜的躺在盒子裡,她嘴角微微揚了揚。
欸?簪子下麵似乎還有紙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