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平均溫度是從開始的午夜到結束的午夜二者之間每日最高溫度與最低溫度的平均值。
比如某一日最高溫度是華氏100度,最低是華氏80度,那麼這一天的溫度均值就是華氏90度。
知道了日溫度均值,就知道了溫度指數,因為它就是日溫度均值減去一個常數值,華氏65度,也就是5度。
有了溫度指數,這一天的天氣指數合同價格就出來了。
根據期貨交易所的規定,天氣期貨的價格就是溫度指數乘以100。
那麼,那一天一個合同的價格就是,500。
例子中的價格隻是一天的,而實際的天氣期貨合同是月合同。
那麼一個月的溫度指數,就是當月每天的溫度指數簡單相加。
還是以這一天的數據為準,如果一個月每天都是如此,就是把這個5度,連續加三十次就行了,得到總數750度。
這個數字,再乘以100,那麼這個月的合同價格就是75,000一個。
這是一個價格基礎,在這個基礎上,期貨交易所推出了兩個主打商品。
一個是製熱日指數,一個是製冷日指數。
這兩個指數都是以華氏65度為標準,衡量實際溫度比這個標準高還是低。
如果實際溫度高,就需要控製高溫,因此超過華氏65度的任何讀書,就是需要控製的度數,就是製冷日指數。
剛才的那個例證,就是高於標準5度,那麼那一天的製冷日指數就是5;那一個月就是750
製熱日指數則相反,它是通過日平均溫度與華氏65度的比較來測量寒冷程度,也就是需要采暖的指數。
製熱日指數的最大數0,也就是那一天的溫度是華氏65度。
如果日平均溫度是華氏40度,那麼製熱日指數就是5,如果日平均溫度是華氏67度,那麼製熱日指數就為0。
剛才的那個例證,如果每天低於標準5度,那麼那一天的製熱日指數就是5;那一個月就是750
兩個月合同的價格一樣,但是所買的天氣,恰恰相反,一個是高溫,一個是寒冷。
黃牛一邊介紹,一邊指著電子顯示牌,告訴喬直芝加哥的這個交易所,不同月份有不同的合同。
它所推出製熱日指數的合約月份從十月到三月。
製冷日指數的合約月份從五月到八月。
四月和九月則有雙向月份的期貨合約。
喬直現在再看電子顯示板,那些密密麻麻的天氣期貨數據,都變得富有意義,他大概算了一下,那裡大約有一萬個合約在等待出售!
但是價格都比剛才黃牛買的那個高!
依喬直的想法,全他娘的吃進!
不過他示意給黃牛,黃牛搖了搖頭,無動於衷。
既然交給了他,喬直就不管了。
他還有農副產品需要操心呢。
突然,天氣期貨發生了變動,一筆五百個合約的賣方訂單出現,價格就是剛才的水平!
有人耗不住,開始降價了!
黃牛正在那裡等著,一口吞下!
看到降價以後,立刻交易成功,從眾心理在那些觀望者心中大起作用,立刻就有家跟了上來!
他們本來不是同一個月份,但是市場的規律是一樣的,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他們采取了同樣幅度的降價策略!
這個時候,黃牛反而不著急了!
著急的還是那些賣家。
一個人沉不住氣,在已經降價的基礎上,進一步降價,起碼比彆人先脫手!
黃牛馬上吃掉!
這種鼓勵行為立竿見影,一霎時,天氣期貨市場風起雲湧,降價競銷蔚然成風!
[id068,na《三棲特種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