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並州刺史,袁隗返鄉_真神武三國_思兔 
思兔 > 曆史軍事 > 真神武三國 > 第二百零九章 並州刺史,袁隗返鄉

第二百零九章 並州刺史,袁隗返鄉(1 / 2)

真神武三國!

洛陽,北宮崇德殿。

“建寧元年,封安北將軍,武安侯袁基為並州刺史。詔曰武安侯袁基勇冠三軍,智計百出,曾火牛陣大敗鮮卑十萬鐵騎,揚我大漢國威,鎮守北境多年從無差錯。今,武安侯又於太後為難之時,救太後於水火之中,此功之高,可封九卿,但念及武安侯尚且年幼,又乃大漢北境之柱石,故而,特封其為並州刺史,望其繼續護我大漢北境,不受番邦侵擾。”

“臣,袁基,謝陛下隆恩,此生定當護我大漢疆土,揚我大漢國威。”

“建寧元年,封司空袁逢為太傅。太後詔曰哀家聽聞,司空袁逢,家學淵源,寬厚篤誠,體真履規,謙虛溫雅,博物洽聞,探賾窮理,典奧,舊章憲式,無所不覽。柔而不犯,文而有禮,忠貞之性,憂公如家。今,天子年幼,特封袁逢為太傅,望其能對天子言行多加教導,輔佐天子以安天下萬民。”

“臣,袁逢,謝陛下,太後隆恩,臣定當儘心竭力輔佐陛下,不負太後期望。”

“陛下,臣,有本奏。”

“袁司徒有何事,但講無妨。”

“自古以來,從未有過兄弟同朝皆位列三公之事,今,我袁氏兄弟得天子眷顧,位居三公久矣。如今,兄長身具太傅這等上公之職,此乃天子恩寵,然,一家之兄弟位列上公與三公,如此有違禮法,故而,臣奏請陛下,準許臣辭官隱退,回汝南老家。”

“袁司徒這是為何呀!”

“我大漢人才濟濟,比臣學識高絕之人更是不勝枚舉,臣若再霸占著三公之位,就是不知進退了,還請陛下準臣所奏。”

“唉,既然袁司徒心意已決,朕自當尊重,準袁司徒所奏。念及袁隗多年來勞苦功高,今特賜袁隗金銀珠寶十箱,靈藥寶物十箱,並派遣羽林衛護送袁隗榮歸故裡。”

“臣,袁隗,謝陛下隆恩。”

“陛下,臣,有本上奏!”

“哦,何事?”

“三公之位,有關國家社稷,不可空懸,今,司空,司徒之位皆空,還望陛下早下決定。”

“嗯,愛卿說的極是,著,尚書台早日擬定一個人選名單,呈交給朕。”

“陛下英明!”

洛陽,袁府大門。

“四叔,定要這麼早就離開洛陽嗎?何不在家多歇幾日,到時由侄兒親自護送四叔回汝南老家。”

袁基站在大門處,看著袁隗一家人,正大包小包的將行禮裝上馬車,不由的說道。

袁隗大笑著,拍了拍袁基的肩膀,說道“行了,莫要如此,四叔又不是不回來了,每旬我都會回洛陽一趟看看父親的,倒是你,如今身為並州刺史,一方封疆大吏,應該是無法常回洛陽,這幾日好好陪陪你爹,陪陪祖父,明白嗎?”

“四叔說的是,小侄打算這幾日都在家陪伴祖父和父親。四叔,如今你修為大損,若是要重修回原先水平,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如這樣,還是由小侄護送四叔回汝南老家,這樣四叔平安到家,父親和祖父也能安心不是。”

袁基說著話,眼神瞟向府內一個沒有人的角落一眼。

袁隗也看到他的動作了,心中一歎,隨即笑罵道“行了,不要再婆婆媽媽的了,我袁家男兒怎可優柔寡斷,既然已經決定的事,就要堅持的走下去。今後,隻有你和你爹站在袁家麵前,為袁家阻攔那些刀光劍影了,四叔就躲在老家享清福嘍,哈哈哈哈,夫人,你說這樣豈不美哉。”

袁隗身旁的年過中年的馬倫,溫柔的看了眼蒼老了許多的丈夫,隨即又笑著對袁基說道“基兒,你身為父親的關門弟子,本就與四嬸親近許多,今後我與你四叔回汝南老家,你若得閒可以常來看看我們。”



最新小说: 重生皇女亂天下 尋青梅:首長大人捉妻 重生北宋之我師兄嶽飛 草堂帝師陸長生葉秋白 陸浩 龍珠:開局獲得自在境界 霸氣老公惹不得:家養小萌妻 藥園簽到五百年我成了全宗的希望陸長生葉秋白 戰天邪神 文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