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音天王!
而真正的新劇幾乎都是209年下半年殺青,甚至有今年6月才殺青的《愛的厘米》。整體來看,積壓劇正在瘋狂去庫存,新劇則在加緊趕製。看來平台真的缺劇了?
而且備案不一定會開拍,開拍了不一定會順利殺青。按照去年一年254部的播出量,今年劇集市場的供應量嚴重不足。平台缺劇的情況,觀眾老爺應該體感明顯。
多年老積壓劇紮堆開播。畢竟在供不應求的當下,平台隻能淘金積壓劇來填劇荒的空檔。
圈內人的體驗就更強烈和直接了,劇集供應商都在被瘋狂“催稿”。不止一家劇集供應商和硬糖君透露,最近被平台催交手頭上開拍殺青的新劇。
本來疫情就讓整個拍攝環節停滯了至少兩個月,很多殺青新劇想要趕上今年開播,後製與送審的時間就會變得非常緊張。
加之現在的審查趨嚴、周期變長,每一次針對審查意見的調整,可能都是一次重新創作的過程,需要在既遵從總局意見,又不影響劇情走向的基礎上絞儘腦汁。即使平台著急,也不一定能如約開播。
所以可以看到市麵上大量新劇,一過審立馬火急火燎地定檔,一刻也等不了。定檔距離開播時間通常不足五天,大大壓縮了宣傳期,也打亂整個宣發節奏。比如真香劇《棋魂》被粉絲噴宣發拖後腿,其實也是沒辦法的事。
今年的電影也存在類似趕工的情況。《金剛川》從開機到上映僅用兩個月時間。月開機,9月殺青,0月上映,映前0天才剪出來首支預告,驚現90年代電影黃金時期的快節奏。
更誇張的是積壓劇,開播即定檔,直接略掉開播前的宣傳。比如王大陸、李沁、肖戰主演的《狼殿下》,在月6日突然開播,粉絲都沒來得及看的當晚就直接釋放完全集。
習慣周更兩三次追劇節奏的觀眾,一次性被投喂49集,瞬間體會到前所未有的爽感。
當然《狼殿下》的情況確實比較複雜。某藝人經紀透露,《狼殿下》此番策略是為了保險,怕肖戰黑粉、或是哪位藝人出問題被抵製,導致積壓時間更長,再無出頭之日。但此舉意外收獲了一次性釋放全集的熱度,也算成為現在該劇營銷的吸睛點了。
年底招商困難,不如爛劇填檔?
其實每逢年底,都是積壓劇和爛劇的開播高峰。隻不過今年在市場供應嚴重不足的情況下,又沒有《慶餘年》這樣的優等生拉拽下成績,這一畸形現象更加凸顯而已。
每年的第四季度是影視圈公認的招商淡季。因為所有的金主爸爸公司都在進入年底結算階段,預算趨緊、投資動作大幅減少。
臨近年底大家都需要一段冷靜期,總結今年得失,調整來年計劃。即使他們有想投錢的欲望,也會囿於公司這段規劃變動期而被迫延期放棄。
投資較高、優質的劇集一般也都不願意年末上,因為賺的錢可能不如其他季度多。而這時候,對自己劇集質量沒啥信心、擔心再等有政策或輿論風險、亦或是著急用錢的三類影視公司就會逆流而上,不惜虧本甩賣都要趕上末班車。
0萬一集肯定是有些誇張修辭,但過完燒錢時代的長視頻平台,確實在內容采購上變得更加謹慎。去年在限古令的警戒後,年末多部造價不菲的古裝大劇搶上末班車。《慶餘年》《大明皇妃》《錦衣之下》等,平台幾乎都采用了經濟實惠的聯播模式。
可能也是因為去年積壓劇《錦衣之下》的表現超預期,不僅對愛奇藝、芒果兩個平台貢獻巨大,還成功帶動主演任嘉倫、譚鬆韻二次翻紅。這就給了平台今年大量開播積壓劇的信心。
但優質積壓劇還是鳳毛麟角,大部分是像《亮劍》續集《雷霆戰將》、新版《半生緣》這類真拍砸了的項目。砸到讓人好奇這種玩意是怎麼立項、又怎麼在這麼多專業人士眼皮子底下拍出來的程度。
神劇《雷霆戰將》原本是去年殺青、趕著當年播出、慶祝建軍90周年的獻禮劇,結果卻一拖再拖,捱到今年才播。開播後豆瓣評分低至罕見的27分,還被人民日報怒批八路軍住彆墅抹發膠的雷人情節,事後不久便被下架停播。
新版《半生緣》的情況則又有不同,臨時傳出未過審撤檔的消息。原著涉及黑道、家暴等敏感話題,以現在的審查環境來說都不一定能過審。
而今年終於過審的《半生緣》改名為《情深緣起》悄然裸上,似乎有意撇清與原著關係,破罐子破摔地播出事。
有意思的是這部張愛玲經典i的翻拍項目,竟是由瓊瑤兒媳何琇瓊一手捯飭起來的。硬糖君簡直要懷疑是不是兒媳為了幫婆婆,故意糟踐人家同行的i啊!
可折騰八年開播,卻落得個滿堂笑話,令人錯愕。或許有的項目從一開始就應該審時度勢地避免,它的誕生就是個錯誤。
劇荒期的新劇宛如珍寶,隻要拍完過審即能播出。難怪甜寵劇作為成本低、周期短、回報高的快消品,今年的隊伍進一步壯大。
但甜寵劇終歸是快消品,有上限天花板。對平台來說,彌足珍貴的優質大劇才是定海神針。企鵝影視副總裁方芳在前兩天的行業論壇上透露,騰訊視頻在今年的劇集供給上,無論是上線部數還是集數都有降幅。
除卻行業產能驟減、疫情影響,更大原因在於對低效產能的持續淘汰。接下來一段時間裡,平台將不斷加碼頭部內容的投入,資源傾斜於優質劇集。
這意味著往後影視行業的二八定律會愈加明顯。少部分優質行活供應玩家會被瘋搶,比如大廠牌和精品小廠牌。
大廠牌以華策、正午、檸萌、歡瑞、歡娛等頭部公司為代表。精品小廠牌的代表如專注懸疑劇的五元、專注青春劇的小糖人以及把盜墓i玩活的七印象等。他們在劇荒期的價值愈加凸顯出來、話語權逐漸得到提升。
在寧遠看來今年可能是平台不惜削減供應量、革新劇集質量的陣痛期。隨著行業恢複產能,網劇精品化趨勢應該會更加明顯。年底的爛劇大舞台現象,可能也會壽終正寢。再忍忍,再忍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