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音天王!
本屆金鷹獎視後,完美詮釋什麼叫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原本上一屆金鷹女神迪麗熱巴戰袍加身、拿下雙視後,金鷹獎在老百姓眼裡已成“水獎”。結果今年戲碼更迭,它又靠清宋茜50萬水票博得關注。
觀眾喜愛女演員獎的網絡投票中,原本第一的宋茜,清票後一下跌至第三,遠低於趙麗穎的86萬票,甚至不及譚鬆韻41萬票。
於是宋茜粉絲成為本屆金鷹獎打假正名、彰顯公正的工具人,趙麗穎粉絲則迫不及待要為視後慶祝。
然而誰也沒料到,頒獎當晚,半路又殺出來童謠拿下最佳女主角,令吃瓜群眾看得一頭霧水,金鷹獎曆來視後不是靠粉絲投票嗎?
不然迪麗熱巴怎麼拿的獎?怎麼又冒出個最佳女主角?到底哪個才是視後?
當觀眾喜愛的趙麗穎、王一博尷尬而不失禮貌地看著最佳的童謠、任達華上台發表獲獎感言,粉絲拚死拚活投那麼久,可能投了個寂寞。
但無論金鷹獎怎麼折騰,還是落得個跟去年一樣的下場飯圈互撕、路人質疑公信力,終究甩不掉野雞獎的帽子。
不過觀眾倒也不必過分苛責金鷹,偌大的劇圈,早已找不出一個有公信力的評價體係。演員想要證明演技,死乞白賴去上演技綜藝。
片方、平台為證明自己的劇集品質,隻能吹吹豆瓣評分。原本是電影評分網站的豆瓣,竟然成電視劇的風向標。
然而隨著豆瓣評分受關注,它的劇集評分也越來越沒譜了。一摞口碑崩壞的劇集,開分齊刷刷的7分以上。
如果說以前還能靠看微博、抖音熱度,感知一個劇火不火。但隨著這些平台與影視營銷的商務合作頻繁,熱度已然不可信。
獎項、評分、數據的可操控性,讓人幾乎失去了對一部劇集真實熱度、口碑的感知力。還能信什麼?
不少人甚至信起了“抽樣調查”“地鐵上有人看”“我同事都在看”“連我媽都看”。
有風向標意義的獎項,對於一個行業的健康發展必不可少。正如奧斯卡之於美國電影,艾美獎之於美國電視的意義,為何國內卻不曾擁有?
在寧遠看來國內公認有三大電視獎,金鷹、白玉蘭、飛天。金鷹獎以觀眾投票為主;飛天獎是政府類獎項,部門領導和相關專家評選,思想性、主旋律為主;白玉蘭獎由專業評委團評定。
三大獎本來評選維度不同、規則不一,各司其職。但如今共同呈現的結果卻是民選不民選,精英不精英。
金鷹獎作為唯一民選獎,卻始終不能服眾。
上一屆觀眾喜愛的女演員獎、最具人氣演員獎水晶杯均由迪麗熱巴收入囊中,憑的是一部豆瓣30、收視也平平的《漂亮的李慧珍》,擊敗的對象還是孫儷、劉濤、袁泉、殷桃、楊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