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音天王!
最近關於電競的主流新聞挺多的,比如b站和拳頭遊戲共同宣布達成英雄聯盟全球賽事戰略合作,正式獲得大陸地區連續三年的全球賽事獨家直播版權。
也在這個點上,《穿越火線》播出,就頗有點天時地利的意思。在豆瓣上不難看到觀眾對它的誇獎,僅有不到8的人給出了三星以下的評價,甚至有人將它稱為有史以來最好的電競劇。
僅有不到8的人給出了三星以下的評價?
但相比好口碑,《穿越火線》卻似乎有點叫好不叫座,上線半個月的它僅在連續劇霸屏榜上排名第七,市占率為17,還不如比它更晚上線的《漂亮書生》。
口碑和數據究竟哪兒沒對上?
其實對電競劇稍有了解,就能明白其中存在一個典型錯位電競行業和劇集行業的主流用戶分彆是男女兩極,並不大重合。一部足夠還原和精彩的電競劇,卻未必是主流女性觀眾喜愛的。
這不是刻板印象,電競用戶仍然由男性占據主導,女性占比僅為三成。劇集行業的主要受眾則反之。基於此市麵上大部分電競劇都是偏向女頻,即主打言情線,疊加青春熱血的標簽,希望借此出圈。
但《穿越火線》似乎卯足勁往男頻做,感情不是主線,真人打鬥還頗多,結果就是容易造成觀看有一定門檻。
根據用戶的觀劇行為走向,他們重新調整了第一集的剪輯,使得用戶留存有了相對顯著的提升。而第一集前後兩個版本的變化主要在於減少了打鬥的場麵,把主要的故事線提前。
就像電子競技不需要愛情,有些女性觀眾似乎也在用腳投票說劇集不需要電競。
雖然目前的電競報告裡經常提到女性消費在崛起,但她們的強大主要集中在電競消費和周邊的購買意願上,從基本盤來說依然是男性占據主導地位。
近年唯一硬核點的出圈電競劇是《全職高手》,它也沒有太多感情戲,也有不少打鬥畫麵,但是女粉依然不少。
在其播出期間在《全職高手》人群畫像裡,男性受眾雖然比女性比例高,但性彆差距並不懸殊。但這部劇有其特殊性,豐富的同人讓它有很多慕名而來的女粉,很難判定它的女觀眾到底是被同人還是電競元素吸引。
除此之外電競劇需要思考的的另一個可能錯位是主流電競用戶可能對觀劇需求並不大。
一來電競用戶更傾向於看直播,《2020全球電競市場報告》就把直播視作一項重要的收入來源據其預測,直播將在2020年帶來1820萬美元的收入。
二來從電競導到劇集本身鏈條太長,加之電競的主流男性用戶是集中型消費,對劇的要求更高,在這個過程當中流失率也更高。
在這個交叉領域他們早就發現了遊戲和影視是有壁的,因此並不計劃在兩者之間簡單導流。很多年前我們對市場和用戶的分析就已經做得很明確了,這種東西沒有交集,因為它本身互相之間就是競爭。
每天除了睡覺吃飯剛需的時間扣除外,你有效的時間就那麼點,你能做的事情非常有限,這是一個物理存在。
因此電競劇能否形成自己的圈層也比較悲觀,因為錯位始終存在,很難形成一個真正的品類。
目前市場上的做法還是提煉言情加熱血線,比如去年的《陪你到世界之巔》,比如《親愛的熱愛的》,說穿了都是披著電競外殼的言情劇,遊戲含量並不高。
這是市場的自然選擇,對男性觀眾來說,改編電競劇的回報率並不那麼高。
基於上述種種,就能明白《穿越火線》的吃力之處在一個主流觀眾為女性的市場,它選了一個男性用戶更多的遊戲i,並且在劇作上好像不打算遷就女性觀眾。
主角選的鹿晗和吳磊,看似是希望吸女粉的,但事實上這部劇是體嫌口正直,充滿徹頭徹尾的直男氣息比如肖楓的名字與sky李曉峰諧音(xiaofeng),劇中還致敬cs主播茄子吃完飯拿窗簾擦嘴的經典細節。
但男頻難出圈幾乎是劇集市場默認的共識男性觀眾不像女性是分散型審美,服化道劇情有一項加分就能看下去,他們對於劇的要求更高,但在社交網絡上的發聲更少。
雖然現在觀眾已經有探索彩蛋的習慣,但《穿越火線》這種需要一定的電競知識才能發現的彩蛋,對普通觀眾來說可能就並非享受了。
能吸引這種專業觀眾固然很好,但某種程度上,這些專業反而可能因為過於直給而造成趕客一位普通女性觀眾打開《穿越火線》,可能看的隻是基本劇情,這些信息對她來說可能更像是一種乾擾。
不相信這一點的可以回頭去看看《親愛的熱愛的》,這部在女性圈層大爆的電競劇連是個什麼遊戲都沒講明白,很多人隻看李現。
現在的觀眾耐心是非常有限的,一看你上來一頓花俏的打鬥,很多女性觀眾看不懂,直接關掉走人。平台一直說的生死七分鐘,不止針對製作,也針對性彆體驗。
事實上騰訊是有更好的適合全性彆改編的遊戲i的,比如《王者榮耀》和《和平精英》,這兩個遊戲的性彆分布都更均衡,也更時髦。
不過客觀地說,雖然言情含量不高,《穿越火線》作為電競劇仍然做出了非常多有益的探索。比如時不時出現的喜劇元素,比如貫穿始終的兩位男主的自我成長。
打遊戲的少年沒有錢,女朋友也離開了他,隻有一腔熱血,運氣不好還會被家人送去網癮戒斷中心。這部劇裡的電競少年不是總那麼光鮮的,他們邋遢、貧窮、沒有正經工作,嘗遍人情冷暖。
這讓人想到sky李曉峰的經曆上大專的時候,他為了打遊戲,每天隻吃一塊錢的水煎包;他總是輸,輸到想跳樓。作為現在的中國電競第一人,他成名前經曆過太多失敗,以至於後來那篇gq的報道標題就叫《失敗者李曉峰》。
甚至還有一條懸疑故事線,一開始觀眾覺得是肖楓改變路小北的過去,後來看著看著才發現路小北才是扇動翅膀的那隻蝴蝶。
未來整個電競劇品類還有沒有機會破圈?
隨著王者榮耀和和平精英這樣的國民級遊戲出現,遊戲用戶和劇集用戶逐漸交疊,機會是必然存在的,隻是要如何從直播和賽事裡搶用戶時間,如何矯正一係列錯位,電競劇要走的路,還有很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