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遼王還寫信給錫伯國王,讓其帶領一千戶部落百姓到長春聽從明軍安排,種植水稻。
曆史上的錫伯人雖然出身森林,其實又和其他林中部落又不一樣,特彆善於向漢人學習耕種。這也是一股不可小視的屯墾力量。
就連不想去長春的李喜旺,朱植也沒有給他麵子,將他夫妻倆和去年當選的十大水稻種植高手一起攆去了長春,充當種田顧問。
去年安置在淩海的五十名魯王府工匠和沈莊的五百名工程隊也被派到長春開發房地產,共同為移民們建好家園。
遼王現在感到,遼西現在的資源太多了,再繼續下去,遼西越來越好,將來更沒人願意到那更為偏遠苦寒的長春了。
不過遼王也不是不講一點人情。
他對移民們許諾“凡是去長春或雙遼的,不僅有公車接送,種田的每兩戶還送一頭耕牛、一台腳踏式脫粒機,建房子的賞五兩銀子。”
要知道此時的大明,即使在普遍種植水稻的江南地區,因為養牛成本太高,老百姓也不是家家戶戶都有耕牛,隻能兩人在耕犁上綁上一根杠子,一前一後地拉犁耕地,效率不及耕牛的四分之一。
被稱為人間天堂的蘇州、杭州,仍然還有一些農民以鋤當犁,進行繁重而效率低下的農耕活動。
甚至到了後世王上將開發北大荒時,還是好多人以人為役,負犁前進。
至於水稻脫粒,大部分還是手工摔打,極為費時費力。小部分有條件的,才會用耕牛拉著石碾給水稻脫粒,隻是這樣好多稻粒都被碾得粉碎,浪費極大。
一般農戶寧願多費點力,也不願意用石碾脫粒。這也是古人為什麼為會說,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農民生產糧食的每一個環節都充滿了艱辛。
而遼王則是想儘一切辦法讓他們少一些艱辛,多一些收獲。
遼王的獎勵政策一出台,迅速讓許多農戶放棄了抵觸情緒。
至於李喜旺,朱植直接把皇帝送給自己的豪華馬車轉送給了他。
李喜旺的媳婦倒也識趣,不再在李喜旺身後唧唧歪歪,拖後腿了。食君之?,忠君之事的大道理,這娘們還是懂得一二的。
在遼王的命令下,遼海水師的小型船隻和廣寧府的車輛也全部出動了,幫助北上的移民和工匠們運送好不容易才置辦的家具、細軟、種子和農具等物。
遼王把工作做到這份上,移民和工匠們還有什麼話說!
為了確保屯墾萬無一失,遼王又下達了一係列命令。
火真先帶中護衛的兩個車兵營護送一千戶移民先到雙遼屯墾。
曹楚材的夜不收進駐開原城和撫順關以東,收集建州女真各部情報,四處傳播大明將要討伐建州女真的虛假消息。
周興的廣寧衛和馬雲的金州衛各派一千人馬,大張旗鼓地北上開原、四平,虛張聲勢,名為討伐女真,實為保護北上移民。
廣寧中護衛的兩個步兵營則隨移民北上行進貼身防護,不給建州女真以可乘之機……
遼王抓屯墾搞的真像是要打仗一樣。
這一番操作下來,開原和撫順以東的建州女真各部確實被唬住了,未敢輕舉妄動。
到了四月初,實際上有萬餘戶移民安全到達長春一帶,加上錫伯國王帶來的土著農民,長春堡周圍地區實際上已經有一萬兩千戶移民參加屯墾。
這比朱植料想的足足多出了四千戶移民,其中主要原因就是在遼陽的黃湜充分領會到了遼王的意圖,乾脆把從高麗逃難來的四千戶移民也送到了長春。
朱植收到黃湜的報告後,甚是欣慰。
要知道,雖然在唐朝時,渤海人非常擅長種水稻,但是後麵斷代了。直到近代,高麗人才在長白山以東的圖們江地區種植水稻,又把這個水稻文化給續上了。
黃湜送來的四千高麗人可是天生的種稻高手,也許他們真有當年渤海人的農耕基因。
遼王也因此對這個黃湜刮目相看。看來這個黃湜真不是史書上說的那麼迂腐啊。
他馬上下令黃湜立即北上長春,全權負責長春屯墾事務。
喜歡去大明扶貧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去大明扶貧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