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工早就正確無誤的猜到,陳浩研製出可以讓人年輕的藥劑。
親眼見識過陳浩空間能力的他,現在猜到陳浩掌握神奇藥劑後,一點也不意外。他像從前那樣,守口如瓶,沒向任何人提哪怕一個字。
就連上次金鬆他們討論陳浩修仙的時候,他一句話都沒說,隻是在一旁笑而不語。這是他信奉的生存哲學,看破不說破。
“積分?還能換啥,換藥劑唄!看來陳老大實驗成功了……”王工看著手機裡,大篇大篇的任務需求,笑的合不攏嘴。
第二梯隊的就是侍女的家人們。
許晴在社區生活的這麼久,早已完全適應這裡的生活節奏,就在大家熱切討論陳浩的海量任務時,她第一時間向自己的女兒打聽內部信息。
這些侍女們,自從跟了陳浩,一個個胳膊肘往外拐,雖然陳浩沒強調必須保密,可她們卻記得秦霜姐的囑咐,都沒有透露任何信息。最多隻是旁敲側擊的暗示,放心去做任務,肯定有無儘的好處。
這些父母們,都很理解女兒,也沒多問,也開始默默的挑些簡單的課題、或是容易的測試任務,利用空閒時間試著做了起來。
尤其是許晴,她甚至以個人名義,從自己的管理的公司貸款,成立了一家研究院。
她計劃招聘一些有專業技能的幸存者、或是畢業學生,在她建設的實驗室裡專職搞研究,到時候提交論文時,她作為第二作者也能落個署名,按比例分得一些積分……
最後知後覺的就是普通的幸存者居民。
他們大多是正常市民,災難前並不是靠體力勞動吃飯的。
現在是被逼無奈,才從事體力勞動,或是邊學邊乾,從事工業、農業生產。
有一部分之前就是搞技術的腦力勞動者,發現體力活之外的掙錢途徑後,馬上就全力以赴投入科研工作中……
很快,森林社區裡,馬上興起一股科研熱潮。
不過,就算是這樣,也隻能說社區裡從事科研的居民比例,比以末日前大一些。
大部分居民,還是懶得動腦筋的。有的是嫌麻煩,更多的是壓根兒就不會,也懶得學,這些人覺得還是挖山裡的石頭簡單。
馬克這邊說服了王工修建電弧爐。
正巧,這座城市就有。
這件事的優先級就高了,王工聯合王根生,派出很多人去鋼廠拆卸、搬運設備,再依靠城鐵軌道交通,螞蟻搬家似的慢慢往回運。
這件事不是一朝一夕能辦成的,電弧爐十分巨大,有的零件拆下來再搬運回來,可能就要花去不止一天的時間。
好在鋼廠遠離市區,這些技術工人並沒有遭到葉肆辰的騷擾。
這會兒他正忙著搞大遷徙計劃。
沒有現代化的通信設備,和便捷的交通工具,極大的限製了葉肆辰的管理半徑。
他倒是有一部手機,這隻是為了讓其他幸存者社區,看槍支照片和審判徐根碩視頻的。這裡沒有基站,這個手機隻能當個照相機使。
僅有幾個能用的對講機,通信距離也有限。最要命的是,這些小隊長外出執勤一次,要好幾天才回的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