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肅靜!”
一聲威嚴喊聲響起,並且伴隨著鑼聲警告,才壓製住了這股抱怨風頭。
篤誌樓中,幾位考官隱約感受到考生們的哀怨,府學教授司馬雲轉頭朝著李敏說道“府尹大人,看來第二道截搭題屬實有些劍走偏鋒,考生們能答取的不多。”
“本官知道。”
李敏說道這句話時,嘴角有著一絲無奈苦笑。
他身為主考官,並且還是出題官,怎麼可能不知道這種截搭題屬於陰間題?
但問題是李敏心裡苦,他也沒得選啊。
科舉取士規定,所有考題都必須從四書中選取,結果千百年考下來,能出的考題基本上都出光了。
想想看縣試五場就得出十道四書題,府試四道,院試還得出幾道。整個大明得多少個縣、府,平均下來每年考題得出上千道不算多吧?
更彆論考中秀才後,還有更高級的鄉試、會試、殿試等等,同樣還需要從四書中找尋各種考題。
《論語》、《大學》、《中庸》、《孟子》等等加起來,也不過區區幾萬字,所以越是往後的朝代,想要正常出題就越難。
被逼無奈之下,出題官們隻能想方設法,從四書裡麵東湊湊西拚拚的,搞出了所謂的截搭題。
很多時候看似陰間題是在整考生,某種意義上科舉八股文這種僵硬的考試製度,是在搞所有人。
“考題確實難了些,不過也能更好的考驗學子們的功底,算各有優劣吧。”
府丞杜時幫著李敏說了一句,他為官也是一步一個腳印上來的,當年擔任知縣的時候,最為頭痛就是每年縣考出題,所以能深深理解府尹大人心中的苦。
主考官們還能找到點開解理由,對於考生而言,就完全沒得選擇,無論多麼陰間的截搭題,都必須要想辦法寫出來。
沈憶宸腦海中思索半天,終於明白這句考題到底怎麼湊出來的。
君夫人出自《論語·季氏篇》,代表的並不是某個夫人,而是通指國君的妻子,所以被簡稱為君夫人。
論語原本想表達的是春秋禮樂崩壞,諸侯嫡妾稱號混亂,沒有了上下尊卑之分,所有妻子都被統稱為君夫人。
陽貨這詞相對來說簡單些,出自於《論語·陽貨篇》,這裡指的是一個人名,而不是某些不可描述之物,他的名字就叫做陽貨。
論語原文中是陽貨想要見孔子,結果卻吃了個閉門羹,原因就在於陽貨本是季氏的家臣,卻最終奪取了家主季氏的政權,孔子對於此等僭越之事非常反感,自然不想接見。
其實認真分析下來,這道截搭題並不算是特彆陰間,原因就在於“陽貨”這個詞,在四書五經裡麵屬於獨有人名,很容易就能讓人想到出處。
截搭題最怕的就是同義詞,整個四書裡麵好多篇都有,你壓根不知道出題官指的是哪個。
就拿“公子”這個名詞舉例,截搭題要用這個詞,那簡直就是要人命了。因為春秋戰國裡麵諸侯之子,都被稱之為各種公子,隨便能找出十個八個,你能知道考官指的是哪個公子?
沈憶宸綜合這兩個名詞的關聯性,第一反應得出破題關鍵在於“禮”字上。
無論是沒有上下尊卑,還是行僭越之事,都是屬於無“禮”。
可以說古代八股文你要是研究透了,並沒有初次見識到的那麼玄乎,仔細點就能找到破題關鍵所在。
不過沈憶宸隱約覺得還有其他破題思路,因為“禮”太普通了,自己能想到,旁人也能想到。
想要文章寫的出彩,除了文筆好之外,還有就是立意要出色,同時還不能讓主考官認為你偏題了。
於是想來想去,沈憶宸決定從“秩序”二字入手,同樣能呼應禮樂崩壞的考題,並且還彆出新意。
某種意義上來說,沈憶宸這算是一種賭,賭對了就能過府試,甚至能高中府案首,終結自己數年進學下來,還是個學童的尷尬身份。
賭錯了最壞結果自然是滾蛋回家,不過沈憶宸之前取中了縣案首,理論上會有優待。隻要不是錯的離譜,主考官依然會給自己取中通過,隻是名次不會太高。
而“秩序”這個破題思路,就算偏了也不算太離譜,加上還臉熟了主考官李敏,他應該不會卡自己。
正是因為有了這個取中保底,沈憶宸才決定賭一賭,搏一搏,看看能不能單車變摩托。
畢竟除了“大三元”外,縣試還有著一個“小三元”的稱號,連中三元的誘惑,沒有哪個士子能抵擋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