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金陵城。
朱元璋也暗歎一聲,這種牽涉範圍如此之廣、時間跨度如此之大的工程,無論是錢財還是人力,都足以把曆史上的任何一個國家拖垮。
更重要的是,這一項工程,是看不到產出的,所以極容易引起不滿和反彈,受到來自朝廷內部的影響等等。
這是從宏觀的角度來看,以工程執行者,那些默默付出的人的視角來看,這簡直是看不到儘頭的日子。
這種日子,太苦了。
這種困苦既有來自現有環境,也有來自精神上的,比如天幕中此時提到的殷玉珍夫婦,賣了家裡僅有的一頭羊換來了600顆幼苗,最後僅存活10顆。
這種打擊,麵對大自然中的偉力,人力顯得如此之渺小,在這無數個日日夜夜裡,難道他們的內心不會迷茫彷徨麻木麼?
朱元璋無從得知他們內心是否有動搖過,他猜測是有的,一如當年他外出化緣的那三年。
從天幕中隻知道,而後32年內,他們又栽樹200萬棵,硬生生綠化了7萬畝的沙地。
這樣的案例,肯定不是特例,不然也不會有如今的成就。
這是改造自然,人定勝天,在極度缺水的沙漠中種樹,朱元璋是既覺得異想天開又無比佩服。
朱標、劉基等人聽到這個數字都驚了一下,7萬畝是什麼概念?
7萬畝的水稻晾在那等你來收,都沒幾個人能堅持得下來,何況是改造這樣的沙漠。
胡惟庸、汪廣洋兩人都沉默了,在大工程建設和後勤保障等事上,韓國公的能力無人能及,或許他對三北防護林工程最有感觸。
隻是他來也夠嗆,這項工程不是十年八年能建成的。
朱標在心中默數,從黃河治理到三北防護林,無一不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工程,乾成一件那都足以青史留名了。
這一項項工程堪稱教科書式的示範,特彆是草方格固沙防沙等一些措施。
朱標既為後世治理沙漠的成就而興奮,同時自省後又有些無奈,以如今大明的國力,這種大工程自然最好是想都不要想,不然就是赴前隋之末路。
和興茶食店中,萬掌櫃沉默了,設身處地,若自己身處北邊沙化地帶,若朝廷真的有此魄力治理沙漠,他定是不惜此身也要為子孫後代種出個綠水青山的。
這種一心為民的執政方針才是一個國家強大的根基啊。
“7萬畝啊.”蘇先生心中一顫,若有此毅力,何事不可成?
【這些都隻是三倍防護林的冰山一角,整個工程已經投資100多億是涉及到14個省551個縣,3.13億勞動力的一個偉大工程】
【40年時間三百工程區,森林麵積淨增加2156萬公頃,森林蓄積量淨增加12.6億立方米】
【中國人整整三代人默默的種了半個世紀的樹,建立起了一個縱橫5000公裡】
【跨越70年的偉大工程,因為它的存在中國森林增加麵積,超過全世界所有國家的總和,全世界人工林麵積1.4億公頃,中國整整占了7000萬,這裡麵三北防護林功不可沒】
【當然現在的3北防護林,麵臨著越來越大的困難,比如植樹的成本和人工的成本正在直線的增加,比如曾經單一樹種森林容易遭遇病蟲害的侵蝕,急需要改變等等】
【但困難多就不做了嗎,我知道今天有很多人在網上說三北防護林不好,理由也很多拿著一些奇怪的論文或者書上理論來說話】
【比如消耗地下水後麵會出事,或者種樹根本無法控製沙漠等等,對此我隻想說一句,去三北地區看看吧,聽聽當地人怎麼說的吧】
金陵城,無數人看著天幕中的對比,也深深被震撼到了。
沙漠,是真的能被治理,沙漠變綠洲,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我老家青海,記得小的時候刮沙塵暴好恐怖,長大了到外地工作,偶爾回去真的現在是是青山綠水了。春天現在基本上都不會刮沙塵暴了,氣候都改變了,我們國家的綠化工程真的是不得了》
《我93去青海湖鳥島,回來後所有衣服口袋都可以倒出沙子[捂臉],2010年去漫山遍野的油菜花,風裡也沒有沙子了真心不錯》
《服氣!天津人對沙塵暴深有體會。現在的確沒有了》
《我上五年級那年,1999年,坐標山東濰坊,某天下午,天突然黑了,很快的大風夾著塵土,可見度降到幾米,快放學時,天上開始下泥漿…》
漢末,南郡。
劉備、諸葛亮嘴角比ak還難壓,光是看評論區這個描述就覺得極其.可怕,可怕中還帶點幽默.
他們此時距離後世將近1800年,所以很多事其實並不能感同身受,隻是看到這種近乎天災的情況後,才驚覺治理沙漠的重要性。
如果這些沙漠被治理,多年後不僅僅是護衛了大片土地,被改造成森林的沙漠,更有可能在適度開發中利用這些土地,產生不小的經濟效益。
這是無法被抹黑的良政,也讓諸葛亮等人對後世的好感度上了一個台階。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