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雜交小麥_短視頻劇透曆史:開局現代戰爭_思兔 

第68章 雜交小麥(1 / 2)

《其實物理還好,經典物理學主要研究的是力、熱、聲、光、電等,會牛頓三定律、萬有引力定律、電磁理論就已經把經典物理學得差不多了,化學雖說有元素周期表指導,但想靠個人重建現代化工體係,那真的太難了.》

《還有生物啊,穿越後你說什麼細菌病毒,砸人家飯碗那不是找死嘛》

洪武年間,金陵城。

朱元璋不動聲色地將天幕所說的一一記錄在案。

原來元素周期表所代表的的學問是化學這一支的,朱元璋記得最開始聽到這個名字是在“點石成金”之術上。

那伽利略所說的自由落體等的學問,顯然就是歸入物理這科了。

“牛頓三定律、萬有引力沒聽說過,電磁理論是關於電和磁石的?”禦史大夫劉基一邊看評論一邊思考,雖然是猜測,但結論很顯然,特彆是朝廷如今已經學會了發電之術,知道電就是通過銅線在兩磁石之間的旋轉產生的。

如果不是真的吃飽了撐的,誰又能發現這個現象.從而推動了第二次工業革命。

【袁老去世之後,很多研究農業科技的學者都感歎,當年為糧食而奮戰的“南袁北李”如今隻剩“李”一人了】

【這裡的“李”,指的就是與袁老齊名的李振聲院士,許多人尊稱他為遠緣雜交小麥之父】

【小麥和水稻是我國的兩種主要糧食作物,由於氣候和環境差異,水稻主要種植於廣大南方地區,而小麥多種植於北方】

【所以這兩位農業科學家,一人在北一人在南,工作軌跡幾乎是不相交的平行線】

【但他們的人生又是如此的相似,都是出生於饑寒交迫的時代,經曆過艱苦的生活,然後投身農作物改良,希望讓更多人吃上飽飯】

【並且用他們全部的精力和生命給自己,也給全人類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李振聲於1931年在山東出生,他出生前山東發生了大饑荒,超過百萬人餓死】

【他11歲時山東大旱,糧食顆粒無收再度發生饑荒,他親眼見證了餓到極點的人啃樹皮吃草】

【李振聲自己家裡也很困難,父親早早就去世,母親不得不獨自撫養4個孩子,經常是吃了上頓沒下頓】

武英殿前。

朱元璋聽到天幕又再一次涉及糧食之事,不由得鄭重起來。

可以看見,後世關於糧食增產,可謂是費儘了心機,高產作物、小麥水稻全國範圍內選種育種、化肥和作物輪作、興修水利,如今又是一個新的糧食增產方法:遠緣雜交小麥。

“遠緣雜交小麥”這個詞和上一次聽到的“雜交水稻”差不多,不過一個是小麥一個是水稻。

就算是朱元璋也不得不承認,後世對於糧食這一塊的重視,真是到了一種“喪心病狂”的地步,當然這裡說的“瘋狂”,包含了很多的佩服。

此乃,一等一的仁政。

從此前的天幕中,眾人當然知道後世建國之初的艱難歲月,在這種大環境之下,幼年喪父的李振聲自然生活得很苦。

這一點引起了金陵城廣大百姓的共鳴,所以當看到李振聲抱著免費吃飯的想法加入了農學院,不免失笑,換作是他們也會如此,這是很現實的問題。

【1951年李振生畢業因為能力出眾被分配到了中科院,最初他負責的是牧草研究】

【但是幾年後,他響應國家號召去支援西部建設,當時西部正好出現荒災】

【由於小麥鏽病,麥田減產了30之多,李振聲和他的同事們被緊急調配去研發雜交抗病小麥】

【沒在農村生活過的小夥伴可能不太清楚小麥鏽病是什麼,它來自鏽病菌對小麥的感染,會在小麥上形成大麵積的鏽跡狀斑塊,阻礙光合作用並造成水分流失】

【染病的小麥輕則結不出飽滿的碎粒,重則枯萎死去,而且鏽病菌會在小麥間傳染,危害極大】

【對於那時並不富裕的中國而言,饑餓已經一步步逼近了,危急之下同事們全部選擇了讓抵抗力更好的小麥跟現有的小麥雜交,也就是所謂的近緣雜交】

【而李振生卻憂心忡忡,他很清楚小麥的整個大家族中就沒有抗病能力特彆強的成員】

【隻有弱、很弱、超級弱的區彆,再怎麼雜交也就那樣,過個三五年鏽病菌變異了,立馬又能血洗麥田】

朱元璋由於年少時的經曆,對農事也是非常的重視,因此在聽到“旱災和小麥減產3成”時,眉頭是皺了一下。

這種情況受災地區的官員處理不當,一個不慎是要出亂子的。

而天幕適時的加入了小麥鏽病的照片,可以看到那是一個個小黃點在小麥葉子上聚集,呈條狀,遠遠看去,還以為是葉子黃了。

而這種病是由“鏽病菌”造成的,具有傳染性。

這種情況下一般不是直接對病蟲害進行治理嗎?

朱元璋很是不解,然而下一秒天幕就解釋了原因。

“抗病能力!”

雖然對近緣雜交還是很不解,但仔細琢磨這句話,很明顯後世研究雜交小麥的意圖是:讓小麥具有抗病能力!

啊?

朱標以為自己聽錯了,一看群臣懵逼的表情就知道自己沒聽錯。

和興茶食店。

一眾食客或多或少都知曉些農事,此時都反應過味來了,還能這樣?

讓小麥擁有抗病能力?

或者說雜交小麥主要是為了讓小麥擁有抗病能力?或者其他的能力?

蘇先生、萬掌櫃和店裡的小廝都竭儘所能想象了一番,但人,是想象不出來他沒見過的東西的,所以儘管他們開動了腦瓜,還是想不出來小麥還能獲得其他什麼能力。

但儘管隻是抗病能力這項,如果培育過的小麥種子如果真的成功,能一勞永逸解決小麥受蟲病災害的問題,那也是變相是增產了。

“生物學這是生物學的學問。”蘇先生喃喃說道,原來生物學不僅僅是用於醫學。

這是一個極度神秘的領域,至今人們對它的了解都極少極少。



最新小说: 招惹瘋批世子後 我的仙路不對勁 穿成Beta後惹上Alpha了 武俠裡的大掌櫃 喜上頑夫 曆史放映廳從大秦開始 守護神虐NC 從衛所到帝國 撒旦之子 宇宙最強魔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