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加上先前他在鬆山城民壯營裡的老弱婦孺,他手下掌管的人口,就超過七百人了。
雖然這些壯勇隊伍,沒有辦法跟楊振原本嫡係的火槍隊、炮隊和擲彈兵隊老兵們相提並論,但是將來使用火器守城的話,多少經過一些訓練,就能夠派上用場了。
畢竟當時金國鳳守衛鬆山城的時候,其中的鬆山民壯就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與金士俊、安慶後這兩個跟著楊振出擊敵後的人物相比,還有一個人,本部人馬沒有跟著出擊敵後,但卻在楊振歸來之後,卻得到了許多好處。
這個人物,就是徐昌永。
原本楊振在救援鬆山的幾次戰鬥中,徐昌永所領的蒙古雜兵傷亡最多,經過幾次戰鬥過後,原本的三百人馬到最後,已經隻剩下一百幾十人了。
其後,徐昌永因功晉升為新編征東先遣營的參將,他在寧遠的家人親族帶著一批家丁仆從,趕來鬆山城投效,林林總總地,算是又補充了數十人,方才湊起了二百來人。
這一回,楊振回來以後,徐昌永帶著孟和領回來的草原馬匪首領李麻前來投效,楊振不僅將這支一百多人的隊伍歸給了徐昌永統帶,而且為了獎勵孟和的功勞,又從俘虜的二韃子阿哈青壯和韃子戰馬裡麵,調撥了一百人和一百匹馬,交給了孟和,統歸徐昌永指揮。
這樣一來,徐昌永駐紮在乳峰崗的輕騎兵隊伍,就一下子增加到了四百二十多人了。
到此為止,原來先遣營的人馬,能作戰的隊伍,算上火槍隊、擲彈兵隊差不多一直保持的一百人,炮隊差不多一直保持的八十人,眼下總人數就擴充到了一千二百二十一人了。
如果算上俞亮泰部的三百兵員,胡大寶部的三百兵員,還有仇震泰部的四百兵員,那麼,現在征東先遣營旗下的戰兵,就已經達到了兩千二百二十一人了。
當然了,因為胡大寶並不在鬆山城裡,所以計算鬆山先遣營的能戰之兵,就不能帶上遠在兔兒島的胡大寶所部了。
不過即便如此,楊振現在先遣營在鬆山的人馬能戰之兵,不知不覺之間,也已經達到一千九百二十一人了。
先遣營的能戰之兵,與原屬鬆山城的夏成德、呂品奇兩人所部的兵馬數量比較起來,已經有過之而無不及了。
特彆是如果算上了沒有編入戰兵餉額的那些人員,比如製鐵所、彈藥廠分得的二韃子俘虜,以及安慶後手下的鬆山民壯老弱婦孺,還有仇震海手下多達六七百人的老弱和家眷,那麼現在,鬆山內外屬於先遣營體係的總人口,就更加可觀了。
楊振拿著張得貴彙總的一串串大寫的數字,心裡麵既感到高興,又感到隱隱的有一種不安在升騰。
夏成德所領人口總數是一千三百零一人,呂品奇所領人口總數是一千零七人,他們兩部人數合計,現在就達到了兩千三百零八人。
同時,楊振先遣營裡的戰兵、老弱、家眷,以及俘虜的二韃子阿哈丁口婦孺,人數就更多了,粗略一算,已達三千六百一十一人。
若是把兩廂加在一起,楊振在心裡默默算了一番,如今整個鬆山城內外,屬於鬆山總兵府轄下的軍兵、民壯、眷屬,以及俘虜人員,全部人數總計,已經達到了五千九百一十九人。
其中,各部青壯能戰之將士,總計已達三千四百一十餘人。
就鬆山城而言,人口多一點,人氣旺一點,當然是好事,畢竟隊伍壯大了,將來也好守城,守城或者進攻的資源也能多一點。
可是,人口多了以後,這些人是要吃飯的,是要穿衣的,是要住宿的,這個負擔可就變大了。
夏成德、呂品奇所部戰兵老弱以及家眷,兩千多人,他們在鬆山城裡已經有時間了,如何生存自然有自己的門道。
可是楊振手底下的這些人,就不好辦了。
特彆是到了冬天以後,他們這麼多人能不能熬過鬆山城寒冷的冬天呢?
仇震海帶來的那些部眾家眷們,他們拋下了田莊台那裡的房屋田產家業,跟著楊振來到了鬆山外海的止錨灣一片荒野,下一步如何過活?
夏天還好說,這些人長年生活在海島上或者海岸邊,懂得靠海為生,可是到了冬天呢?
人馬壯大了,當然是好事情,可是這些人馬士卒,不是兵馬俑,不是木牛流馬,他們是要吃飯穿衣住宿的。
然而他們的吃穿住用問題,楊振卻又不得不好好考慮應對,如果解決不了這個問題,人馬部眾多了,可不一定是好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