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0章尋常農戶投軍喜,複種輪耕勞作忙_斐潛小說_思兔 
思兔 > 綜合其他 > 斐潛小說 > 第2810章尋常農戶投軍喜,複種輪耕勞作忙

第2810章尋常農戶投軍喜,複種輪耕勞作忙(2 / 2)

而在中間作為橋梁,進行轉化的人,就是棗祗。

棗祗提供了斐潛在軍事上的底氣,而另外給斐潛的驃騎寶座之下也墊上些基石的,則是南匈奴人。

其實漢武帝在當年就已經摸到了一點封建王朝的巔峰形態,但是很遺憾的是漢武帝並沒有堅持探索,也沒有將其固化,對其中產生的問題也沒有及時解決,於是很快的四條腿變成了兩條腿,再後麵封建王朝甚至連腿都給砍了,死死的釘在莊園之中,用戶籍和嚴苛的律法,使得基層百姓永遠隻能在有限的地區內從生到死,一代又是一代。

南匈奴人雖然也有匈奴兩個字,但是他們和大漢早期遇到的那些匈奴人已經可以說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係列了,更喜歡穩定生活的南匈奴人選擇了親近漢人,而漢人原本給與這些南匈奴人的態度並不好,一方麵不讓這些南匈奴人有更多融入的機會,另外一方麵又試圖壓製和欺負這些人,雇傭了還不給錢糧……

斐潛現在通過了種種手段,分化和吸收了這些南匈奴人。雖然說這些南匈奴人在耕作上麵確實沒有漢人那麼好用,但是在畜牧方麵的能力確實是可圈可點,尤其是在生豬養殖方麵,給與了斐潛很大的幫助。

畢竟斐潛在後世隻是知道在菜市場超市買豬肉,並不知道現代養豬場裡一頭苗豬從生下來到出欄要打多少疫苗,吃多少藥,還有豬欄裡的日常消毒又是怎樣,需要用多少藥品等等,即便是後世養豬,若是一個不小心鬨起豬瘟來,還是一死一大批。

因此有南匈奴人這樣對於畜牧很是熟練的幫手,才有了斐潛在上郡等地的大規模的,半散養半豬場模式的畜牧產業,也才給長安三輔河東北地的這些百姓和軍人,提供了高脂肪高熱量食物來源。

合適的人做合適的事情,才能保證整個的團隊運作正常。

棗祗作為農業的負責人,無疑是最為合適的。農業不是坐在廟堂之中,寫計劃做文章搞出來的,是靠每個農技人員腳踏實地的在土地、魚塘和果樹林裡一步一個腳印的做出來的。

對於一個農業技術人員來說,就得住在靠近農田的地方。

整個農學社全部都是用磚窯場最新生產的青磚建造的,整齊的建築物透出一種沉穩的氣度。

在這些建築物之中,玻璃大棚顯然是最為顯眼的建築體。這個原本隻是為了斐潛想要解決一下冬天吃菜的問題的產物,現在因為可以常年保持適宜的溫度,成為了育種和選種的重要場所。

從渭水之中引來的水,順著水渠在農田之間流淌。

這裡不僅是有莊禾等糧食類的農作物,同樣也有蔬菜的培育,還有一些經濟類的植物,比如棉花的培育。

果樹相對來說比較少,這不奇怪,畢竟對於果樹的培育選種工作,也是近一段時間才展開的。

在農田之中,有挖開的魚塘,有鯉魚和草魚之類養殖,規模不大,但同樣也是一個新開端。

即便是在農學社的建築體周邊空地,也沒有浪費,苜蓿草種植在道路的兩側,葡萄架搭建在天井中間……

棗祗一邊給斐潛介紹著,一邊向斐潛抱怨說勞動力太少了。有一些重複性較強技術性較少的工作,並不太適合農學士去做,畢竟農學士更需要在農業技術上提升自己,而不是在農學社裡麵花大量的時間去掌握田間除草。

關於這個問題,斐潛也隻能苦笑,在答應了棗祗增加調派一些勞役過來之後,便是將談話的內容拐到了莊禾上。

勞動力在什麼時候都是稀缺資源,所謂過剩的勞動力,隻不過是沒有找到利用這些勞動力的地方,或者是故意過剩而已。

就像是所謂失業率,其實是資本主義為了保證長期都有廉價的勞動力,為了維護人力商品始終處於供大於求的狀態而故意視之不見,甚至是特意強調的。每一個資本家都非常樂意每時每刻都朝著員工大吼,『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愛乾乾,不乾滾,有的是人要乾』……

斐潛這裡就基本上沒有什麼過剩的勞動力,因為斐潛那邊都需要人,故而甚至出現了一些勞動力的短缺,使得原本可以高速發展的腳步,受到了一定的限製。

這一次斐潛來找棗祗,主要是看一看豆類作物和其他莊禾輪耕技術的發展。

豆禾輪耕並非是斐潛的首創,但是將這個輪耕作為技術來研究,並且專門專項的進行記錄和發展,確實是斐潛給大漢農業指出的一條提升畝產總量的道路。

華夏是傳統的農業社會,農耕技術是維係整個華夏社會發展的核心,早在上古時期,輪耕技術就已經出現了,隻不過那個時候還是非常粗放,當一個地區可耕土地耕作過後,短時期內地力不能恢複,人們就要舉族遷徙,到其他地方重新開墾農田。

當時所謂的開墾,便是放火燒一把,然後用木棍鑿幾個洞,扔下種子,澆點水,甚至連水都不澆,就完事了。這種耕作製也叫拋荒製或稱遊耕製,是一種掠奪性的農業經營方式。這種耕作模式周期長,一般二三十年甚至更長,且土地利用率低下,人工養地能力弱。

後來出現的灌溉術和井田製,再加上農業生產工具大為改進,使得商周時期農業生產進入全新的耜耕和鋤耕階段。鐵具和牛耕也讓周朝『菑—新—畬』的三年一循環和春秋時期『田萊製』或『易田製』的輪耕模式能夠實現和發展。

施肥、灌溉、除草、治蟲等農業技術的發展,使農業生產率大幅提高。糧食的產出帶來了人口的提升,人口的增加也對於畝產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到了漢代的時候,『田萊製』或『易田製』逐漸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輪荒便是最終變成了真正的輪耕。

同類作物連續種植,一方麵相同的莊禾就意味著每一年都會吸收相同種類的養分,引起土壤之中的營養元素的某方麵的片麵消耗,造成土壤養分狀況的不均衡;另一方麵,莊禾得不到充足的養分,也容易導致雜草叢生,病蟲害蔓延加重,最終導致作物減產。

於是在西漢時期,就盛行了代田法與區田法。

區田法雖然說有產量更高,而且不僅適用於平地和熟田,也可施之於坡地和荒地,有利於擴大土地利用範圍,可以提高糧食的畝產量等等的優勢,不過因為這種耕作方法在技術要求高,又須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最終漢代之後還是以代田法為主,而區田法隻是用在小範圍的試驗田之中……

但是現在,斐潛又讓棗祗將區田法用了起來。

斐潛眼前的這一片莊禾之地,就是用的區田法。在眼前的這一片田畝之中,莊禾露出了一些嫩芽,不少農學士和勞役正在田間忙碌。區田法的田間布置有兩種,開溝點播和坑穴點播。這一次兩種都有用,並且記錄所用的人力和物力等等,最終會作為衡量采納推廣與否的標準。

在遠處一些的另外一片的田畝之中,則是用斐潛的建議,采用的複種輪耕模式。沒錯,現在就是要看究竟是區田法的收成更高,還是新的複種輪耕模式更好了。

單種輪耕是在同一塊田地上,有順序地在季節間或年際間輪換種植不同的作物或複種組合的種植方式,包括在年際間進行的單一作物的輪作和在一年多熟條件下的輪作耕種方法。

複種輪耕則是在同一田地上一年內種植二季或二季以上作物的種植方式,按照年份進行輪換。這個模式的好處就是莊禾種植更加的密集,在不增加田畝麵積的同時增加了播種麵積,特彆是對於人多地少的區域,比如像是關中三輔這樣的地區,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

這種複種輪耕的模式在宋代的時候就比較成熟了,也得到了比較廣泛的官方推廣,尤其是在南宋之時,幾乎成為了所有農戶必然的選擇。

斐潛將這種模式提前幾百年運用到當下,理論上來說應該是會適合於大漢目前的生產力水準的,畢竟斐潛之前也已經開發出了不少的相關農業方麵的前置技術,比如深耕方法,綠肥培育,翻耕工具等等。

正是有了這些前置的農業技術,也才能有當下這個複種輪耕製的試驗條件。

要不然就說是篩土碎石,深耕土壤,混合肥料等工序,若是沒有相應的工具支持減免勞動強度的話,隻是單純的憑人力硬上,那是堅持不了多久,也不利於推廣的。

但是這個複種輪耕法究竟怎麼樣,依舊是要靠實踐出來的結果來驗證。

斐潛正和棗祗在田間緩緩而行,看著田畝之中的那些鮮嫩的小禾苗從土壤裡麵冒出了芽頭,倍覺欣喜之時,忽然在遠處養殖場之中,一陣吵雜之聲傳來,不由得讓斐潛等人側目……

.



最新小说: 花都神醫陳軒 玄幻:我的神器無限升級 我的丈夫不可能是四隻手的廚子 極品家的閨女,覺醒後她贏麻了 古界槍仙 萌學園:光暗之爭 時間沙:我在時間縫隙裡整活 蛇案 洪荒:我開始隻是想成仙 灰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