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限成長之路!
早在一見到峭壁上的“劍塚”兩個大字的時候,蘇誌航就隱隱有所感應。否則以蘇誌航如今的修養自然是不會行事如此猴急,這麼迫不及待就起開劍塚。原本在蘇誌航的打算中至少先拜訪一下神雕,取得它的同意之後再行開啟劍塚之事,這也算是一種習劍之人對這位劍道前輩所應有的尊重。
不過在蘇誌航察覺到這種似有若無的異常後,自然沒有放過,當即全力運轉空明心經,放空心神細細感應。原來這石壁之上的字跡自然是當年獨孤求敗埋劍時所留,而獨孤求敗刻字之時自是不知不覺揉入了自身對劍道的理解。如果僅僅這般雖然也可讓蘇誌航從中推演出部分獨孤求敗的劍法,但也不至於令蘇誌航為之改變初衷。然而當年或許是因為埋葬的是與自己的劍與劍道,情之所至,所以“劍塚”二字之上竟然還隱隱留存著一股精神意念,雖然微弱,但至今未散,是以蘇誌航敏銳的精神才會感應到異常,不過這些精神意念都並非獨孤求敗當年刻意所留,是以多年下來已經極為微弱,即將消散,蘇誌航空明心經也隻來得及感應到其中蘊含的複雜心緒後就直接消散於無了。
不過,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是蘇誌航同時感應到石台中央的石堆之下也有一股精神意念,其中蘊含著什麼?蘇誌航幾乎瞬間就反應過來,不過雖說因為有著石塊掩埋,免去長年累月的風吹雨打,比之石壁上的那一股已經消散的意念,這股意念明顯強出許多,但是畢竟時間已久,蘇誌航外放真氣感應的時候,似乎驚擾激活了這股意念,所以這股意念也在急速消散之中,看其消散的速度,明顯等不及蘇誌航找到神雕並取得其同意了。如果任由這股意念消散下去,失去了劍塚主人一生劍道的精髓的最好傳承,似乎才是真正對劍塚主人的不敬,蘇誌航自不是迂腐之人,於是蘇誌航這才果斷出手,開啟劍塚。由於擔心使用真氣會再加乾擾,加速這股精神的消逝,蘇誌航於是隻能使用肉體力量移開石堆,幸好蘇誌航此時力量早就已經不是當初還是e級時的弱雞了,三兩下便將石堆清理乾淨,露出其下的三柄長劍。
對於劍塚下埋藏內容心知肚明的蘇誌航也沒有遲疑,當即看向三把劍之下的數行小字。如果說剛剛石壁之上的字跡隻是蘊含了當年獨孤求敗埋劍時的複雜心緒,那麼這裡所刻的字跡之中便是蘊含了當時獨孤求敗書寫時的感受,尤其是後兩行中“重劍無鋒,大巧不工”,“不滯於物,草木竹石均可為劍”,“無劍勝有劍之境”數句之中,劍意清晰無比,即便不似蘇誌航這般擁有能夠讀取精神意念的秘法的尋常之人,見到後也會隱有所感,不會會錯書者本意。
蘇誌航見機不可失,當即放空心神,全力感悟即將消散的劍道意念,這般雖是隔了近百年,但精神交流卻勝似獨孤求敗將一身劍道感悟直接呈現在蘇誌航心中,可不是以前看小說的時候霧裡看花一般幾行文字能夠相提並論的。難怪說許多武功秘籍均是原本最為珍貴,不僅是因為原本上有許多前人注解,更主要的是字裡行間自然透露出創造者的本意,不致因語言歧義使他人走入歧途,而拓本顯然就無此功效了,除非拓本也是由同樣深得此功精髓之人所書。而現在,蘇誌航遇到的這段意念可以說是獨孤劍塚,甚至整個射雕世界最有價值的收獲了。
直到這股意念消散,蘇誌航仍然閉上雙目感悟良久方才睜開雙眼,神色間既有喜悅感歎,又有恍然明悟之色,原來如此,原來如此啊。
很久之前,蘇誌航就有一個疑惑,那就是在《笑傲江湖》一書中,由風清揚傳授令狐衝的獨孤九劍。這門劍法顯然是由此處遺跡而來,但獨孤九劍雖然也算是一門絕世劍法,比之劍塚裡提到的劍道境界,顯然遠不夠格,甚至高下立判,那麼問題來啦,創出獨孤九劍者顯然是知曉獨孤求敗的事跡的,而且能夠吹出破儘天下武功的口號,顯然也是自負之人,那麼這種人即便是覺得自身境界不夠,創出這門劍法的時候無法創出“重劍”、“木劍”的劍法,但絕對不會視而不見,整部劍法裡連“重劍”、“木劍”對應的境界描述都沒有,這麼一看,豈不是辜負獨孤之名,兩者似乎唯有在威名之上才算有共同之處。
而蘇誌航這個疑惑終於在此刻得到獨孤求敗精神意念後豁然開朗,原來原先自己走入了大誤區。
獨孤求敗所說的“木劍”,與蘇誌航理解中的“木劍”是截然相反的兩回事!可能是諸多武俠小說裡麵高手們飛花摘葉皆可傷人的描述先入為主,蘇誌航理所當然的認為原著裡“四十歲後,不滯於物,草木竹石均可為劍。自此精修,漸進於無劍勝有劍之境。”說的是獨孤求敗內力深厚之後,即便是草木灌注內力之後也能不遜色於長劍,威力不減。這種說法乍一聽合情合理,不過,蘇誌航忽略了一個關鍵問題,那就是,這是高手的境界而非劍道的境界,獨孤求敗的稱號是“劍魔”而非“神魔”,蘇誌航理解的“木劍”實際上與劍道完全沒有任何關係。
前文已經提過,蘇誌航先天功大成後就已經可以凝氣為劍,但是劍法雖然達到“精通”,連“大成”都算不上,難道蘇誌航這也算是成功修成“木劍”境界了嗎?顯然不是,這隻是蘇誌航深厚的內力起了作用,與劍道沒有半毛錢關係,所以那是蘇誌航隻能算得上“高手”而非“劍道高手”。直到此刻,感悟了獨孤求敗留在劍塚的意念之後,才恍然大悟,驚覺自己的想法甚至與獨孤求敗背道而馳。
無限空間的武學世界多不勝數,但是大體的發展可以歸為五類體,技,氣,心,勢。(注一)獨孤求敗的“重劍無鋒,大巧不工”指的自然是力隨勁走,借重劍之勢以達霹靂之效,雖然說是借勢卻屬於“技”之一道,與氣勢無關,而“草木竹石均可為劍”同樣屬於“技”之一途,隻不過比之更進一步。
相信大家都有過不小心被紙片劃破手指的經曆,但如果想刻意去做卻無能為力了,獨孤求敗所悟“木劍”就與此類似,即便是身無內力之人,手中不管是紙片還是樹葉,隻要能夠把握時機運好勁力,紙片也能劃破手指,樹葉也可割破喉嚨,看似不奇怪,但若是能夠自如把握這些時機,絕對是駭人聽聞,這才是真正的“木劍”境界,絕非蘇誌航理解的那番淺薄。現在看來,笑傲裡令狐衝雖然身無內力,隻憑一把長劍與獨孤九劍就能發揮莫大威力,不僅不是沒有理解獨孤求敗,反而誤打誤撞間摸到了“木劍”的邊緣,得了獨孤九劍的真正神髓。
注一
“體”即走的是煉體之路,最典型的就是洪荒中的巫族,隻修肉身,一力降十會;“技”指的便是各式招式,就像《笑傲江湖》裡五嶽劍派,所修劍招就屬於“技”的分支;
所謂的“氣”不必贅言,大家都懂;“心”的方麵就有些飄渺了,可以理解為《大唐雙龍傳》中各大宗師,出手之時都有其獨特意境,這便是“心”了;
最後的“勢”,看似與“心”重疊,卻截然不同,而是指人將自身氣勢融入武功之中,代表世界是《陽神》,所有人的神通武道,拳意都帶有強烈的自身的“勢”。
當然,大多數世界都不是單調的,更多的是百花齊放。好比《風雲》世界,聶風、步驚雲自帶的風雲命格,雄霸的霸主命格屬於“勢”,而劍聖的“毀天滅地劍二十三”則屬於“心”,絕無神的不滅金身屬於“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