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群臣又對吏部尚書人選,展開了激烈討論。
對此,李青是沒有半點兒興趣兒,眼眸低垂,雙耳不聞窗外事。
朱祁鎮有意讓群臣陷入內卷怪圈兒,所以一直不同意,不反對,亦不拒絕,渣男品性暴露無遺。
群臣爭論到散朝,也沒爭出個所以然來。
一下朝,他們就成群的聚在一起,討論著皇上是否要繼承先帝遺誌,來個嚴打青樓。
戶部侍郎王佐禁不起問,說了實情。
然後,所有人都知道了。
皇上不是要嚴打青樓,而是要整治郭璡,這下,所有人都放心了。
但同時,也暗暗驚醒,青樓還是少去為妙,省得被小皇帝,亦或同僚抓住把柄。
朱祁鎮年歲漸長,對權力的掌控也越來越強,渾水摸魚的可行性越來越少,群臣很難受,卻無有效辦法反製。
其實,自楊士奇離去後,他們就很難對皇權發起進攻了。
本來楊溥是有的,但他不想一條道兒走到黑了,於是果斷放棄了楊士奇留下的權力空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內閣隨著楊士奇的離去,開始衰弱,而六部鬱鬱久居內閣之下,開始了反擊。
本來一致對抗皇權的他們,陷入了自相殘殺,讓朱祁鎮白撿了一個大便宜。
~
三日後,召藩屬國來朝貢的詔書下放出去,剩下的就是等使臣來朝貢,然後和洽淡貿易事宜。
李青放鬆下來,又開始了無所事事。
主要是朝堂逐漸趨於平靜,他不想破壞這份寧靜,亦不想逼人太甚。
因為群臣的工作態度,已經開始端正起來,雖還達不到宣德朝,但相比之前,好了太多太多。
李青很滿足了,經常勸朱祁鎮不要急燥,需一步一個腳印兒,慢慢來。
讓李青感到慶幸的是,朱祁鎮年輕雖小,卻不意氣用事,很聽勸。
這點,讓李青很喜歡。
吏部尚書的缺兒,經過激烈角逐,最終,被王直給得了便宜。
王直一鼓作氣,直接從禮部侍郎,升任吏部尚書,令所有人側目。
於是乎,於謙成了眾矢之的。
原因無他,於謙和王直還有那楊洪,三人是姻親關係。
如今,楊洪就在京營,掌著軍權,人數不算太多,卻也是一股有生力量,再加上王直這個吏部尚書,於謙的權勢不可謂不大。
甚至已經到了脫離六部,自成一派的體量。
這是李青樂意見到的,事實上,王直能升任吏部尚書,就是他向朱祁鎮建議的。
李青這麼做,原因很簡單,三角形才是最穩定的結構。
這點不僅放在物理上適用,放在政治上也一樣行得通。
想想三國鼎立了那麼久,就不難理解了。
朝堂還是要有爭鬥的,有爭鬥的朝堂,才是一個健康的朝堂,群臣鬥來鬥去,皇帝才方便管理。
但也要把握一個度,光爭鬥不乾活也不成。
在李青的引導,朱祁鎮的實踐下,朝堂鬥爭逐漸趨於內卷化。
至此,李青總算是放鬆下來了。
群臣的戰鬥力已經很弱了,剩下的,就是一步步慢慢蠶食。
李青相信,用不了十年,便能一轉頹勢,恢複到宣德朝的巔峰狀態。
…
按部就班的生活很枯燥,漸漸地,李青又開始偷奸耍滑,經常不上早朝。
朱祁鎮和他爹一個樣兒,真扣了李青俸祿。
不過,扣了俸祿後的李青,更是徹底放飛自我,索性皇帝不召見,他就不上朝。
整日宅在家裡,看看書,和毛驢說說話,經常把毛驢聊得食欲不振,他自己卻開心的緊。
李青的刻意淡化自己還是很有效果的,群臣對他的注意力越來越少,最後更是連彈劾都懶得彈劾他了。
當然,主要是彈劾李青的奏疏,朱祁鎮統統留中不發,他們知道彈劾李青,除了浪費紙張,沒有半點作用。
時光飛逝,眨眼,夏去冬來。
正統七年,冬月。
朝鮮、日本、琉球、呂宋、滿剌加……各藩屬國使臣,前來朝貢。
喜歡長生我在大明混吃等死的那些年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長生我在大明混吃等死的那些年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