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七章 治番_怒海覆清1852_思兔 
思兔 > 綜合其他 > 怒海覆清1852 > 第二二七章 治番

第二二七章 治番(1 / 2)

東番島的東部和西部完全就是兩種不同的景象。

西部海岸平原寬廣,地形舒緩,氣候溫和。

而中央山脈似乎並不眷顧東海岸,不僅僅將海岸平原積壓成了狹窄的通道,距離海岸沒多遠就是崇山峻嶺。

而且大山也無法幫助東邊的百姓遮擋台風,這裡還是地震的多發地帶。

同樣的,在民風上,西部已經被漢人開發拓墾幾百年,當地的番人也早就跟漢人融合。

其中的大部分已經與漢人無異,甚至他們都用漢人的姓氏,學習漢人的文化。

但是東麵的情況就不一樣了。

真正入編的也就隻有一個噶瑪蘭廳。

其他地方,按照滿清的慣例是屬於番界,並未納入官府的管製,自然也就無人對其進行教化。

董良卻讓阿福向南邊的番界探索,他知道向南是可以到達台南,從而繞到台西的。

也就是說沿著整座島應該有一條環線。

這條環線是之地理上的道路,而不是實際的道路。

阿福出發了,他的隊伍有三百多人,攜帶了大量的物資,還有噶瑪蘭當地的番人做向導。

還沒有到蘇奧番社,海岸線就幾乎要跟大山重合。

他們經過蘇奧一路向南,儘量貼著海岸線前進,不過道路還是越加的險峻。

一山之隔的東邊,董良已經搬進了府城之中。

他的手中拿著一首詩,嘴中反複地吟誦著:“遍履蘭中地,番莊卅六多。依山茅蓋屋,近水竹為窩。

眾怪疑魑近,心頑奈石何。往來皆佩劍,出入總操戈。

酒醉欣搖舞,情歡樂笑歌。尊卑還可愛,男女實難訛。

八節無時序,三冬亦暖和。未能傳五教,鹹曉四維摩。”

“我們華夏也從來不缺少開拓精神。”

董良感歎道。

他手中的這首詩,是前人蕭竹所作的《蘭中番俗》,描述了民番之間的動態交互和番社的生活場景。這首詩雖然不長,但是卻像一篇遊記般,包含了大量的信息。

“元首,其實這噶瑪蘭廳的設立,當初並非是朝廷的意思,而是民間的推動。朝廷在東番島番界的治理上一直都比較保守,主要是擔心治理番界會引起番人的不滿,從而影響到已開發漢界的安全。到時候朝廷還大費周章,勞師遠征。”

王資雨在一旁介紹道。他暫時還沒有具體的差事,隻能留在董良的身邊參政議政。

董良這兩天讓他收集噶瑪蘭廳和番界治理的一些資料。

這些東西在府城文書存檔中能夠找到很多。

董良看向王資雨,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先說這噶瑪蘭的設廳吧,從乾隆三十三年的林漢生到乾隆末年淡水人柯有成、何繪、趙隆盛、賴柯登資助漳州人吳沙,前後曆經三十餘年,噶瑪蘭的私墾始漸入佳境。”

“這個漳州人吳沙久居三貂,與噶瑪蘭番社素有貿易交換。知道此處平原水源豐沛,利於耕種。嘉慶二年,吳沙唯恐私墾獲罪赴淡水請給劄招墾,淡水同知何茹蓮予之,墾單之上僅有編號,而未注地名與土地四至。”

“嘉慶四年,吳沙後人吳光裔等又以“蘇長發”之名到福建布政使劉拭處請墾,淡水同知李明心以“蛤仔難遠在淡水、三貂以外,距淡城五百裡,深林密箐,疊嶂重巒,鳥道紆回,人跡罕至,三十六社生番性同梟獍,勿許便”相拒。吳沙之子吳光裔等雖數次請墾未果,但官方亦未驅逐申禁,仍由民間開墾如常。”

“元首,其實吳沙墾殖噶瑪蘭與當地番社也做不到和平相處,從蕭竹的詩中就能夠看出,往來皆佩劍,出入總操戈。”



最新小说: 徐文東林伊人 苦修道士牧北 膽戰心驚牧北 嫁貴婿 聯姻後我成了大佬的白月光 死後成了死對頭的白月光 攝政王他套路深 夢回大千世界 蠱王贅婿 鬥羅:滿級刀武魂,被胡列娜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