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騰飛 第六十八章 剿匪之備戰_大明小人物_思兔 
思兔 > 曆史軍事 > 大明小人物 > 小村騰飛 第六十八章 剿匪之備戰

小村騰飛 第六十八章 剿匪之備戰(1 / 2)

大明小人物!

是以,張同漢站起來,對梁文盛拱手行禮後說道“大人,那馬亓山地勢險要,三麵環水,且山峰陡峭,隻有西北一麵勉強可以上山。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據史書記載,當年紅巾軍不足萬人,元朝十萬大軍都未曾攻破,可見之險要。”

“如今三股盜匪彙聚馬亓山,少說也有二百餘人。為求穩妥,屬下認為請奏朝庭派兵圍剿是為上策。”

梁文盛聽後,冷哼一聲對他說道“類似的話我已經聽過多次,今天我主要想聽一聽其他的辦法。”

然後,又問何誌遠“何公子,今天看你們村的丁壯演練,動作整齊、鏗鏘有力,訓練也頗有章法。不知對剿匪有何見解?”

其實何誌遠自從莊文宣那裡得知這個消息後,一直在思考如何剿匪。在前世時,他曾幾次登過馬亓山,對此山的地形他還是非常了解的。

對於如何剿匪,他目前至少有三種辦法,聽梁文盛問起,他稍做思考,組織一下語言說道“對於剿匪,我有三策請大人定奪。第一是誘,山上人員增多,糧食消耗必然也多,盜匪要想生存,必須下山打劫。我們假扮運糧商隊,將打劫的盜匪引誘到一險要地段一網打儘。第二是困,就是調集數千兵丁圍而不攻,等他們糧儘之時,必然生亂。到時不費多少力氣就可輕鬆拿下馬亓山。第三策是攻,馬亓山隻有西北方一條山路可登上山頂,不適合大量士兵進攻,隻能組織精兵強將強行登山。”

梁文盛心想,前兩策都需要大量兵力參戰,以州內現有的兵力根本不可能完成。第三策雖然不需要大量兵力,但也最冒險。稍有不慎,就可能損失慘重。思索片刻,他說道“如果強攻馬亓山,雖說冒險,但速度最快,一旦成功,必能將全部盜匪一舉剿滅。兵家有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無論怎樣,都要先了解馬亓山的情況。你們可了解馬亓山的具體情況?”

徐堂義站起來拱手作輯說道“大人,這些丁壯家丁中有許多都是馬亓山周圍的獵戶,想必他們對馬亓山了解得多。大人不妨傳他們前來,聽聽他們的說法。”

梁文盛答應道“好,徐隊長速去傳幾位熟悉的兵丁過來。”

徐堂義離開後,何誌遠對梁文盛說道“大人,我們最近研製出一種大炮,可發射實彈,也可以發射散彈,實彈最遠能發射三百多步。隻要將此炮運到半山腰,憑此利器保證能將盜匪轟得糜爛,拿下馬亓山輕而易舉。”

梁文盛聽聞為之一震,這可不是小事,在大明朝是禁示民間鑄造火炮的。隨即驚問“你們能鑄火炮?”

“不是火炮,這種大炮是用蒸汽驅動,是我的徒弟研製的。”何誌遠解釋說。

“哦,那大炮在哪裡?今天檢閱怎麼沒有看到?”

“那種大炮剛製出來不久,在村東的試驗場內,等會大人可以去看看。”

正說話間,徐堂義帶著馬五來到客廳,對梁文盛介紹道“知州大人,這位叫馬五,家住馬亓山附近,原來隨父親在山裡打獵,去過馬亓山,對那一片地形非常熟悉。”

馬五向前拱手行禮“小民馬五,拜見知州大人!拜見同知大人。”

“免禮,你既然對馬亓山周圍地形熟悉,請詳細說一說。”梁文盛吩咐道。

“小民遵命。六年前馬亓山還沒有盜匪,小民曾多次上過馬亓山。對此山的地形很熟。山頂上有一個破舊的山寨,相傳是紅巾軍留下的,寨牆六尺有餘,山寨依山勢而建,山寨後麵就是懸崖,寨門麵向西北,正對上山的道路。”

梁文盛聽完後,又接著問“聽說馬亓山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險,果真如此?僅憑山頂一個山寨就能阻擋住山下大軍的攻擊?”

“那山寨通往山下西北角一條道路,其他地方都是懸崖峭壁,難以攀爬。在半山腰有一處平坦開闊地,依山勢建有半圈圍牆,圍牆內可堆放大量滾木檑石,隻要守住這個地方,山下的大軍難以展開,根本無法攻入山寨。”馬五說道。

“那處平坦開闊地帶離山寨有多遠?”梁文盛問。

“不算很遠,大約有百多步的距離。從寨牆上就可以看見,隻要那裡吃緊,寨子裡就可以馬上派人增援,所以易守難攻。”

梁文盛撚動胡須,沉思一會說“這麼說隻要占領那處平坦地帶,將蒸汽大炮抬上去,就可用蒸汽大炮轟擊山寨,如此以來那些盜匪將全部葬身大炮之下。”

在坐的眾人不禁暗暗佩服,傳聞知州大人善於緝匪捕盜,看來所傳不虛啊,這麼三言兩語就找出了辦法。

此時,坐在椅子上一直沒有說話的何紹雲心裡一直在盤算著,看這架勢,梁大人是看上村裡的三百人馬了。準備讓他們打前峰,自己辛辛苦苦建起來的護村隊,如果在這次剿匪中損失過大,他肯定會心疼得要命。想到這裡他說道“梁大人,從山腳下到半山腰這一段不那麼容易進攻,大人還是多招集一些人馬,輪番進攻方可奏效。”

梁文盛手撚胡須,微微點頭“嗯,何糧長說得有理,容我細想。”然後又問馬五“馬五,你可知道上山的道路兩邊是什麼地形?”



最新小说: 抱歉,我是世界最強神豪 穿成暴躁反派後,他被女配貼貼了 林知意宮沉 炙熱搖曳 穿越平行世界闖詭異世界 無雙廢柴 霍格沃茨:哈利波特求婚了 至尊林悅 穿越農家,她賣烤鴨狂開百家店鋪 女尊!夫郎愛的要死,卻口是心非